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世界电影地图光影路三部曲(套装共3册)盒坏

封面

作者:程波

出版社:鹭江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

ISBN:9787545914085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作者简介

程波

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影视艺术系系主任,影视制作MFA学科带头人。出版《先锋及其语境:中国当代电影的探索策略研究》《先锋及其语境:中国当代先锋文学思潮研究》《西风破——西方美学讲读》《天才/疯子:达利画传》《西方美的历程》等著作,发表论文、小说、诗歌、译著百余万字,创作策划影视剧本若干。

袁海燕

重庆邮电大学传媒学院教师,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电影学博士。

余泽人

影视工作者,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影视制作艺术硕士。

张乐山

影视工作者,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电影学硕士。

本书特色

16开平装,鹭江出版社出版

彩色印刷,图文并茂,版式精美设计,锁线装订

主要作者程波是上海大学影视学院教授,影视研究专家,对电影的历史和脉络分析独到

用光影呈现出城市的清晰影像,如同地图中的标志,指引着人们在电影空间中的行走,为爱好电影的人梳理出一个弹性的电影地图

书中涉及的影片截止2016年,收入了许多新近电影和电影现象

三部曲分别为:《城市之光:世界电影地图美洲卷》《荣耀之影:世界电影地图欧洲卷》《未尽之路:世界电影地图亚洲和大洋洲卷》
友情提示:本书为特价库存书,自带的原装书盒有不同程度破损,介意的读者慎拍

《荣耀之影:世界电影地图欧洲卷》

以城市为线索,以“电影故乡”法国巴黎为起点,一路巡游欧洲各国,从导演到演员,从作品到流派,带你品味不同的电影人生。

从巴黎的塞纳河畔到捷克的布拉格广场,从法国的新浪潮到意大利的新现实主义,从浪漫细腻的“左岸派”到充满暴力的“黑色电影”。多元的欧洲,艺术的欧洲,个性的欧洲,开启你的电影艺术之旅,带你品味丰富的电影人生。

近百幅海报、图片,配以丰富图说,展现欧洲著名影人风采,揭秘经典名片幕后故事。

从巴黎地下铁到伦敦谍影,从法国的吕克·贝松到意大利的费德里科·费里尼,从意大利的《美丽人生》到俄罗斯的《伊万的童年》。精美的配图,充满艺术气息的文字,有趣的幕后故事,让你享受一场电影文化的饕餮盛宴!

从无声电影到有声电影,从政治片到文艺片,从传统到先锋,不同的时代反映出不同的电影风格,不同的国家反映出不同的电影文化,当你身处欧洲,一定能在“光影路”上体会那份荣耀!

欧洲,电影艺术诞生的摇篮,传统与先锋的交融,文艺与商业的较量,走进欧洲,带你领略最初的电影艺术之美!

本书以法国、德国、奥地利、意大利、英国、西班牙、东欧、俄罗斯、南欧等欧洲主要国家为对象,以法国电影为起点,以城市为线索,梳理了欧洲电影的发展历史,绘制成一幅欧洲电影地图。从导演到演员,从选角到拍摄,展现欧洲著名影人风采,揭秘经典名片幕后故事,带领读者品味电影人生。“荣耀之影”既表达了电影诞生在欧洲,也赞美了欧洲是电影艺术发展的荣耀,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对欧洲的反思视角。

这本书的独特之处不是以时间的视角展开,而是从作者自身的电影阅读经验出发,主要以空间作为线索,以欧洲国家的城市展开叙述,将现实世界与影像世界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把不同的作者、类型、流派、运动置于共同的平台之上。用光影呈现出城市的清晰影像,如同地图中的标志,指引着人们在电影空间中的行走。在文字之外辅之以图片,用图文的形式呈现出空间和地图的“可见性”。为爱好电影的人梳理出一个弹性的电影地图,让读者自己依据某些线索构建自己的电影谱系,兼具知识性和趣味性。

《城市之光:世界电影地图美洲卷》

以城市为线索,从好莱坞到美洲各国,从导演到演员,带领读者品味电影人生

近百幅海报、图片,配以丰富图说,展现美洲著名影人风采,揭秘经典名片幕后故事

本书以美国、加拿大、墨西哥、阿根廷和巴西等美洲主要国家为对象,尤其以美国好莱坞为重点,以城市为线索,梳理了美洲的电影发展历史,绘制成一幅美洲电影地图。从导演到演员,从选角到拍摄,展现美洲著名影人风采,揭秘经典名片幕后故事,带领读者品味电影人生。

《未尽之路:世界电影地图亚洲和大洋洲卷》

从香港的天水围城到九龙城寨;

从苏州河到黄浦江;

从悲情城市到小城故事

……

从东京塔到青木原树海;

从忠武路到光化门;

从逃离德黑兰到何处是我朋友的家

……

从宝莱坞到泰姬陵;

从西贡到湄公酒店;

从中土世界到悬崖上的野餐

……

在亚洲和大洋洲,电影出发得并不晚,一直在路上,来路虽不平坦,去路却充满希望,在最接地气的行走中,你一定愿意在“光影路”中品尝梦想的味道。

以城市为线索,从香港到日本,从印度到伊朗,带领读者品味电影人生

百幅海报,配以丰富图说,展现亚洲和大洋洲著名影人风采,揭秘经典名片幕后故事

亚洲篇从香港启程,用电影人和他们的作品感受旺角、庙街、九龙城寨的市井生活,转而到灯火辉煌的中环、上环、铜锣湾,感受电影中的谍战和警匪;接着来到中国大陆,从中国电影发源地上海出发,经过黑白片黄金时代,接着来到北京,感受电影中的城市变迁,再瞭望县城和乡村,看当代的中国电影人在展现社会和人心的同时,也将中国电影发展到最好的时代;然后再来到宝岛台湾,这里既有文艺的小城故事,也有弘大的历史题材,更不乏动人美好的青春电影,时代在变,但台湾电影人的那股含蓄的格调却一直都在,无论沉重也好、轻松也罢,人们总能通过台湾电影感受细腻的情怀。

离开中国,放眼亚太他国,日本的旅程从小津安二郎的镜头开始,感受日本家庭的温情脉脉,再到浅草,这里有北野武独特的暴力美学,接着来青木原树海,感受日本电影人对生死的独特阐释,当然少不了秋叶原的青春活力,看宫崎骏、今敏等人的美好和浪漫,用细腻的动画展现市井生活和美妙幻境;“韩流”风靡至今,韩国电影也走出了自己的步调,风格多样的韩国导演是带领韩国电影迅速走向崛起的一支劲旅,犯罪片是韩国“恨”文化的宣泄,战争片是民族主义与人文情怀的聚合,爱情片是哀婉细腻、清新隽永的赞歌;接着向西走,伊朗虽有特殊的政治环境与宗教背景,但也有像阿巴斯、阿斯哈·法哈蒂、贾法·帕纳西等优秀的伊朗导演上下求索,使伊朗电影在宗教观念和男权主义根植的土壤下冲破封锁生根发芽,终长成枝繁叶茂的橄榄树;印度有著名的宝莱坞,人们用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歌舞场面展示着独特的民族底蕴;东南亚是泛亚电影中举足轻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复兴亚洲电影的坚强后盾,尤其是泰国,越来越受过国际关注;

大洋洲篇中的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也以独特的自然优势和历史人文,通过镜头展现着自己的历史和现在。

目录

《城市之光》

 

前言

 

章  美国风情画:纽约—华盛顿城市圈

 

节  纽约:天堂与地狱

第二节  费城:美利坚摇篮

第三节  华盛顿:冒险家的乐园

第四节  波士顿:美国的雅典

 

第二章  美国往事:芝加哥—匹兹堡城市圈

节  芝加哥:堕落与光荣

第二节  底特律:荣耀与凋零

第三节  匹兹堡:梦想与现实

 

第三章  边城英烈传:得克萨斯州

节  德州:牛仔与音乐

第二节  达拉斯:行走与寻找

第三节  休斯敦:穿越星际的旅程

 

第四章  欲望都市:新奥尔良—迈阿密城市圈

节  新奥尔良:欲望与毁灭

第二节  奥兰多:阳光下的乐园

第三节  迈阿密:阳光下的孤独

 

第五章  环太平洋:洛杉矶—旧金山城市圈

节  洛杉矶: 好莱坞电影的传奇

第二节  旧金山:自由思想的圣地

第三节  拉斯维加斯: 神奇的“海市蜃楼”

第四节  西雅图: 夜已深,爱未眠

 

第六章  巨大的潜能:加拿大

节  多伦多: 北方好莱坞

第二节  魁北克: 孤傲之美

第三节  温哥华: 玻璃之城

 

第七章  那年阳光灿烂:拉丁美洲

节  墨西哥: 边境的忧伤

第二节  巴西: 未来之国

第三节  阿根廷: 遥远的南方

 

后记

 

《荣耀之影》

前  言

章 时光驻留:法国篇

    节 塞纳河畔

    第二节 巴黎地下铁

    第三节 梦想照进现实

    第四节 扩张中的城市

    第五节 田园赞美诗

    第六节 戛纳风云

第二章 自由意志:德国、奥地利篇

    节 柏林往事

    第二节 巴伐利亚梦田

    第三节 飞往美国的航班

    第四节 蓝色多瑙河

第三章 寻找隐世英雄:意大利篇

    节 罗马风情画

    第二节 狂野南部

    第三节 西部往事

    第四节 “漂”在威尼斯

第四章 情感与理智:英国、爱尔兰篇

    节 伦敦谍影

    第二节 工业中的躁动

    第三节 恬静自然乡

    第四节 生命的舞动

第五章  活色生香:西班牙、葡萄牙篇

    节 安达卢西亚寓言

    第二节 激情马德里

    第三节 今昔碰撞的北部

    第四节 异色伊比利亚

    第五节 葡萄牙秘境

第六章 机遇之歌:东欧篇

    节 美丽心境界:波兰

    第二节 秋天里的春光:捷克

    第三节 长长的逆境:匈牙利

    第四节 流浪者之歌:南斯拉夫地区

    第五节 下一站天堂:罗马尼亚

第七章 故事中的故事:俄罗斯篇

    节 敖德萨阶梯

    第二节 莫斯科挽歌

    第三节 迷情圣彼得堡

    第四节 伏尔加格勒潜行者

    第五节 乡土俄罗斯

    第六节 横穿大陆的旅行

第八章  更好的世界:北欧篇

    节 电影实验室:丹麦

    第二节 永恒记忆:瑞典

    第三节 薄暮之光:芬兰

    第四节 风的故事:荷兰

第九章  天堂此时:南欧篇

    节 时光之尘:希腊

    第二节 水上漫步:以色列

    第三节 小亚细亚往事:土耳其

后记

 

 

《未尽之路》

前言

章香港有个好莱坞:中国香港篇

节 影·城

第二节 城市上空的乌托邦

第三节 港岛摩天大楼

第四节 市井街区风情画

第五节 地下香港

 

第二章太阳照常升起:中国大陆篇

节 影·地

第二节 从苏州河到黄浦江

第三节 北京,北京

第四节 那些县城和乡村

 

第三章台湾往事:中国台湾篇

节 影·域

第二节 悲情城市

第三节 台北不是我的家

第四节 高雄,南方的海港

第五节 单车环岛日志

第六节 小城故事

 

第四章东京物语:日本篇

节 影·岛

第二节 东京家族

第三节 江户幕府

第四节 浅草小子

第五节 东京爱情故事

第六节 青木原树海

第七节 秋叶原

第八节 东京塔

 

第五章太极旗飘扬:韩国篇

节 影·半岛

第二节 忠武路

第三节 江原道

第四节 光化门

第五节 南山塔

 

第六章我在伊朗长大:伊朗篇

节 影·中东

第二节 何处是我电影的家

第三节 逃离德黑兰

第四节 天堂的孩子

 

第七章宝莱坞生死恋:印度篇

节 影·国

第二节 宝莱坞

第三节 大河之歌

第四节 泰姬陵

 

第八章  热带疾病:东南亚篇

节 影·海

第二节 西贡

第三节 湄公酒店

第四节 突袭东南亚

 

第九章  澳洲乱世情:大洋洲篇

节 影·洲

第二节 中土世界

前言

电影诞生伊始似乎就一直享受着其他艺术所没有的关注。一个多世纪以来,作为世界上发展最快的艺术形式之一,电影经历了其他艺术形式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积淀过程。与电影在时间中的发展一样,人们也自然地依照着时间的线索阅读和认知电影,电影史成了电影最重要的坐标系。不论对于电影研究者、迷影者还是普通观众,电影“故事时间”范畴内的时代背景、“银幕时间”范畴内的上映和传播,乃至电影潮流、导演的作品谱系、电影作品间的上下文关系及家族相似特征都是以“时间”为轴而展开的。

有意思的是,电影艺术的符号体系在其视听语言和所指之物之间存在着虽跨越虚构与真实,但又直接对应的关系。电影在每秒24 次流逝的影像中呈现空间中的人与物,所谓的“运动影像”的特性使得电影既是时间的艺术,又是空间的艺术。电影再现或者表现空间,不论是用偏向自然或偏向人为的方式,我们都能够发现,电影总是跟现实中的城市或者乡村有着直接或者间接的联系。

这样的常识性判断,给了我们写作这套书最基本的想法。进而基于以下两个原因,我们有了更明确的动力:

其一,从自身的电影阅读经验出发,当我们更多地以空间作为线索,会发现“共时性”可能具有的魅力。它可以将现实世界与影像世界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也能把不同的作者、类型、流派、运动置于共同的平台之上。当然,我们需要更细密地梳理空间与电影之间的关系,而不是以类似市场上看到的“一个城市一部电影”的方法进行简单罗列和对应。如果能通过我们的工作为爱好电影的人梳理出一个弹性的电影地图,抛砖引玉地让读者自己依据某些线索来丰富自己的电影谱系,我们会十分欣慰。

其二, 从学理上说, 现代主义思潮以来, 特别是2 0 世纪空间及空间生产理论的发展,使得当年瓦尔特•本迪克斯•舍恩弗利斯•本雅明II(Walter Bendi x Scho enflies Benjamin,1892 ~1940)面对巴黎写作《拱廊街计划》(The Arcades Project)或者西奥多•德莱塞(Theodore Dreiser,1871~ 1945)以纽约作为大城市的典型写《我的梦中城市》(My City)这样的思路可以移植到电影研究和阅读中来。法国哲学家亨利•列斐伏(HenriLefebvre,1901~ 1991)1974 年出版了著名的《空间的生产》(La production de l’espace),他反对传统社会理论单纯视空间为社会关系演变的平台,指出它是社会关系至为重要的组成部分。空间既是在历史发展中生产出来,又随历史的演变而重新结构和转化。米歇尔•福柯(Michel Foucault,1926 ~ 1984)在1984 年的文章《不同空间的正文与上下文》(Des espaces autres )中认为:20 世纪预示着一个空间时代的到来,这与19 世纪对于与时间相关的主题,比如历史、发展、循环、死亡等的迷恋恰好相反,20 世纪是一个处在同时性和并置性并行的时代,人们经历和感觉的世界更可能是一个点与点之间的联结,团与团之间互相缠绕的网络,而更少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经由时间长期演化而成的物质存在。大卫•克拉克(David Clark)在《窥见电影城市》中说:“电影中的景观,既取自步调紧凑的现代都市生活,又有助于形成忙乱、脱序的都市节奏,使它成为社会准则。它同时放映、形塑出新式的社会关系,而此关系正是在陌生人来来往往的拥挤街道上发展而来。换言之,电影场景不仅记录,同时又影响现代都市所代表的社会和文化空间转变。”如果我们能够在电影与空间的关系中窥见电影中隐含的电影美学更迭、社会结构发展、意识形态演变等较为深层次的内容,那我们可能要喜出望外了。

著名的意大利作家伊塔洛•卡尔维诺(Italo Calvino,1923 ~ 1985)曾写过一本叫《看不见的城市》(Le città i nvisibili )的小说,它由一个个关于虚构的城市的虚构的故事组成,却找到了一个看似真实的历史线索——马可•波罗向遥远东方的君主忽必烈讲述他走访过的城市。电影不同于文学,我们依托着电影这一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即便是“大都会”“阿尔法城”“霍比特”这样的乌托邦或反乌托邦,也会以真实的空间现实出现在影像之中,何况那些真实的国家、城市和街区。当我们经过纽约、芝加哥、洛杉矶、巴黎、罗马、柏林、东京、香港、台北、上海的时候,我们不仅会留意曼哈顿、卢普区、日落大道、塞纳河左岸、斗兽场、勃兰登堡门、北泽站、旺角、牯岭街、外滩,一定还会想起伍迪•艾伦(Woody Allen,1935 ~ )、马丁•斯科塞斯(Ma r t i n S c o r s e se,1942 ~ )、比利•怀尔德(B i l l y Wi l d e r,1906 ~ 2002)、罗伯托•罗西里尼(Roberto Ro ssellini,1906 ~ 1977)、让-吕克•戈达尔(Jean-Luc Godard,1930 ~ )、维姆•文德斯(WimWenders,1945 ~ )、小津安二(1903~1963)、王家卫(1958 ~ ) 、杨德昌(1947~ 2007)、袁牧之(1909 ~ 1978)。这些在电影之路上留下坚实背影的人,用光影呈现出城市的清晰影像,就如同地图中的标志,指引着人们在电影空间中行走,这分明是“可见的城市”。

这套书由“美洲”“欧洲”和“亚洲和大洋洲”三卷组成,在文字之外辅之以图片,希望图文本的形式能够呈现出空间和地图的“可见性”。我们用“城市之光”命名美洲卷,既是因为查理•卓别林(Charlie Chaplin,1889 ~1977)在默片时代的巅峰其最后一部作品是《城市之光》(City Lights ,1931) ,也是因为我们面对美洲的电影梳理主要遵循着城市的线索;“荣耀之影”表达了电影诞生在欧洲,同时欧洲又是电影艺术发展的荣耀,当然,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Oswald Spengler,1880 ~1936)在《西方的没落》(The Decline of the West )中把欧洲称为“幻影的荣耀”,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对欧洲的反思视角;《未尽之路》原本是中国台湾导演魏德圣(1968 ~ )的一部关于自身电影创作艰难历程的纪录片,我们借用这个名字想表达这样一种对于亚太电影的看法:出发得并不晚,一直在路上,来路虽崎岖,去路却充满希望。每本书书名的出现有一定的偶然性,但有意思的是,“光”“影”“路”结合在一起,“光影路”似乎又与电影地图的出发点和意味不谋而合。

书中对于电影和空间关系的梳理和描述占据主要篇幅,其中知识性和趣味性更重于学理性。所以,这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学术研究,我们更重视可读性。当然,资料的梳理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基础,如果对于电影的解读带有一定的学术性,我们也是乐见的。

虽然我们不是在绘制一张实体性的世界电影地图,实际上即便用一套书的篇幅我们也不可能绘制出一份标准答案式的世界电影地图,但我们希望通过写作,在建构起自己的电影地图的同时,也能在与读者的交流中为每个人绘制出属于自己的那张世界电影地图尽一份绵薄之力。

                                                                                                                                                            程波

                                                                                                                                         2016 年9 月20 日

                                                                                                                                               上海,立雪斋

节选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世界电影地图光影路三部曲(套装共3册)盒坏》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3477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