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胡适
页数:266
出版社:金城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
ISBN:9787515505435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读懂胡适只需这一本!胡适是中国第一位享有35个博士头衔的学者,是中国现代思想史承前启后的第一人,是倡导文学改良的第一人,是中国近代第一个真正的自由主义者。
★ 他是北大校长、驻美大使、学者、历史学家、哲学家、文学家、诗人,是青年导师,学界泰斗,也是社会的意见领袖。
★蒋介石评价他是新文化中旧道德的楷模,旧伦理中新思想的代表。而他自认为自己只是个简单的学者,在传统伦理中挖掘新思想净化社会与国家,引用西方的精神思想和科学武装人民的头脑和胸怀。
★你可以不读历史,不讨论国事,但你不能不读胡适。
作者简介
胡适(1891-1962),原名嗣穈,学名洪骍,字希疆,后改名胡适,字适之。笔名天风、藏晖等,徽州绩溪人庄村人,因提倡文学革命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曾担任北京大学校长、中央研究院院长等职。胡适兴趣广泛,著述丰富,在文学、哲学、史学、考据学、教育学、伦理学、红学等诸多领域都有深入的研究。
主要著有《胡适文存》《胡适文存二集》《胡适文存三集》《胡适文存四集》《胡适自传》《胡适日记》《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尝试集》《戴东原的哲学》《白话文学史》《胡适文选》《胡适论学近著》《四十自述》《藏晖室札记》《齐白石年谱》《先秦名学史》等。
相关资料
美国人来了, 有面包,有自由;苏联人来了, 有面包, 无自由;他们来了, 无面包, 无自由。
——胡适
本书特色
内容推荐
胡适思想充分体现了自由、民主、科学、革新的进取精神,他毕生都在推崇新道德,新文化运动的改革。在国人被民族主义冲昏头脑时,唯有他能保持理智看清局势,他曾被批判得最凶,被攻讦得最狠,被否定得最无情,他的一生虽然带着传奇的色彩,却也遭遇了最不公平的对待,然而这一切并没击垮他。正如熊培云对他的评价:他是思想之君,而不是暴力之君,他被忽略了,却从未有人能把他击垮。当今社会他的言行仍具有指导意义,思想彰显出了高度与深度,品德彰显出了精度与广度。也更好地证明了他的前瞻性和独到性。
本书是胡适的演讲精选集。书中对演讲稿的辑录,在时间的跨度上,从胡适的青年时代直至其晚年,而内容题材上,则横跨了文化、民生、修身、历史、教育、社会改革,甚至妇女地位等诸多领域,既保证了内容上的丰富,又大大提升了本书的可读性。这些演讲大都十分浅显易懂,且充满睿智和风趣。在书中,我们既可以看到一个侃侃而谈的智者,又可以体会到胡适对于家国的热爱和思考,对于民主和自由的守护和坚持。
本书围绕“容忍和自由”这一主题,选取胡适作品中在当时即引起很大反响的二十多篇文章,并分为三卷。第一卷,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文明,选录了胡适对于思想文化和学术教育领域之思考。第二卷,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自由,选录了胡适关于自由民主的文献。第三卷,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社会,选录了胡适思想如何推动社会改革的文献。
本书没有进行高深的理论探讨,而是对大众普及胡适先生改造社会的重要思想。同时,书中还配以大量珍贵图片,最大限度地还原胡适先生思想精华,以当年文章回应当今时代主
目录
目 录
卷一
我们时代所需要的文明
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
新思潮的意义
杜威先生与中国
《国学季刊》发刊宣言
我们对于西洋近代文明的态度
争取学术独立的十年计划
卷二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自由
思想革命与思想自由
致陈独秀
自由主义是什么?
爱国运动与求学
我们要我们的自由
人权与约法
从民主与独裁的讨论里/
求得一个共同政治信仰/
陈独秀最后对于民主政治的见解序/
我们必须选择我们的方向/
容忍与自由/
卷三
我们民族所需要的社会
易卜生主义
我们的政治主张
请大家来照照镜子
我们走那条路
非个人主义的新生活
纪念“五四”
个人自由与社会进步
——再谈“五四“运动
写在孔子诞辰纪念之后
为学生运动进一言
贞操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