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张美//鞠长猛
页数:238
出版社:长春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
ISBN:9787544520591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七章,内容包括:通向工业革命的桥梁、知识的世俗化、打破平衡、为全欧洲而工作、大工业的崛起、钱堆下的尸骨、道路伸向远方。
本书特色
走向世界的中国,需要世界的胸怀,需要了解世界的过去、现在。《现代世界的引擎–工业革命》由张美、鞠长猛所著,改变知识界长期以重大事件和英雄人物为主的写史方法,并根据需要打破国家、民族、地理等界限,致力于从人的角度。关注大众的真实生活,以人群为落脚点,描绘他们的生活、价值观的变化以及在社会中权力与义务的变迁史。
目录
写在前面
第一章 通向工业革命的桥梁
大工业的种子
海洋上的霸权
不流血的革命
第二章 知识的世俗化
科学的反叛
宇宙设计师
打开科学之门的金钥匙
第三章 打破平衡
先驱者之路
实践创造奇迹
创世纪的灵感
第四章 为全欧洲而工作
志当存高远
在困厄中成长
开辟新天地
第五章 大工业的崛起
“铁疯病”的流行
烟囱林立
工业血管的扩张
第六章 钱堆下的尸骨
工厂的纪律
西西弗斯的苦行
在苦难中觉醒
第七章 道路伸向远方
机遇与挑战
从伦敦到硅谷
向工业革命摸索
附录
大事年表
参考文献
写在后面
节选
实业家的抱负 马修·博尔顿(1728~1809年)出生于英国伯明翰市。伯明翰是当时英国的小五金生产中心。博尔顿的父亲是有名的玩具制造商,主要生产经营金属纽扣、钢鞋扣以及表链等,生意兴隆,产品除了满足国内市场还远销法国。在这样的家庭里,跟随着父亲,博尔顿很小就受到了商业上的熏陶。成年后,博尔顿成为父亲公司的生意合伙人。马修·博尔顿为人热情,开朗乐观,显得生机勃勃。1756年,博尔顿娶了自己的远房表妹为妻,她就是有着巨额财产的女继承人玛丽·罗宾逊。凭借妻子的财产,博尔顿完全可以很容易就过上优越的日子,但他没有满足现状,而是投身于工业生产领域。 英国新兴的工业生产吸引着实业家的目光,博尔顿将大部分的精力都投入其中。1765年,博尔顿在伯明翰建设了索霍工厂。这个工厂有五个主要车间,工人总数达到了600人,主要生产金属装饰品,如金属纽扣、白铁矿钻石模仿物等。这些产品都是当时流行的装饰品,广受欢迎。从1763年起,他的营业额就达到了三万镑。他还不断推出新产品,如铜质的花瓶、枝形烛台、鼎、金银制品、玳瑁等,都很快成为市场上的畅销品。 博尔顿视野广阔,志向远大,他极力为其产品开拓海外市场。他曾在给妻子的信中写道: “我已把它们从伦敦拿回来,并将它们送到了一个尚未去过的地方。如我已把它们装上能奏舞曲的乐器并带有一个按拍跳舞的狗熊,或者,如我在钟面上画上赛马图,我想它们就不会没有买主……今年夏天,我将把它们送到俄罗斯皇后那里去,我想它们会使她高兴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