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双程路-中西文化的体验与思考-古兆申访谈录

封面

作者:卢玮銮

页数:252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2013

ISBN:9787108041975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在很多年里,香港既是中西文化交汇的枢纽,又 是连接大陆、台湾的桥梁。
卢玮銮、熊志琴编著的《双程路·中西文化的体 验与思考:古兆申访谈录》这本访谈录回顾了香港文 化工作者古兆申及其同仁近半个世纪的文化实践。在 不同的历史阶段,他们秉持独立开放的立场和兼及中 西的视野,与海峡两岸的知识分子同气相求,叩问中 国文化的特质与命脉。
《双程路·中西文化的体验与思考:古兆申访谈 录》记录了许多文化事件的台前幕后,历史经验之涓 滴汇聚发人深省,有心的读者更可从中窥到现代中国 文化的若干全景式脉络。

作者简介

卢玮銮,笔名小思,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退休教授,作家。著有《路上谈》、《承教小记》、《香港故事》、《香港家书》等。
熊志琴,香港中文大学哲学博士,现任教于香港浸会大学。参与“口述历史:香港文学与文化”等研究计划,与卢玮銮合编《文学与影像比读》。

本书特色

  在很多年里,香港既是中西文化交汇的枢纽,又是连接大陆、台湾的桥梁。
  卢玮銮、熊志琴编著的《双程路·中西文化的体验与思考:古兆申访谈录》这本访谈录回顾了香港文化工作者古兆申及其同仁近半个世纪的文化实践。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他们秉持独立开放的立场和兼及中西的视野,与海峡两岸的知识分子同气相求,叩问中国文化的特质与命脉。

  《双程路·中西文化的体验与思考:古兆申访谈录》记录了许多文化事件的台前幕后,历史经验之涓滴汇聚发人深省,有心的读者更可从中窥到现代中国文化的若干全景式脉络。

目录

前言:双程路怎样走?代序:现代中国文化人的终极关怀第一程:新文化的断层  断层一:新诗  《中国学生周报》、《大学生活》——最初参与文艺活动的经验(1)  《金线》——最初参与文艺活动的经验(2)  《华侨文艺》——最初参与文艺活动的经验(3)  “联合书院”的新文艺气氛——最初参与文学活动的经验(4)  参加《现代中国诗选》编选  编选《现代中国诗选》时的诗观  为什么《现代中国诗选》出版后又编《中国新诗选》  断层二:文艺思潮的讨论  两岸开放办《八方》: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再讨论  《新晚报·风华》:巴黎通讯——现代主义的意识形态  断层三:中国电影  五六十年代的迷惘  左翼人士办中国电影回顾展  1978年香港电影文化中心的中国电影回顾展  香港中国电影学会——从更多的影片、更高的角度看中国电影  断层四:上海沦陷时期的新文化  张爱玲、苏青、胡兰成的年代  对左翼文学的反思:载道与言志  雅俗问题与中国气派第二程:创作与传承  诗观  “诗作坊”  创作  《备忘录》  话剧的创作与昆剧的改编  翻译第三程:现实、历史与文化的回归  现实的回归  爱荷华经验  保钓运动——对中国政治的重新思考  《中国学生周报》历史角色的终结  《盘古》——保钓后的新发展  《盘古》、《文美》与左倾  为什么会办《文美》  留法经验:近距离观察法国的民主历程  历史的回归  从法国的民主想到中国的民主  《文化焦点》——香港文化发展的新可能  横跨两岸到《汉声》  文化的回归  民间文化——一个辽阔的天地  昆曲为什么值得推广与研究  香港中华文化促进中心——文化回归比政治回归更重要  《明报月刊》——香港人的身份、中国文化新论述、全球化问题的探讨后记    熊志琴附录  附录一  前卫艺术与社会主义的一次握手——“巴黎·巴黎1937—1957”大展  附录二  中国电影回顾展座谈会  附录三  文化回归的理念与实践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双程路-中西文化的体验与思考-古兆申访谈录》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3407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