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现代乡村治理基础

封面

作者:陈明 著

页数:348

出版社:当代中国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4

ISBN:9787515414980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网盘下载地址:下载现代乡村治理基础

内容简介

本书的中心议题是探寻现代乡村治理的基础。乡村治理并非一个单纯的治理体制或治理模式问题,其在本质上是合理配置公共资源以建构乡村秩序的过程,乡村治理现代化的目标是在乡村社会塑造一套与现代化国家相适应的政治经济结构。本书一个重要的学术贡献在于提出了“乡村治理的基础秩序”这一学术命题,将通常意义的乡村治理研究转化为治理活动与作为其基础平台的农民形态、产权制度、空间布局之间互动秩序的分析,拓展了乡村治理的研究空间。基础秩序构成了乡村治理现代化“内生的锚”,基础秩序的变动和变革,一方面为治理现代化提供了内在的稳定性与秩序感,另一方面也必然催生治理体制的现代转型。

作者简介

陈明 管理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土地制度、乡村治理、城乡发展研究。著有《土地政治论》,在权威和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3项,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国情调研重大项目等各类科研项目10余项。获第八届中国农村发展研究奖提名,多次获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对策信息奖。入选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拔尖人才。

目录

目 录

序………………………………………………………………….. 章 乡村现代化问题引论 001

第一节 乡村现代化的若干基础性认识……………………………………………… 002

一、乡村现代化的基本范畴………………………………………………………… 002

二、乡村现代化的演化规律………………………………………………………… 004

三、乡村现代化的逻辑序列………………………………………………………… 007

四、乡村现代化的标志特征………………………………………………………… 008

第二节 乡村现代化世界进程总览………………………………………………………. 009

一、美国乡村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011

二、欧洲乡村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015

三、日本乡村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019

四、世界乡村现代化的“三条道路”………………………………………… 021

第三节 中国乡村的范畴与类型………………………………………………………….. 026

一、乡村的语义范畴…………………………………………………………………….. 027

二、乡村的类型划分…………………………………………………………………….. 030

第一章………………………… 乡村治理现代化研究论纲 037

第一节 乡村治理概念再认识………………………………………………………………. 038

一、治理的本体范畴与基础秩序………………………………………………… 038

二、乡村治理的学理内涵…………………………………………………………….. 041

三、乡村治理现代化的演化空间………………………………………………… 044

第二节 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广义框架………………………………………………….. 046

第三节 乡村治理现代化的论题展开………………………………………………….. 048

一、农民形态与乡村治理…………………………………………………………….. 048

二、产权制度与乡村治理…………………………………………………………….. 056

三、空间布局与乡村治理…………………………………………………………….. 062

第二章 农民形态与乡村社会基础之变……………………………………. 071

第一节 农民形态演进与乡村治理的历史变迁………………………………….. 072

一、革命农民与乡村社会的重组………………………………………………… 073

二、公社农民与“政社合一”的乡村体制……………………………….. 076

三、大国小农与乡村治理格局的演化………………………………………… 080

第二节 人口流动、地权变动与农民形态演化趋势…………………………. 085

一、人口外流、地权分散与乡村失序………………………………………… 086

二、资本下乡、地权流动与乡村重构………………………………………… 087

三、专业农户崛起、地权整合与乡村振兴……………………………….. 090

第三节 专业农户崛起与乡村社会基础变动……………………………………… 093

一、农业产业集中度与农户分化………………………………………………… 093

二、专业农户:中国乡村现代化的中坚力量……………………………. 097

三、专业农户崛起预示的乡村社会之变……………………………………. 103

第三章 产权制度与乡村经济基础再造……………………………………. 107

第一节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与国家治理逻辑转换……………………………… 109

一、激励逻辑:从生产性激励到治理性激励……………………………. 109

二、制度逻辑:从经营性制度到财产性制度……………………………. 113

三、政治逻辑:从管控型政治到回应型政治……………………………. 117

四、秩序逻辑:从产权封闭秩序到产权开放秩序…………………… 121

第二节 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政治经济逻辑解析 123

一、马克思主义公有制的概念廓清……………………………………………. 125

二、所有制与产权:一个概念辨析……………………………………………. 128

三、法理上的“共同所有”:总有、合有与共有 ……………….. 132

第三节 土地权属制度的制度形态演化……………………………………………… 135

一、农村土地权属制度的生成逻辑……………………………………………. 135

二、“集体”及其成员权问题再认识……………………………………………. 140

三、制度形态演化的一个归纳性认识………………………………………… 147

第四节 构建开放性的土地产权秩序………………………………………………….. 150

一、构建开放性产权秩序的法理基础………………………………………… 150

二、构建开放性产权秩序的现实依据………………………………………… 153

三、构建开放性产权秩序的改革思路………………………………………… 156

第四章 空间布局与乡村治理单元转换……………………………………. 161

第一节 城乡空间布局的若干基础认识……………………………………………… 162

一、城乡界定…………………………………………………………………………………. 163

二、城郊分野…………………………………………………………………………………. 170

三、城乡互动…………………………………………………………………………………. 173

第二节 城乡形态现代化的空间布局………………………………………………….. 177

一、城乡形态演化的一般规律…………………………………………………….. 177

二、农业农村失衡陷阱:一个发展假说……………………………………. 179

三、城乡形态现代化的空间定位………………………………………………… 181

第三节 城乡空间重组的典型模式与学理讨论…………………………………. 189

一、城乡空间重组的典型模式…………………………………………………….. 189

二、城乡空间重组的若干操作难题……………………………………………. 193

三、城乡空间重组所涉学理问题的讨论……………………………………. 199

四、城乡空间重组的政策调整思路……………………………………………. 205

第四节 城乡空间跃迁的国际比较与政策优化………………………………………………… 212

一、日本的市町村合并与广域行政……………………………………………. 213

二、中国优化空间秩序的改革尝试……………………………………………. 218

三、城乡空间跃迁的政策调整思路……………………………………………. 227

第五章 分工秩序与乡村治理体制变革……………………………………. 233

第一节 分工深化、去依附与乡村现代转型……………………………………… 235

一、广义分工、扩展秩序与现代化的起点……………………………….. 235

二、去依附:传统乡村转型的政治经济逻辑……………………………. 239

第二节 “政经分开”:乡村治理现代化的逻辑指向 …………………. 246

一、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 246

二、产权单元与治理单元…………………………………………………………….. 248

三、社区自治与社区民主…………………………………………………………….. 252

第三节 村庄“政经分开”改革的制度分析……………………………………… 255

一、政治与经济的“可分性”与“不可分性”……………………….. 256

二、村庄“政经分开”改革的进展与评论……………………………….. 261

三、村庄“政经分开”改革的若干延伸讨论……………………………. 267

第六章 乡村治理现代化的趋势与展望……………………………………. 275

第一节 乡村治理现代化的趋势性特征………………………………………………. 276

一、农民形态及其社会治理含义………………………………………………… 276

二、产权制度及其社会治理含义………………………………………………… 278

三、空间布局及其社会治理含义………………………………………………… 280

四、分工秩序及其社会治理含义………………………………………………… 281

第二节 乡村治理体制改革与治理体系建设……………………………………… 283

一、深化乡村治理体制改革………………………………………………………… 284

二、加强乡村治理体系建设………………………………………………………… 286

图目录

图 0-1 主要发达国家农村人口比重(1960—2020 年)……………………… 005

图 0-2 主要发达国家农业就业人口比重(1991—2021 年)…………….. 005

图 3-1 石家庄都市区镇村联合体规划设想……………………………………………….. 145

图 4-1 美国城乡划分示例…………………………………………………………………………….. 166

图 4-2 不同标准下美国皮奥里亚市的规模……………………………………………….. 168

表目录

表 0-1 美国农村发展机构变迁……………………………………………………………………. 013

表 1-1 经济治理分析框架在乡村治理中的拓展应用………………………………. 047

表 1-2 乡村治理的基础秩序分析框架……………………………………………………….. 048

表 1-3 现代城乡空间单元和功能特征……………………………………………………….. 065

表 2-1 不同土地经营规模区间农户数量变化(2010—2020 年)…….. 085

表 2-2 城乡人口布局与就业结构(1978—2022 年)…………………………. 091

表 2-3 农村承包地流转情况(2010—2020 年)………………………………….. 091

表 2-4 农业产业链延长和分工深化(1978—2020 年)……………………… 092

表 2-5 专业农户与其他农户的特征比较……………………………………………………. 098

表 3-1 改革开放以来不同阶段农地制度的内涵……………………………………….. 113

表 3-2 总有、合有、共有制度的比较……………………………………………………….. 132

表 3-3 部分省份空心村比重(2018 年)………………………………………………… 142

表 4-1 民政部门和统计部门的城乡划分标准…………………………………………… 164

表 4-2 美国联邦机构关于城乡划分的不同标准及其应用………………………. 167

表 4-3 山东省城乡空间布局调整规划……………………………………………………….. 190

表 4-4 铜川市耀州区城乡空间布局调整规划…………………………………………… 192

表 4-5 城乡社区自治组织规模比较……………………………………………………………. 195

表 4-6 日本历史上三次市町村合并浪潮……………………………………………………. 214

表 4-7 日本广域合作机制(2018—2020 年)……………………………………… 215

表 4-8 成都市三类社区规划人口和空间规模…………………………………………… 219

表 4-9 四川天府新区村(社区)优化调整情况统计………………………………. 220

表 4-10 瑞安市县乡职责边界清单示例……………………………………………………… 223

表 4-11 瑞安市乡镇“4 X”功能中心示例……………………………………………… 224

表 4-12 县镇能力结构矩阵………………………………………………………………………….. 227

表 5-1 “政经分开”改革的典型模式………………………………………………………. 262

插图目录

美国农业部………………………………………………………………………………………………………… 014

日本超市的农产品价格……………………………………………………………………………………. 025

梵净山脚下江口镇村庄……………………………………………………………………………………. 035

黄山脚下汤口镇村庄………………………………………………………………………………………… 035

日本北海道的专业农庄……………………………………………………………………………………. 066

内蒙古兴安盟的黑土地……………………………………………………………………………………. 094

安徽凤阳小岗村………………………………………………………………………………………………… 110

西北地区的空心村……………………………………………………………………………………………. 143

美国华盛顿郊区………………………………………………………………………………………………… 172

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郊区……………………………………………………………………………. 172

日本北海道网走市……………………………………………………………………………………………. 176

西南丘陵山区的村庄………………………………………………………………………………………… 188

广东东莞松山湖华为小镇……………………………………………………………………………….. 208

日本秋田县村庄………………………………………………………………………………………………… 217

四川成都的田园综合体……………………………………………………………………………………. 221

山东寿光专业农户在西藏建设的玻璃温室…………………………………………………… 245

日本村庄自治的内容………………………………………………………………………………………… 254

巴西里约热内卢的贫民窟……………………………………………………………………………….. 292

湖北武汉花博汇………………………………………………………………………………………………… 297

云南哈尼梯田…………………………………………………………………………………………………….. 307

第三节 乡村治理现代化走向及远景展望………………………………………….. 289

一、乡村治理现代化走向的基本判断………………………………………… 289

二、乡村治理现代化的中长期展望……………………………………………. 291

第四节 乡村治理及农政领域的关联改革………………………………………….. 293

一、深化“政经分开”改革………………………………………………………… 294

二、优化乡村治理单元…………………………………………………………………. 294

三、发展新型集体经济…………………………………………………………………. 295

四、改进乡村治理体制…………………………………………………………………. 296

结 语 中国乡村治理现代化的未来图景………………………………… 299

主要参考文献…………………………………………………………………………. 311

后 记…………………………………………………………………………………… 327

前言

《现代乡村治理基础》试读

前 言

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之际,向世界庄严宣告:我们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乡村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没有农业强国就没有整个现代化强国,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 社会主义现代化就是不全面的。 近几年,中国提出的三个具有全局意义的重大战略——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农业强国——很大程度上瞄准的都是乡村现代化问题。乡村现代化本质上是工业化城市化成果向乡村传导,分工的深化与拓展引发乡村经济结构的基要性变革,并逐步向社会和政治领域扩散的过程。后发国家的乡村现代化既是现代化的最后一步,又面临着现代化问题的总体叠加,从这个意义上讲,后发国家的乡村现代化是世界现代化进程的一个终极问题。

赞助用户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现代乡村治理基础》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339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