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融通与建构-诗学论集

封面

作者:刘庆璋著

页数:312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

ISBN:9787010116983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刘庆璋编著的《融通与建构》的研究广及从古至今的西方诗学以及比较诗学和文化诗学等领域,并拥有厚重的深度和鲜明的新意。其研究成果,有的填补了空白,有的得出了拨乱反正的新结论,有的提出了有创新意义的见解并作了有理有据的论证。其有关“文化诗学”的论文,提出了一种回应当今时代我国社会、文化新需求的文学新论的设想。
本书的研究,坚持辩证互动的思辨方法,坚持对论题作实事求是的具体分析,并注意相关知识的比较与融通,从方法学的视角看,是值得肯定和提倡的。

作者简介

  刘庆璋,女,1933年12月生,重庆人,文学教授。毕业于四川大学中文系。1961至1989年执教于兰州大学,1990年后执教于漳州师范学院(曾任福建师范大学兼职教授)。1982至1984年在美国密苏里大学和哈佛大学任访问学者。1998至1999年在美国密苏里大学做客座教授。获国务院专家津贴。获福建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和曾宪梓教育基金会颁发的师范大学优秀教师奖。连续三届获福建省政府颁发的省社科优秀成果奖:专著《欧美文学理论史》为二等奖,“西方文论系列论文”和“比较诗学系列论文”为三等奖。专著《西方近代文学理论史》,获甘肃省委、省政府颁发的优秀图书奖和甘肃省高校优秀教材一等奖。长篇英文论文获国际比较文学学会推荐,发表于悉尼大学主编的《世界文学文库》。

本书特色

刘庆璋编著的《融通与建构》的研究广及从古至今的西方诗学以及比较诗学和文化诗学等领域,并拥有厚重的深度和鲜明的新意。其研究成果,有的填补了空白,有的得出了拨乱反正的新结论,有的提出了有创新意义的见解并作了有理有据的论证。其有关“文化诗学”的论文,提出了一种回应当今时代我国社会、文化新需求的文学新论的设想。
本书的研究,坚持辩证互动的思辨方法,坚持对论题作实事求是的具体分析,并注意相关知识的比较与融通,从方法学的视角看,是值得肯定和提倡的。

目录


代序:《西方近代文学理论史》序文(手迹)
自序:路漫漫其修远兮,学海中之求索
第一编  西方诗学研究
  欧美2500年文论发展概观——《欧美文学理论史》导论
  简单化思维模式的谬误——从西方文论史的研究谈起
  交织在谬误中的真知与灼见——析柏拉图对文艺特殊规律的认识
  误读的复印论与复印论的误读
  重评三种艺术起源说
  约翰生的现实主义的文艺观
  评华兹华斯的诗歌理论
  赫士列特文艺思想初探
  论康德和艾德加·坡的文艺美学观
  从文论发展史看马、恩的美学要求
  评克罗齐的“艺术即直觉”
  精神分析与文艺理论——从文论角度看弗洛伊德
  论形式主义文评
  接受理论评析
  基调与特色:20世纪末的西方文论
第二编  比较诗学研究
  王国维与康德:中西诗学对话的范例
  金圣叹与黑格尔:叙事文学理论的两座高峰
  戏剧情节论——比较研究《诗学》和《闲情偶寄》的情节论
  中西总体诗学语境中的“神思”说
  文艺“符号”论与“境界”说
  文艺“游戏”说:比较与辨析
  总体诗学:比较诗学的一个走向
  中西合璧,为我所用——林语堂诗学话语论析
第三编  文化诗学研究
  文化诗学的诗学新意
  评美国学人的文化诗学论
  文化诗学学理特色初探——兼及我国第一次文化诗学学术研讨会
  建构中国学人的文化诗学话语——我国第一次文化诗学会研讨问题述论
  文化诗学:富于创意的理论工程
  文化诗学视阈中的叙事学
  《叙事的诗学》序
  辩证互动:文化诗学的思维特色
  文学与文化互动铸就诗学辉煌——西方诗学发展的历史经验回眸
第四编  诗学基础理论研究
  环境、性格、情节和场面——学习马、恩典型化理论的笔记
  试谈不同阶级艺术标准的异同
后记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融通与建构-诗学论集》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3371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