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李炎著
页数:257
出版社:云南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
ISBN:9787548204961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运用“基础与维度、问题与视域、境遇与变迁、再显与重构、功利与意愿、疏离与亲近、同质与异质、复制与定制”八组十六个中心概念,从不同角度审视传统民族民间工艺在全球化与市场经济作用下其传承、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传统民族民间工艺在其生存环境、形式、审美、功能、意义、规模化和产业发展等方面的现状与发展态势。
作者简介
李炎,1963年出生,云南鹤庆人,汉族,教授、博士。1982年毕业于云南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1986年任教于云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从事外国文学、基础写作、形式逻辑、中国当代文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期间,师从赵仲牧先生攻读文艺理论和西方美学,较为系统地涉猎西方文艺理论、古典美学、现代当代美学,为跨文化比较研究和逐渐形成多元一体的系统审视研究能力打下了较为坚实的基础。2002年师从施惟达教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开始转向民族艺术与民族文化产业的研究。
在现代化进程中,民族文化遭际了前所未有的境遇,面临着传承与发展、解构和重构等一系列复杂的问题。全球化、现代传媒、市场经济、权力话语、利益冲突、意识形态、精英话语、草根意识等形成了传统民族艺术复杂的当下生存语境,值得深入研究,在参考和借鉴西方文化研究的话语体系和方法的基础上,以形成我们自己研究话语的条件。学习传承师长为人、治学方法,锁定研究目标,在充实和忙碌背后,也就有了一定的收获。近年来,围绕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致力于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利用,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美学、文化学、民族艺术、文化产业等方面的学术文章近百篇,出版《空问、布局与特色:云南文化产业现状与对策》、《多棱镜下的文学》,主编和参编过《态与势:云南文化产业发展研究》、《文化与社会》、《云南文化产业发展报告》等多部著作;主持和参与国家、省部级课题10多项,主持、参与地方性战略咨询和发展规划等横向项目30多项。
得师长、同事、领导信任,教学研究之余,参与一定的教学、科研管理工作,现任云南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云南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副主任、云南省动漫产业协会副会长、云南省文化创意产业协会顾问、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山东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顾问、保山市文化产业顾问。
本书特色
《再显与重构:传统民族民间工艺的当下性》旨在整体推出云南社科优秀成果,打造社科品牌和学术精品,进一步推动我省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推动“两强一堡”战略目标的实施。《再显与重构:传统民族民间工艺的当下性》为丛书之一。
目录
节选
《再显与重构:传统民族民间工艺的当下性》旨在整体推出云南社科优秀成果,打造社科品牌和学术精品,进一步推动我省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推动“两强一堡”战略目标的实施。《再显与重构:传统民族民间工艺的当下性》为丛书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