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倪钢
页数:287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
ISBN:9787030364708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哲学是智慧、求真、向善之学,也是引导人类走向健康、文明、富强、成功之学,这既是作者在哲学研究过程中的体会,也是从事哲学写作的理性追求。我们的哲学之问,既是对于哲学的历史、主题、方法、旨趣、理路、观点、学派和人物的追问和反思,也是把哲学的宏远高深之论拉近现实生活的尝试。本书分为两部分:上篇主要是对哲学的历史演进和概念意义的问思和解释,下篇主要是对哲学研究范式和类型的分析探讨。我们的哲学话语,以“对话”、“描述和解析”、“里程碑”、“专题讨论”等方式展开,力图多角度和多层面展示哲学的自由探索和深度反思的功能,揭示哲学研究的意义和魅力,彰显哲学研究的旨趣和价值。
本书既是哲学教学与研究的一线工作者的探索成果,也是作者学习哲学先贤及其经典的案例展示。因此,它不仅具有哲学研究的意义,也对哲学爱好者和广大师生有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倪钢(1965.12-),男,理学学士、哲学博士,现为广东工业大学政法学院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管理学、哲学、文化学,历任哲学、管理学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一直在大学从事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从事管理学、哲学、马克思主义等领域的学术研究工作,担任多个国家级和省级学会的理事。毕业于东北大学研究生院,获哲学硕士、博士学位;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UIC)从事双语教学与科学研究工作一年。历任沈阳师范大学、宁波大学、广东工业大学等校哲学、管理学、马克思主义学科的教授,同时兼任管理工作职务,多次担任系副主任、主任、副部长、副院长等职。为博士、硕士研究生和本科生授课20多门,曾多次被大学生评为喜爱的老师。近十年来,在重要学术期刊发表各类论文40多篇,出版学术专著和译著6部,主持或参与国家级、省部级课题十多项,研究成果获省部级优秀成果奖等奖项多个。在长期的教育管理和教学科研工作中,始终以“传播文明、报效祖国、探索创新、博爱育才”的理念为引导,尝试将哲学的观念和方法运用于教学和研究工作之中。
本书特色
古希腊著名的哲人苏格拉底说过,不经过反思的生活不值得活;亚里士多德也认为,生命的意义不在于生存,而在于发展自我的能力;孔子说:朝闻道,夕可死。哲学家们总是对宇宙、人生、社会有着不同于常人的看法。苏格拉底为了真正的智慧和正义而献身,他以身赴死的态度和他对于生活的理解,表明哲学家是以不同常人的方式看待生命的意义的。可见,哲学的一个目标是帮助人们确立生活的理由和根据。本书的目标即是以一种简明的方式观照哲学的历史,反思哲学问题,提供关于生活、生命、生态的智慧或体悟原则。
目录
哲学的起源003
一、哲学起源的对话004
二、哲学起源的观点007
三、哲学起源的深层反思010
四、哲学类型及其起源012
五、哲学史上的里程碑:老子014
思想史和哲学史018
一、思想史和哲学史的对话与问答018
二、思想史和哲学史的概念解析019
三、对思想史和哲学史性质的反思021
四、对思想史研究及其范式的思考024
五、对思想史研究方法的简要说明026
上篇
哲学的起源003
一、哲学起源的对话004
二、哲学起源的观点007
三、哲学起源的深层反思010
四、哲学类型及其起源012
五、哲学史上的里程碑:老子014
思想史和哲学史018
一、思想史和哲学史的对话与问答018
二、思想史和哲学史的概念解析019
三、对思想史和哲学史性质的反思021
四、对思想史研究及其范式的思考024
五、对思想史研究方法的简要说明026
六、思想史与哲学史的关联和差别027
七、中国学术传统的承继问题浅解032
八、西方学术思想的传承概说036
九、哲学史上的里程碑:孔子040
历史哲学043
一、关于历史哲学的对话和问答043
二、关于历史哲学的概念诠释045
三、黑格尔的历史哲学046
四、马克思的历史哲学048
五、解释学历史哲学053
六、历史哲学视野中的历史058
七、历史哲学研究的意义061
八、哲学史上的里程碑:柏拉图063
哲学的定义和特质070
一、关于哲学概念的对话070
二、关于哲学的定义和概念的解说071
三、哲学家们对哲学的解说073
四、作为认识论的哲学075
五、哲学与世界的关联性077
六、哲学特质的诠释081
七、哲学史上的里程碑:亚里士多德087
形而上学094
一、关于形而上学的对话和问答094
二、关于形而上学的词源学解说097
三、亚里士多德的“第一哲学”:形而上学098
四、形而上学与辩证法100
五、形而上学研究的主题102
六、形而上学研究的方法104
七、形而上学的主要内容105
八、形而上学和哲学本体论107
九、哲学史上的里程碑:墨子113
节选
古希腊著名的哲人苏格拉底说过,不经过反思的生活不值得活;亚里士多德也认为,生命的意义不在于生存,而在于发展自我的能力;孔子说:朝闻道,夕可死。哲学家们总是对宇宙、人生、社会有着不同于常人的看法。苏格拉底为了真正的智慧和正义而献身,他以身赴死的态度和他对于生活的理解,表明哲学家是以不同常人的方式看待生命的意义的。可见,哲学的一个目标是帮助人们确立生活的理由和根据。本书的目标即是以一种简明的方式观照哲学的历史,反思哲学问题,提供关于生活、生命、生态的智慧或体悟原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