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英)马修·阿诺德 著 韩敏中 译
页数:256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2025
ISBN:9787108079602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网盘下载地址:下载文化与无政府状态 政治与社会批评 修订译本
内容简介
作为维多利亚时代的文化主将,阿诺德对其时充斥于英国社会的机器崇拜和功利主义深恶痛绝,同时也敏锐地指出国民对个人自由无限度的追求极容易导致社会陷入一种混乱、分裂的无政府状态,从而严重妨碍英国的现代化进程。为此,他高举古典文化的旗帜,呼吁用“文化”统合分裂的社会阶层,从而用健全理智引导全体国民摒弃物质至上的庸俗风气、追求本民族“最优秀的自我”。
本书首次出版于1869年,作为阿诺德在文化批评领域的代表作,集中体现了他以文化代宗教的古典人文主义思想,显示出超越时空的强大生命力和高瞻远瞩的预见性,成为对20世纪英国文化和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的名著。
作者简介
马修·阿诺德(1822—1888),英国诗人、文学评论家,1841年就读于牛津大学奥里尔学院,后担任英国教育调查委员会巡视员,奉命考察德国、瑞士、荷兰、法国等国的教育制度,1857年被选为牛津大学诗歌讲座教授,写过大量诗歌和文学、社会评论,被誉为现代文学批评的奠基人。主要作品有《批评集》(1865)、《新诗集》(1867)、《文化与无政府状态》(1869)等。
相关资料
专家推荐语: 《文化与无政府状态》的出现是一个伟大的社会事件……尽管它提出的政治观念前所未有、十分古怪、难以理解甚至偏离常规,但对于职业政治家和那些旨在修身养性、寻求更广泛知识的公民来说,它仍然是一本可读书。莱昂内尔·特里林 阿诺德对文化的强调,虽然用的是他特有的强调方式,是对他那个时代社会危机的直接反应……他并未将自己视为或者表述为反对派,而是优雅和人文价值的护卫人。这便是他的魅力所在,过去如此, 现在同样如此。雷蒙·威廉斯
本书特色
《文化与无政府状态》虽主要针对19世纪英国国内的一些社会弊病,但却具有超越时代和地域的思想价值和社会意义。阿诺德在本书中提出的“野蛮人”“非利士人”“群氓”“希伯来精神”“希腊精神”等术语,已经跳出了具体的文本和学科,在西方人文学科甚至广义的西方文化中具备了一定的普遍性;而其对“文化”与“文明”的区分、对文化的社会政治功能的强调,不仅为英国文学批评的学科化奠定了基础、为利维斯的道德—文化批评和伯明翰学派的文化研究提供了原初的理论范式,而且也经由白璧德等人传入中国,影响了吴宓、梅光迪等学衡派学者的文化观。
目录
附:关键词
引言
第一章 美好与光明
第二章 随心所欲,各行其是
第三章 野蛮人、非利士人和群氓
第四章 希伯来精神和希腊精神
第五章 但是不可少的只有一件
第六章 自由党的实干家
结论
序言(1869)
第十章 现实主义与后续传统:一则笔记
修订译本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