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教育工程学新探

封面

作者:钟柏昌,李艺 著

页数:185

出版社:教育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

ISBN:9787504171474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教育工程学新探》的理论意义和特色在于提出构建教育工程管理理论体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尝试从教育工程管理的角度重建教育工程学,重新定位教育工程对象(以突出其工程特性)和重新构建教育工程方法(以强调项目的结构化和封装、过程的规范化和改进),填补“缺工程的教育理论”的不足;实践意义和价值在于夯实教育工程实践的理论基础,使“乏理论的教育工程”回归理论的指导,促进我国教育工程特别是重大教育工程的设计与实施过程的规范化和改进,进而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和谐发展。本书由钟柏昌、李艺著。

作者简介

钟柏昌,男,1978年出生,江西宜丰人,教育技术学博士,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南京师范大学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所做报告曾被评为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咨询报告,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优质课展评活动、全国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案例大赛、全国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课件大赛执行主管,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中国基础教育学科年鉴(信息技术卷)》主编,教育部“国培计划”信息技术学科主讲专家。主持全国哲学社会科学重点招标课题子课题1项、教育部规划项目2项、厅级课题4项,参与省部级课题多项,在《教育研究》《教育研究与实验》《教育学报》《电化教育研究》《课程·教材·教法》等刊物发表论文60余篇,人大复印资料转载6篇,主编、参编教材10余册。主要研究方向为信息技术教育、教育研究方法、教育技术学基本理论等。

本书特色

《教育工程学新探》的理论意义和特色在于提出构建教育工程管理理论体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尝试从教育工程管理的角度重建教育工程学,重新定位教育工程对象(以突出其工程特性)和重新构建教育工程方法(以强调项目的结构化和封装、过程的规范化和改进),填补“缺工程的教育理论”的不足;实践意义和价值在于夯实教育工程实践的理论基础,使“乏理论的教育工程”回归理论的指导,促进我国教育工程特别是重大教育工程的设计与实施过程的规范化和改进,进而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和谐发展。本书由钟柏昌、李艺著。

目录

前言学科论:“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第一章 教育工程学的历史回顾 第一节 学科萌芽与观念奠基时期 第二节 学科创建与体系成形时期第二章 教育工程学的现状反思 第一节 理论研究反思 第二节 实践问题分析第三章 教育工程学的研究转向 第一节 教育工程对象的廓清 第二节 教育工程方法的定位本体论:“掀起你的盖头来,让我看看你的脸”第四章 教育工程项目的时空结构 第一节 教育工程项目空间结构分析 第二节 教育工程项目时间结构分析第五章 教育工程项目的复杂结构 第一节 宏观视野中的教育工程项目的复杂性 第二节 微观视野中的教育工程项目的复杂性方法论:“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第六章 教育工程项目的结构化和封装 第一节 教育工程项目的结构分解 第二节 教育工程项目的结构封装第七章 教育工程过程的规范化与改进 第一节 教育工程过程的成熟度模型 第二节 教育工程过程的规范化与改进 第三节 组织绩效管理的规范化与改进实践论:“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第八章 “211工程”建设存在的若干问题与对策 第一节 项目概述 第二节 问题与对策第九章 “加强中国西部基础教育能力”案例分析 第一节 项目简介 第二节 经验与启示第十章 略谈教育工程学与教育技术学、教育管理学的关系参考文献本书结构附录后记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教育工程学新探》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3234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