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国际法的社会学邀请

封面

作者:(以)摩西·赫希(Moshe Hirsch) 著 林惠玲 等 译

页数:192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4

ISBN:9787208192607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网盘下载地址:下载国际法的社会学邀请

内容简介

国际法深深植根于各种社会因素和以及社会过程中,许多国际法律规则反映和影响社会因素及其进程,如规则、社会化、身份和集体记忆。国际法的政治、经济维度与社会学维度都有所重合,但国际法文献习惯上很少将注意力集中在其社会文化层面。鉴于国际法与其他社会因素之间的内在相互关系,该书向读者介绍一些重要的社会学因素和主要的理论方法,并展示它们对国际法律研究的价值。该书希望国际法专家能在更宽泛的社会背景下分析国际法规则,并将研究社会学的工具应用于主流的国际法学术研究中。

作者简介

摩西·赫希,任教于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专门研究国际经济法和国际法学理论,特别强调国际法社会学。他的大部分研究涉及社会学理论、博弈论、政治经济学和国际关系理论等跨学科领域。

本书特色

《国际法的社会学邀请》原作是由摩西·赫希所著,他任教于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专门研究国际经济法和国际法学理论,特别强调国际法社会学。他的大部分研究涉及社会学理论、博弈论、政治经济学和国际关系理论等跨学科领域。本书介绍国际法在社群中起的作用,国际法的主要行动主体往往构成社群主体。因此,社会学分析对国际法的学术贡献的出发点是,从这些社会群体中产生和运行的具体国际法律规则反映和影响这些群体的特点,本书还讨论了社会学分析的某些局限以及国际法和社会学因素之间动态层面的相互作用。正如作者所述:“本书先概述了社会学领域的轮廓,随后介绍了从社会学和国际法四个领域的研究‘探险’中获得的一些见解。这些尝试并非旨在涵盖社会学的所有重要领域,而是邀请读者对国际法这一相对未被充分发掘(但引人入胜)的维度进行进一步的探索”,从不同研究视角来重新探索国际法研究这一领域,相信可以为国内相关领域的学者和读者都提供全新视角,具有出版价值。

目录

第一章绪论——国际法的社会学视角1第一节一份邀请1第二节社会学视角2第三节法律、国际法和文化6第四节国际关系理论中的社会建构主义进路8第五节研究方法、结构和概要9第一节导言17第二节国际经济法的社会学19第三节世界贸易组织法律体系中的区域贸易协定规则20第四节区域贸易协定的社会学分析24第五节作为出发点的符号互动论30第六节结论32第一节导言47第二节集体记忆48第一章绪论——国际法的社会学视角1第一节一份邀请1第二节社会学视角2第三节法律、国际法和文化6第四节国际关系理论中的社会建构主义进路8第五节研究方法、结构和概要9
第二章社会学理论——区域和全球贸易协定17第一节导言17第二节国际经济法的社会学19第三节世界贸易组织法律体系中的区域贸易协定规则20第四节区域贸易协定的社会学分析24第五节作为出发点的符号互动论30第六节结论32
第三章集体记忆和国际法47第一节导言47第二节集体记忆48第三节国际法和集体记忆51第四节德国的集体记忆、欧洲经济货币联盟法律以及欧盟在债务危机中的法律应对53第五节阿根廷的集体记忆、卡尔沃主义和遵守国际投资争端解决中心的裁决61第六节结论70
第四章社会认同、国际组织和国际法91第一节导言91第二节社会认同92第三节国际关系中的认同97第四节社会认同和国际法98第五节结论108
第五章规则的传播及其局限——社会法律碎片化、投资仲裁庭和人权法129第一节导言129第二节社会文化因素、外国投资和国际投资法130第三节国际法的传播和碎片化:投资法和人权法131第四节社群、社会文化距离和法律碎片化135第五节动态的社会文化因素和人权规范传播的未来140第六节结论141
第六章国际法的违反与遵守157第一节导言157第二节遵从性和范式间的争论158第三节越轨社会学与国际社会控制机制160第四节国际越轨行为的社会成因163第五节强化国际法的遵守168第六节结论171
第七章结语185

赞助用户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国际法的社会学邀请》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322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