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巴托克晚期风格研究

封面

作者:李格格 著

页数:264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5

ISBN:9787559875136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网盘下载地址:下载巴托克晚期风格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从“晚期风格”论题出发,通过“离散意识”与“病残风格”两个方面,对二十世纪匈牙利作曲家巴托克的晚期作品及艺术风格特征进行系统的探讨与解读。全书共四章,第一章论述阿多诺、萨义德等人的晚期风格理论,以及新音乐学视阈下约瑟夫·施特劳斯提出的“病残风格”理论,并对巴托克的晚期创作进行划分和界定;第二章讨论在“离散”语境中,巴托克特殊的创作经历和身份建构下的创作新路向;第三章借鉴文学研究中的“疾病叙事”与音乐学研究中的“病残风格”方法,对巴托克晚期作品中的“怀旧”风格与隐喻性内涵进行解读;第四章涉及巴托克晚期的接受与音乐遗产。本书较为深入地挖掘了巴托克“晚期”的艺术价值,并对“晚期风格”理论形成补充。

作者简介

李格格,博士,四川音乐学院音乐学系讲师,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从事西方音乐史研究与教学,主持四川省西南音乐研究中心课题1项,论文发表于《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等专业期刊,并在成都交响乐团、上海施坦威之家多次举办古典音乐普及导赏讲座。

本书特色

贝拉·巴托克是二十世纪极其重要的作曲家,他的音乐包含了二十世纪音乐发展的多种趋势。在疾病与流亡的晚期生涯中,其晚期创作流露出一种回归古典主义的复古倾向,同时又包含了一种与时代不和解、不妥协的反抗精神。从时代的角度来看,巴托克逝世后,由于冷战时期东西方不同的政治立场,巴托克晚期音乐的接受被蒙上一层“阴影”,并且由于巴托克晚期回归至古典主义的传统,使其在20世纪音乐史学编纂中一度遭到“忽视”。然而,从艺术价值来看,巴托克在生命晚期阶段创作的作品,无论是在音乐语言的运用还是在艺术价值方面,都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本书从“晚期风格”问题出发,并借鉴文学研究的视角和方法,从史学以及美学的范畴对巴托克晚期作品的创作手法、音乐语言、风格特征、历史接受等问题进行探讨,并对巴托克在20世纪西方音乐历史发展中的地位进行客观的评价,挖掘了其晚期作品中被忽视的独特价值。

目录

绪 论 1第一节 关于“晚期风格”问题的研究 17一、阿多诺:贝多芬的晚期风格 17二、萨义德的“适时”与“晚期” 22三、约瑟夫·施特劳斯的“病残风格” 1724第二节 巴托克的“晚期” 29一、晚期时间的划分:1939年—1945年 29二、从早期到晚期 33第三节 巴托克晚期的创作理念 39一、民间音乐旋律曲调的结合 39二、巴洛克时期复调思维的继承 46三、古典主义音乐语言的回望 50小 结 55第一节 “离散”的发展脉络与流亡音乐家 56绪 论 1
第一章 “晚期风格”问题与巴托克的“晚期” 17第一节 关于“晚期风格”问题的研究 17一、阿多诺:贝多芬的晚期风格 17二、萨义德的“适时”与“晚期” 22三、约瑟夫·施特劳斯的“病残风格” 1724第二节 巴托克的“晚期” 29一、晚期时间的划分:1939年—1945年 29二、从早期到晚期 33第三节 巴托克晚期的创作理念 39一、民间音乐旋律曲调的结合 39二、巴洛克时期复调思维的继承 46三、古典主义音乐语言的回望 50小 结 55
第二章 离散意识:战争与流亡下的风格转向 56第一节 “离散”的发展脉络与流亡音乐家 56一、“离散”的界定及内涵演变 56二、20世纪流亡音乐家与身份认同 60第二节 “过时”的晚期:“离散”意识下的风格回归 67一、回归古典主义传统:《弦乐嬉游曲》 67二、最后的告别:《第六弦乐四重奏》 77三、晚期“新风格”的确立:《乐队协奏曲》 95第三节 “夜乐”风格:远离故国家园的“疏离”与“内省” 103一、“夜乐”风格的“私人化”表达 103二、《乐队协奏曲》中“夜乐”的微观雕刻 110三、《第三钢琴协奏曲》的“鸟鸣”动机 115四、晚期“夜乐”的风格特征与情感内涵 120第四节 离散语境下的“反讽”式表达 124一、作为修辞的“反讽” 124二、戏谑式命名:《弦乐嬉游曲》 128三、《乐队协奏曲》中的“戏剧性”反讽 135小 结 144
第三章 病残风格:生命与死亡的隐喻建构 145第一节 “晚期风格”中的疾病叙事 145第二节 疾病的康复:慢乐章中的回顾与“怀旧” 149一、“晚期风格”中的“怀旧” 149二、贝多芬的启示:《a小调弦乐四重奏》(Op. 132) 153三、“虔诚的柔板”慢乐章 156四、宗教性的冥思:《小提琴独奏奏鸣曲》第三乐章 167第三节 晚期的“断裂”与“碎片化”:《小提琴独奏奏鸣曲》 170一、“病残风格”中的“破碎”与“残缺” 170二、主题的“断裂”与“碎片化” 173三、四分之一音的极端音响 182第四节 死亡的预示:晚期创作中的死亡“悲剧性” 186一、《乐队协奏曲》第三乐章:“悲歌” 186二、晚期未完成之作:《中提琴协奏曲》 191小 结 210
第四章 巴托克晚期的接受与音乐遗产 212第一节 巴托克晚期的接受与批评 212一、“妥协”与“撤退”的晚期 212二、冷战时期的两种声音:赞扬与禁止 215三、《剑桥20世纪音乐史》的历史“遗漏” 219第二节 巴托克的音乐遗产与“经典化” 221一、巴托克的“经典化” 221二、巴托克的遗产与启示 225第三节 “晚期风格”艺术价值的再思考 230结 论 234参考文献 238附录:巴托克晚期作品列表(1939年—1945年) 248

赞助用户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巴托克晚期风格研究》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322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