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熙丰残照 北宋中期的改革

封面

作者:萧瀚 著

页数:484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5

ISBN:9787559875303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网盘下载地址:下载熙丰残照 北宋中期的改革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全面研究北宋熙丰变法的史学专著。作者以宏阔的视野,将熙丰变法置于两千多年的中国皇朝历史,乃至世界史中进行考察。书中系统且全面地梳理了熙丰变法的各项重要改革,并运用当代制度经济学等多种跨学科方法论对改革的成本、收益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总结了熙丰变法的成败得失,揭示其独特性与超前性。此外,书中对围绕变法的激战过程进行了生动、翔实的描述,同时对北宋新旧党的重要人物如王安石、司马光、苏轼等的政治品格做了细致的梳理与评价,可作为了解北宋中期政治改革的重要参考。

作者简介

萧瀚,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学院,主要从事宪政与社会理论的研究工作,出版有《法槌十七声:西方名案沉思录》等。

相关资料

本书是基于作者自身法律视角的专业思考与长期的历史知识积淀,更隐含着深沉的当世情怀。对于熙丰变法,本书并非戏说,书后所列几百种历史典籍与研究著作的参考文献可以证明,作者是充分研读之后,站在巨人肩膀上的起跳。本书是细说,不仅瞻前顾后,对熙丰变法的史实与相关人物做了详尽的考察,还运用当代制度经济学等多种跨学科方法论对改革实效进行了讨论,在历史比较的视角下揭示了熙丰变法的独特性、全局性、系统性与超前性。 日本学习院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研究员:王瑞来 本书是一位社科学者对“北宋中期改革”的解读之作,视野开阔。作者的目标包括:第一,在狭义的历史学既有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梳理呈现北宋中期系统性改革的全貌,而非仅仅是通常意义上的“变法措施”;第二,在帝制时期“朝代间竞赛”的意义上,诊视帝制中国的皇朝中期综合征,定义帝制中期改革的“皇权补丁”特质,北宋中期由此成为个案;第三,引入社会科学理论,把熙丰变法放在世界史的坐标中,从人类社会治理的一般意义上分析北宋中期改革之成败得失。昔贤尝言,历史是“过去与现在之间永无休止的对话”,本书的出现,当可激发公众和史学同仁对宋代历史更为深入的讨论。

本书特色

1.一部深入解读北宋熙丰变法的历史学专著,宋史学术名家王瑞来、赵冬梅一致推荐。
2.对熙丰变法各项重要改革的梳理系统且全面。本书对熙丰变法的史实做了详尽的考察,对青苗法、免役法、市易法等改革措施的制定时间、内容、实效、演变等方面都进行了逐条细致的梳理与分析,可作为了解北宋中期政治改革的重要参考。
3.将熙丰变法放在两千多年的中国皇朝历史甚至整个世界史的坐标中去考察,视野开阔。作者通过概括中国历史上不同朝代的“中期综合征”,以及分析欧洲其他国家的重要改革,将熙丰变法与古今中外的改革进行对比,揭示熙丰变法的独特性与超前性。
4.运用当代制度经济学等方法评议熙丰变法,具有启发性。作者另辟蹊径,引入社会科学理论,运用当代制度经济学等多种跨学科方法论对熙丰改革的成本、收益等方面进行了综合分析,总结这场变革的成败得失。
5.生动还原关于变法的激战过程,并对新旧党政治人物做出中肯的评价。作者对王安石、司马光、苏轼等人物围绕熙丰变法的激战过程进行了生动、翔实的描述,同时对北宋新旧党的重要人物的政治品格做了细致的梳理与评价。
6.史料丰富、翔实。作者参考和引用了几百种历史典籍与研究成果,如正史官书、文集笔记、外国专著等,对史料恰如其分的分析,使本书的观点言而有据,令人信服。

编辑推荐
发生于北宋中期的熙丰变法(王安石变法)在中国历史上应该如何定位?新旧党派围绕变法措施进行了哪些激战?作者以宏阔的视野,将熙丰变法置于两千多年的中国皇朝历史中,乃至世界史进行全面的考察。作者不仅对熙丰变法改革措施的实效、流变进行梳理,以及对王安石、宋神宗、司马光、苏轼等新旧党派人物进行中肯的评价,还运用当代制度经济学等多种跨学科方法论对熙丰改革的成本、收益等方面进行了综合分析,揭示了熙丰变法的独特性、全局性、系统性与超前性。本书对熙丰变法的研究和讨论可谓面面俱到,是了解北宋中期的政治改革的重要参考。

目录

题 献自 序第一章 帝制中国的皇朝中期综合征 一、六大皇朝中期综合征二、皇朝中期综合征的成因小结:泥足巨人的改革第二章 皇权补丁:两千年间的皇朝改革 一、近三千年来中国重要改革概览二、皇权的补丁:中国两千多年来改革的一般特征三、世界史:两种方向的改革第三章 国史上的宋代一、君臣共治天下二、独迈千古的贿买政治三、宋代的权力制度:比较均衡的中央集权题 献
自 序
第一章 帝制中国的皇朝中期综合征
一、六大皇朝中期综合征
二、皇朝中期综合征的成因
小结:泥足巨人的改革
第二章 皇权补丁:两千年间的皇朝改革
一、近三千年来中国重要改革概览
二、皇权的补丁:中国两千多年来改革的一般特征
三、世界史:两种方向的改革
第三章 国史上的宋代
一、君臣共治天下
二、独迈千古的贿买政治
三、宋代的权力制度:比较均衡的中央集权
四、宋代的法制成就
五、辉煌的文化成就
小结:皇权官僚帝国的抛物线顶端
第四章 庆历新政:皇朝中期综合征与改革困境
一、政治柔道与“三冗”问题
二、关于积贫积弱
三、庆历新政成败考
四、嘉祐新政:后庆历时代悄无声息的改革
小结:通往熙丰之路
第五章 大变法(上):历史巨幕
一、改革倒计时
二、王安石及其经世之学
三、熙宁变法
四、元丰改制
第六章 大变法(下):激战熙丰元绍
一、北宋台谏制度的病变与党争
二、熙宁第一战:青苗法
三、熙宁第二战:免役法
四、熙宁第三战:市易法
五、王安石两次辞相及熙丰晚期政局
六、元祐更化:旧党迫害新党
七、绍圣绍述:新党的报复
第七章 熙丰变法的实效考察(上)
一、如何考察熙丰变法的实效
二、财政改革的实效考察
三、经济改革的实效考察
第八章 熙丰变法的实效考察(下)
一、军事改革的实效考察
二、政治改革的实效考察
三、文化改革的实效考察
小 结
第九章 熙丰残照:变法的现代平议
——一个交易费用政治经济学的视角
一、交易费用经济学与交易费用政治学
二、理想变法的交易费用
三、熙宁公司的一般困境及其残次新品
四、熙宁公司新产品的收益与成本比较
五、政治继承与专用性政治人力资本
小 结
第十章 熙丰人物简论之新党篇
一、宋神宗赵顼·王安石
二、王安石·宋神宗
三、吕惠卿
四、曾布
五、章惇
小结:无意义的新党小人论
第十一章 熙丰人物简论之旧党篇
一、司马光
二、苏轼、苏辙兄弟
三、范纯仁
四、吕公著
小 结
结语 改革:救穷还是救急
参考文献

赞助用户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熙丰残照 北宋中期的改革》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321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