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郑建洲
页数:370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
ISBN:9787030364050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郑建洲等编著的《大学物理实验(第2版)》共6章。第1章是绪论,介绍了物理实验课程的教学培养目标、教学安排及物理测量中应注意的原则和事项,还介绍了基本物理实验方法的分类及在物理测量中的应用;第2章介绍了误差理论基础知识与实验数据处理;第3、4、6章分别编人了基础性实验、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和研究性实验题目共48个;第5章阐述研究性实验基本概念。
《大学物理实验(第2版)》具有如下特点:一是满足不同基础学生培养的需要,构建了面向各专业本科生的分层次、模块化的大学物理实验课程体系,内容上分为三个层次,基础性实验、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和研究性实验;二是把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融合、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三是创造性地提出并实施了渗透式双语教学模式,给出相应的物理实验各级题目对应的英文表述和关键词,不间断地进行英语专业词汇的渗透,使之成为课堂教学的一部分。
《大学物理实验(第2版)》可作为普通高等学校理、工、医、药、农等各专业的物理实验教材。
本书特色
郑建洲等编著的《大学物理实验(第2版)》的编写有三个特点。第一,为了使学生能在有限的时间内系统地掌握物理实验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和能力,为后续实验课程奠定基础,并结合民族院校学生的特点,满足不同基础学生培养的需要,构建了面向各专业本科生的分层次、模块化的大学物理实验课程体系,形成从低到高、从基础到前沿、从接受知识到培养综合能力逐级提高的特点。内容上分为三个层次,就是把整个实验教学过程分成采用基础性实验、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和研究性实验三个层次,而不按照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等传统方式划分。此课程体系的低起点、高台阶,既能适应低年级学生的接受能力,又能达到较高的教学培养目标。
目录
第二版序
第二版前言
第1章 绪论
1.1 大学物理实验课的意义
1.2 物理实验课的教学目的
1.3 如何学好物理实验课
1.4 基本测量方法和实验方法
1.5 基本实验操作技术
第2章 误差理论基础知识与实验数据处理
2.1 引言
2.2 基本概念
2.3 直接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评定
2.4 间接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评定
2.5 有效数字及其运算法则
2.6 物理实验数据处理的基本方法
2.7 计算机仿真和辅助实验
第3章 基础性实验
实验3.1 基本测量
实验3.2 固体密度的测量
实验3.3 切变模量的测量
实验3.4 透镜焦距的测量
实验3.5 液体电导率的测量
实验3.6 惠斯通电桥
实验3.7 伏安法测电阻
实验3.8 非线性电阻的伏安特性
实验3.9 转动惯量的测量
实验3.10 电子示波器的使用
实验3.11 望远镜与显微镜的组装
第4章 综合性设计性实验
4.1 预备知识
实验4.2 杨氏模量的测定(拉伸法)
实验4.3 杨氏模量的测定(弯梁法)
实验4.4 电表的改装与校正
实验4.5 磁阻传感器与地磁场测量实验
实验4.6 电势差计的使用及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