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民族村寨社区参与旅游制度与传统文化保护比较研究

封面

作者:王汝辉

页数:251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

ISBN:9787010109336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旅游开发给民族村寨传统文化的保持带来了很大的威胁,这对对立的矛盾能否通过制度安排,引导各相关利益主体的行为,在保护当地传统地方文化的同时,促进民族旅游的有序开发?作者深度研究案例区社区参与旅游制度历程、利益主体行为及传统文化变迁;与其他类型景区的横向对比,尝试从民族村寨旅游资源系统自身特征角度,提出社区参与旅游制度的路径依赖假说;基于案例区的共时对比,提炼共性,构建”3122″概念性阐释理论框架;运用制度经济学相关理论,提出民族村寨社区参与旅游制度选择影响机制理论假说;基于案例区的历时对比,探讨民族村寨社区参与旅游制度变迁的动力机制;通过对经典案例的比较,提炼出民族村寨社区参与旅游制度有计划变迁必须遵循的原则。尝试将利益主体行为表现作为社区参与旅游制度与传统文化保护影响的中间变量,探讨制度如何影响行为,进而促进传统文化保护的作用机理,增强社区参与旅游制度与传统文化保护研究的可操作性和说服力;开展与其他类型景区的横向对比,三个案例区的共时对比和同一案例区的历时对比研究,力图拓展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以此来提炼和丰富理论。

作者简介

王汝辉,1976年生于湖北黄冈。2003年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毕业后进入四川师范大学任教至今。其间,自2005年相继在四川大学攻读文化遗产与旅游开发博士学位,在云南大学做民族学访问学者。现为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副教授,硕土研究生导师。先后主持了教育部人文丰十会科学、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四川旅游发展研究中心等10个项目,在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本书特色

    
王汝辉编著的《民族村寨社区参与旅游之都与传统文化保护比较研究》聚焦于社区参与旅游制度与传统文化保护之间的关系,以能反映社区参与旅游制度连续谱完整性特征的三个民族村寨的历时五年的田野跟踪调查为基础,开展民族村寨社区参与制度与传统文化变迁的专项对比研究,从资源系统特殊性视角尝试提出民族村寨杜区参与旅游制度的路径依赖理论假说,深入探讨社区参与旅游制度选择影响机制和变迁动力机制,提炼出民族村寨社区旅游制度的“3122”概念性阐释理论框架和社区参与旅游制度有计划变迁必须遵循的原则,一定程度上丰富了社区参与旅游制度理论,同时也对民族村寨选择适合地方特色的社区参与旅游制度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目录


前言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相关概念的界定及厘清
    四、研究拟分析解决的几个问题
    五、研究方法
第一章  国内外社区参与旅游研究综述
  第一节  社区旅游研究视角回顾及述评
    一、社区旅游研究视角回顾
    二、社区研究视角述译及内在机理梳理
  第二节  社区参与旅游制度相关研究综述
    一、利益相关者确定
    二、利益相关者地位和作用
    三、社区旅游参与形式和程度
    四、社区参与旅游模式和制度安排
    五、社区参与旅游应用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六、社区参与旅游制度相关研究述评
  第三节  社区旅游的社会文化影响研究综述
    一、社区旅游的社会文化影响表现
    二、减缓或消除社区旅游的社会文化影响政策及措施
    三、社区旅游的社会文化影响研究述评
第二章  案例区概况、调研结果及问题提出
    导论
  第一节  桃坪羌寨概况及其调研结果
    一、概况
    二、调研结果
  第二节  甲居藏寨概况及调研结果
    一、概况
    二、调研结果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民族村寨社区参与旅游制度与传统文化保护比较研究》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3192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