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新干线纵横谈-日本高速铁路技术-(第二版)

封面

作者:杨中平

页数:269

出版社:中国铁道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

ISBN:9787113156459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作者用生动的笔触从多个角度介绍了日本新干线高速铁路以及欧洲高速铁路的发展,并对我国当前高速铁路技术进行了介绍。为广读者全面了解世界高速铁路技术发展提供了一本通俗易懂的科普读物。

作者简介

杨中平,男,42岁,北京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02年3月日本东京大学电气工学专业博士课程毕业,获工学博士学位,同年4月进入日本东芝公司铁道车辆技术部工作。2004年9月回国,在北京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任教至今,其间,2007年4月至2011年3月,在铁道部运输局兼职,参与中国高速铁路建设工作。2011年获詹天佑科学技术奖——青年奖。

本书特色

本书是在2006年出版新干线纵横谈——高速铁路技术的基础上,修改了部分章节内容,并增加了近同年高速铁路技术发展特别是我国高速铁路技术发展情况,为关心中国铁路高速铁路发展的读者了解世界高速铁路发展历程提供了一个独特视角。

目录

小引1日本为什么要建新干线?1.1“弹丸列车”计划1.2二战后的日本铁路1.3新干线计划的主建派和反建派1.4意义深远的讲演会1.5新干线的开通2新干线成功之因探寻2.1伯乐与千里马2.1.1“独断专行”的国铁总裁2.1.2“千里马”岛秀雄2.1.3伯乐与千里马的贡献2.2苦心积累的技术准备2.2.1“拿来主义”2.2.2动力分散方式――技术发展方向的早期确立2.2.3前期基础理论研究2.2.4新干线列车的“模特儿”2.3世界银行贷款2.4简明正确的技术原则3走近新干线3.1什么叫新干线?3.2日本的交通大动脉3.3列车大家族3.3.1东海道家族和东北家族3.3.2东海道家族列车3.3.3东北家族列车3.4有趣的列车名3.5新干线的速度3.6正点运行3.7安全神话4新干线技术解剖4.1轨道技术4.1.1长钢轨4.1.2没有道砟的轨道4.1.3如何提高曲线通过速度?4.2车辆技术4.2.1集高科技和美学于一体的车体设计4.2.2轻量化技术4.2.3转向架技术4.2.4牵引电传动系统4.2.5制动系统4.3交流供电与受流4.3.125kV的交流供电4.3.2如何提高受流质量?4.4“空闲”的司机――自动列车控制装置4.5“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新干线调度中心4.6如何应对风、雨、雪的侵袭4.7地震应对之策5世界高速铁路竞争过程速写5.1孤独的先驱者和欧洲的奋起(1964~1980年)5.1.1孤独的先驱者5.1.2欧洲的奋起5.1.2.1初露锋芒的德国和法国5.1.2.2“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的英国5.1.2.3蓄势待发的法国5.1.2.4处境尴尬的德国5.1.2.5命运各异的其他追随者5.2欧洲的反超(1981~199工年)5.2.1新霸主――法国TGV5.2.2迟到的德国ICE5.2.3沉闷的新干线5.3日欧双雄并行(1992~2007年)5.3.1新干线的重新崛起5.3.2走向世界的TGV5.3.3技术大换向的AGV5.3.4德国的动力分散式高速列车ICE35.4崛起的中国高速铁路(2008~至今)5.4.1前期探索5.4.2宏伟的高速铁路发展规划5.4.3小荷才露尖尖角5.4.4“和谐号”CRH动车组5.4.5世界最大高速铁路网5.521世纪,谁主沉浮?6磁悬浮中央新干线之梦6.1为什么要让列车悬浮?6.2高速磁悬浮列车技术的两座高峰6.3世界上最快的列车――日本超导磁悬浮列车6.3.1如何悬浮?如何导向?6.3.2如何驱动?6.3.3长达43年的研发之路6.4德国TranSrapid列车6.5日、德为什么选择了不同的磁悬浮方式?6.6中央新干线何时圆梦?各章图片一览表各章表格一览表主要参考文献后记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新干线纵横谈-日本高速铁路技术-(第二版)》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3192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