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富兰克林自传-美国梦想-(最新全译本)

封面

作者:[美] 本杰明·富兰克林 著,陈冬 译

页数:244

出版社:华文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

ISBN:9787507538977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在这部自传中,富兰克林以清晰流畅的文字、真诚坦率的态度,娓娓讲述了自己的奋斗历程。在阅读中,读者既可对弗兰克林在科学、政治等领域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一览无遗,还可以感受到他在道德为善方面的榜样力量。

作者简介

作者:本杰明?富兰克林(Benjamin Franklin,1706-1790),十八世纪美国最伟大的科学家和发明家,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哲学家、文学家和航海家以及美国独立战争的伟大领袖。

译者:陈冬,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硕士毕业。

相关资料

  钱理群先生是以诗人的方式,把周作人这个特殊的中国现代作家,放在二十世纪这个大背景下来展现的。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们看着周作人走完了他的人生。这部传记的重要之处在于,周作人各个时期的重要文章,在传记中大部分得到了好的体现。尤其是童年时期的写作最是别致,作者有意略写或一笔带过那些与鲁迅相同的、广为人知的史实,而巧妙地大量插入《儿童杂事诗》的分析,既体现了研究特色,又增加了周作人这一特定的人物那说不尽的童年的气氛。这是作者的聪明之处,读来确实令人感到与众不同。

  南开大学文学院中文系教授——张铁荣

  

  他(周作人)有一种超然不群的气度——是冷酷呢,还是有礼貌的轻视?——把人放在适当的距离之外,津津然以旁观者态度去看他们。他在应对仪节上的那份谦和,正是拦阻人跟他过分亲热的一道屏障……”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温源宁

  

  在我熟识的一些前辈里,读书的数量之多,内容之杂,他(周作人)恐怕要排在第一位。杂,是想了解“人”。他读书的诀窍有三:勤,实是谦词,不妨说是“上瘾”;快,由勤而来,看多了,懂得分辨吸收,必然快;善记,说到某书某处,仿佛刚刚读过。

  ——张中行

  

  我以为,周作人与鲁迅乃是一个人的两面。……两人的晚年相差如此之远,就在于周作人是寻味人间,而鲁迅则是生活于人间,有着更大的人生爱。

  ——胡兰成

本书特色

一本几乎每一个美国人都读过的传记

一本畅销了两个多世纪的传记作品

他是伟大的政治家,也是杰出的科学家,还是著名的外交家、作家和社会实业家。这些多重身份并没有成为他登上不同领域之最高峰的障碍。他是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通才。

本书是晚年的富兰克林根据自己的人生经历写作而成。从问世起,这部自传便成为世界出版史上长盛不衰的畅销书。它改变了许多青年人的一生轨迹,帮助他们走上了成功之路。

目录

第一章 说不尽的童年——在绍兴(1885.1 -1901.8 )

一、最初的记忆

二、台门之内

三、十字街头(上)

四、十字街头(下)

五、家庭变故中的记忆

六、变革时代的最初选择

第二章 发现新大陆——在南京(1901.8 -1906.6 )

一、“不过如此”

二、一把“火”烧起来

三、徘徊中的追求

第三章 第二故乡——在日本(1906.6 -1911.秋)

一、第一瞥的印象

二、买书、读书与译书

三、初试锋芒

四、师友之间

五、婚后

六、赤羽桥边

第四章 “卧治”时期——在绍兴(1911.秋-1917.4 )

一、大风暴里的孤独者

二、寂寞中的默默耕耘

三、《异域文谈》及其他

四、“起怀旧之思

第五章 大时代的弄潮儿——在北京(一)(1917.4 -1920.1 2)

一、从绍兴到北京

二、亲历复辟事件

三、卯字号的名人

四、“开新纪元”的工作

五、《贞论》及其他

六、新的信仰

七、“小河”的忧虑

八、“六三”事件

九、“新村”运动

十、儿童的发现与歌谣的征集

第六章 历史退之间——在北京(二)(1921.1 -1928.1 0)

一、病中的彷徨

二、“自己的园地”

三、“主张信教自由宣言”的风波

四、新与旧之争

五、“胜业”——人的研究

六、爱罗先珂

七、情感的波澜

八、兄弟失和

九、“教训之无用”

十、“又回到民族主义”

十一、《语丝》的工作

十二、若子的病

十三、卷入时代旋涡中

十四、《国语文学谈》里的反思

十五、“两个鬼”

十六、“谢本师”与“何必”

十七、在血的屠戮中

第七章 苦雨斋里的老人——在(三)(1927.1 1-1937.7 )

一、凡人的悲哀

二、若子之死

三、《骆驼草》

四、《中国新文学的源流》

五、五十自寿诗

六、东京之行

七、风雨故人来

八、“杂糅中见调和”

九、“蔼理斯的时代”及其他

十、“日本店”的开张与关门

第八章 走向深渊——在(1937.7.-1945.1 2.)

一、又一个“苏武”?

二、终于“下水”

三、“中国的思想问题”

四、江南之行

五、“老作家”

六、“道化”

七、无生老母的信息

第九章 老虎桥边——在、南京(1945.1 2.6 -1949.1.2 6)

一、入狱与审判

二、《老虎桥杂诗及其他》

第十章 人生最后一程——在上海、北京(1949.1.2 7-1967.5.6 )

一、横滨桥边

二、《亦报》随笔

三、“腰斩”以后

四、“出土文物”

五、“寿则多辱”

六、“忘却斜阳”

七、最后岁月

参考书(篇)目

节选

如此的话,我将再次放纵自己,我将要像任何一个普通的老人一样,絮絮叨叨地谈谈他们自己以及他们的故事。并且,我将尽力使我的故事的讲叙不至于让孩子们

厌烦,因为他们或许只是为了表示对我们这些老年人的尊敬才不得已来听我的讲叙的。但是,既然我已经把它们写出来了,看与不看这就是他们自己的事了。那么,最后(我或许应该坦白承认,不然的话,我所讲叙的任何东西都没有人会相信),我或许还应该感谢我心底里的那么一点点虚荣心一一让我坚持要写自传。坦率地说,我经常听到或读到那样一些人:开始时说“我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我不存在一点点虚荣心”这样的话,接着很快就自己打了自己的嘴巴,一会儿就开始滔滔不绝地自我鼓吹,自我夸耀起来。

通常,大多数人都不肯承认自己的虚荣之心,也不喜欢别的有虚荣心的人,尽管他们都是一样。不过,我对这种虚荣心理通常采取宽容的态度,因为我深信,虚荣心这种自我表现的欲望往往也能使他们获得相当益处,而且甚至可以让他们周围的亲朋好友也

从中获得好处。 因此,大多数情况下,如果有人要为他的幸福生活的虚荣心而感谢 的话,这并不可笑,此乃无可厚非之事 。

既然我承认过要感谢,现在我仍然愿意承认,在过去的大半生中,在

的福佑之下,我已经享受到如上所述的种种幸福,感谢,他导引我的处世之道,并赐给。我的这种坚定信仰致使我始终怀有一份美好的向往,因而我决不妄测未来,

我仍然愿意相信这种同样的幸运还是照样会降临我的头顶,使我继续享受那种幸福人生,或者使我能够承负不幸的打击,因为我也许也要经历那些别人已经遭受过的打击。至于将来的命运如何,那只有知道,当然也只有他有权力赐福于我们,哪怕是我们正处在我们人生的低谷之中。

我的一位族叔(他同样也怀有强烈的兴趣去收集那些先辈们的奇闻轶事)所作的一批札记一度曾传到我的手里,丰富了我收集的那些关于祖先轶事的内容。从那些

笔记中,我才知道我们这个家族在诺察普顿郡的爱克顿教区,已经足足生活了300年之久,而在那之前他们在此居住了多久,他也不知道。而“富兰克林”这个姓氏很久以前就是一个劳动阶层的称号,他们拥有30英亩的自由领地。除此之外,他们还世代以铁匠业为生。这种以农业为主、以铁匠业为辅的富兰克林家族传统,一直传承到我的伯父这一代,并且,此行均是实行长子继承制一一即家族中每个家庭的儿子都是承袭铁匠之业。我的父亲和伯父都严格遵循了这个传统惯例,都让他们的长子从事铁匠业。我还查阅过爱克顿村的户籍,但我发现这些户籍记录册只记录了他们的出生、婚娶和丧葬情

况,并且只记录到1555年为止,此前的事情,已经无据可查了。不过,从查阅这些户籍手册中我还知道:我是富兰克林家族的第五代子孙中最年轻的一位儿子的儿子。我的

祖父名字叫汤姆斯,他生于1598年。祖父汤姆斯一直都住在爱克顿教区,直到他因年迈

体衰而不能继续工作为止。祖父退下来之后,去了牛津郡的班布雷教区,和他的儿子约翰住在一起。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富兰克林自传-美国梦想-(最新全译本)》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3190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