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建平 著
页数:424
出版社:中国工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5
ISBN:9787500886211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网盘下载地址:下载中国国家治理中的基层效能
内容简介
本书紧扣基层治理现实,围绕着基层有效之治的实现逻辑,从时代境遇变迁入手,指出了基层有效之治的核心议题、主体格局和价值底色。规则之治和韧性治理分别构成了基层常态与非常态的治理面向,同时我们还需要解锁基层治理“新技能”,实现数字技术支撑、数据驱动的基层治理。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实现乡村社会治理的有效性,健全“三治融合”体系是关键。为了更好地认知基层有效之治,从学理基础和指标体系等内容去建构实然评价的维度,做到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最后通过分析基层治理创新的时代境遇,在复合驱动机制的驱使下基层治理创新朝向生态化、民主化、法治化、数字化等方向深化发展。
作者简介
陈建平:福建农林大学公共管理与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公共管理与基层治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等领域的研究。近年来参与国家社科基金2项,教 育 部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1项,在《中国行政管理》《电子政务》《中州学刊》《河南社会科学》《行政管理改革》《管理学刊》《领导科学》《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本书特色
国家出版基金项目
“十四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研究丛书
《中国国家治理的历史传承与时代主题》
马平安 著
《人才发展治理与国家治理现代化》
郑亨钰 著
《国家治理现代化与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
杨英杰 杨全社 等 著
《中国国家治理中的基层效能》
陈建平 等 著
目录
第一章 城乡中国:高效能基层治理的时空境遇 001一、城乡中国:高效能基层治理的思考原点 002二、基层治序:高效能基层治理的议题聚焦 020第二章 党领共治:高效能基层治理的主体格局 057一、坚持和加强党对基层治理的领导 057二、建设和打造基层治理共同体 073第三章 为民之治:高效能基层治理的价值锚定 084一、以人民为中心:高效能基层治理的价值基座 084二、基层治理之“人民性”的运行逻辑 105第四章 规则之治:高效能基层治理的制度维度 122一、基层制治的密码和优势 122二、基层制治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137第五章 秩序之治:高效能基层治理的应急维度 154一、风险社会境遇中的基层治理 155第一章 城乡中国:高效能基层治理的时空境遇 001
一、城乡中国:高效能基层治理的思考原点 002
二、基层治序:高效能基层治理的议题聚焦 020
第二章 党领共治:高效能基层治理的主体格局 057
一、坚持和加强党对基层治理的领导 057
二、建设和打造基层治理共同体 073
第三章 为民之治:高效能基层治理的价值锚定 084
一、以人民为中心:高效能基层治理的价值基座 084
二、基层治理之“人民性”的运行逻辑 105
第四章 规则之治:高效能基层治理的制度维度 122
一、基层制治的密码和优势 122
二、基层制治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137
第五章 秩序之治:高效能基层治理的应急维度 154
一、风险社会境遇中的基层治理 155
二、基层应急中的韧性治理 173
第六章 技术之治:高效能基层治理的数治维度 194
一、数字技术在基层治理中的兴起 195
二、基层数治的效度和限度 215
第七章 “三治融合”:高效能基层治理的实践维度 228
一、“三治融合”的追寻与追问 228
二、党建引领“三治融合”的基本逻辑 233
三、党建引领“三治融合”的运作机制——以余江区
土地二轮延包为背景 250
四、余论 265
第八章 何以有效:高效能基层治理的评价维度 267
一、基层治理效能的评价原则与内容 268
二、基层治理效能的评价方法与运用 286
第九章 面向未来:基层治理创新的变革维度 305
一、基层治理创新的时代境遇与驱动机制 305
二、基层治理创新的趋势与路径 329
参考文献 386
后 记 411
一、城乡中国:高效能基层治理的思考原点 002
二、基层治序:高效能基层治理的议题聚焦 020
第二章 党领共治:高效能基层治理的主体格局 057
一、坚持和加强党对基层治理的领导 057
二、建设和打造基层治理共同体 073
第三章 为民之治:高效能基层治理的价值锚定 084
一、以人民为中心:高效能基层治理的价值基座 084
二、基层治理之“人民性”的运行逻辑 105
第四章 规则之治:高效能基层治理的制度维度 122
一、基层制治的密码和优势 122
二、基层制治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137
第五章 秩序之治:高效能基层治理的应急维度 154
一、风险社会境遇中的基层治理 155
二、基层应急中的韧性治理 173
第六章 技术之治:高效能基层治理的数治维度 194
一、数字技术在基层治理中的兴起 195
二、基层数治的效度和限度 215
第七章 “三治融合”:高效能基层治理的实践维度 228
一、“三治融合”的追寻与追问 228
二、党建引领“三治融合”的基本逻辑 233
三、党建引领“三治融合”的运作机制——以余江区
土地二轮延包为背景 250
四、余论 265
第八章 何以有效:高效能基层治理的评价维度 267
一、基层治理效能的评价原则与内容 268
二、基层治理效能的评价方法与运用 286
第九章 面向未来:基层治理创新的变革维度 305
一、基层治理创新的时代境遇与驱动机制 305
二、基层治理创新的趋势与路径 329
参考文献 386
后 记 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