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茅盾, 韦韬 (作者)
页数:全3册
出版社:华文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
ISBN:9787507539042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是茅盾1896—1981年整个人生的完整呈现,由茅盾自撰的《我走过的道路》以及韦韬等著的《父亲茅盾的晚年生活》合成,并根据新史料和韦韬记述进行了全面修订。其中,茅盾1896—1949年的生活为人熟悉,但1949年之后的生活尤其是1966年茅盾卸职回家后的16年,由本书第一次全面呈现。本书还配有由茅盾之子韦韬提供的200多幅珍贵图片。书前扉页另配有茅盾生前最喜欢的印章,以及亲笔题名。
作者简介
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人。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文化活动家以及社会活动家,五四新文化运动先驱者之一。
1921年,茅盾加入中国共产党。1949年后长期担任文化部部长等职务。1964年被免去文化部部长职务。1981年中共中央恢复其中国共产党党籍,从1921年起计算党龄。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子夜》、《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林家铺子》以及回忆录《我走过的道路》等。另有《茅盾全集》40卷集问世。
本书特色
★ 16开平装,华文出版社出版
★ 茅盾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
★ 是迄今为止唯一最完整、最权威的茅盾传记,完整记述1896—1981年85年整个人生路
★ 盖茅盾生前印章,二百余珍贵图片
明暗之间,一生矛盾。迄今 最完整、最权威的茅公传记,完整记述1896—1981年85年整个人生路。盖茅盾生前印章,二百余珍贵图片。
目录
《茅盾回忆录(上)》目录:
序
我的家庭与亲人
童年
学生时代
商务印书馆编译所
我的婚姻
革新《小说月报》的前后
复杂而紧张的生活、学习与斗争
一九二二年的文学论战
文学与政治的交错
五卅运动与商务印书馆罢工
中山舰事件前后
一九二七年大革命
创作生涯的开始
亡命生活
“左联”前期
《子夜》写作的前前后后
《茅盾回忆录(中)》目录:
《春蚕》《林家铺子》及农村题材的作品
文艺大众化的讨论及其它
多事而活跃的岁月
一九三四年的文化“围剿”和反“围剿”
一九三五年记事
“左联”的解散和两个口号的论争
抗战前夕的文学活动
烽火连天的日子
在香港编《文艺阵地》
从东南海滨到西北高原
新疆风雨(上)
新疆风雨(下)
延安行
在抗战逆流中
《茅盾回忆录(下)》目录:
战斗的一九四一年
桂林春秋
雾重庆的生活
走在民主运动的行列中
抗战胜利后的奔波
访问苏联•迎接新中国
风暴前夕
红卫兵抄家
大串联
沉默也是抗议
含饴弄孙
痛失患难与共的老伴
消沉中思念亲人
与旧体诗词的“姻缘”
圆梦
锻炼•中秋节•游公园
“批林批孔”
搬家
谣言四起的一年
丙辰清明
“大地震”
“拨乱反正”
第四次文代会的召开
写回忆录(上)
写回忆录(下)
“杂家”的负荷
最后的日子
后记
序
我的家庭与亲人
童年
学生时代
商务印书馆编译所
我的婚姻
革新《小说月报》的前后
复杂而紧张的生活、学习与斗争
一九二二年的文学论战
文学与政治的交错
五卅运动与商务印书馆罢工
中山舰事件前后
一九二七年大革命
创作生涯的开始
亡命生活
“左联”前期
《子夜》写作的前前后后
《茅盾回忆录(中)》目录:
《春蚕》《林家铺子》及农村题材的作品
文艺大众化的讨论及其它
多事而活跃的岁月
一九三四年的文化“围剿”和反“围剿”
一九三五年记事
“左联”的解散和两个口号的论争
抗战前夕的文学活动
烽火连天的日子
在香港编《文艺阵地》
从东南海滨到西北高原
新疆风雨(上)
新疆风雨(下)
延安行
在抗战逆流中
《茅盾回忆录(下)》目录:
战斗的一九四一年
桂林春秋
雾重庆的生活
走在民主运动的行列中
抗战胜利后的奔波
访问苏联•迎接新中国
风暴前夕
红卫兵抄家
大串联
沉默也是抗议
含饴弄孙
痛失患难与共的老伴
消沉中思念亲人
与旧体诗词的“姻缘”
圆梦
锻炼•中秋节•游公园
“批林批孔”
搬家
谣言四起的一年
丙辰清明
“大地震”
“拨乱反正”
第四次文代会的召开
写回忆录(上)
写回忆录(下)
“杂家”的负荷
最后的日子
后记
节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