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韩思艺
页数:313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
ISBN:9787516115329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罪”是福音书的第一课题,“人性本善”是儒家的基本信念。明清问天主教的东传,使东西方人论相遇并发生了激烈论辩,时至今日,“罪”仍是横亘在国人与基督宗教之间的巨大门槛。韩思艺编著的《从罪过之辩到克罪改过之道――以<七克人谱>为中心》通过对比研究《七克》和《人谱》,从天人之际和道德修养两个层面,阐明了“罪”与“过”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侧重,消解了人们以往对“罪”的误解。更为重要的是,《从罪过之辩到克罪改过之道――以<七克人谱>为中心》会通了耶儒克罪灵修与改过工夫,可以为当今国人的灵性操练和道德修养提供宝贵借鉴。
作者简介
韩思艺,男,1995.8—2004.12,在中国政法大学任教,曾全程参与编辑整理出版郑安德主编的《明末清初耶稣会思想文献汇编》(5卷60册),北京大学宗教研究所(内部出版)。 2005.1—2009.6,在香港浸会大学宗教哲学系攻读博士学位,研究方向是基督教与中国文化。 2009年至今,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副教授,宗教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讲授《宗教学基础》、《基督教概论》。 最近5年内发表论文若干篇,其中“‘罪’与‘过’论述的会通——以《七克》与《人谱》为例”,收入《哲学与文化月刊》(2010年11期)。
本书特色
韩思艺编著的《从罪过之辩到克罪改过之道——以<七克>与<人谱>为中心》以《七克》与《人谱》为中心,对明清之际耶儒对话中关于“罪”与“过”以及克罪灵修与改过工夫的问题作了比较研究。本文从四个方面展开论述,首先,简单介绍了明清之际耶儒对话的基本情况和宗教文化背景。其次,在基督宗教的信仰传统中论述了《七克》中“七宗罪”思想以及克罪灵修的历史发展。再次,在儒家的文化传统中论述了《人谱》的过恶思想和改过工夫的发展线索。最后,在阐明《七克》与《人谱》各自的信仰文化和神哲学传统的基础上,分析研究耶儒双方在罪过思想和克罪改过修养上的差异,同时也在《七克》与《人谱》以及其各自所代表的传统中,寻找相似之处,以及可以相互理解、相互会通之处,得出如下的结论:虽然由于不同的信仰文化传统,“罪”与“过”以及“克罪灵修”与“改过工夫”之间存在着关键性的不同,但是也有许多的共同点,可以在会通中互相理解,甚至在互相启发、彼此借鉴中,通过相互学习来丰富发展各自的罪过理论和克罪改过的修养传统。
目录
节选
韩思艺编著的《从罪过之辩到克罪改过之道——以<七克>与<人谱>为中心》以《七克》与《人谱》为中心,对明清之际耶儒对话中关于“罪”与“过”以及克罪灵修与改过工夫的问题作了比较研究。本文从四个方面展开论述,首先,简单介绍了明清之际耶儒对话的基本情况和宗教文化背景。其次,在基督宗教的信仰传统中论述了《七克》中“七宗罪”思想以及克罪灵修的历史发展。再次,在儒家的文化传统中论述了《人谱》的过恶思想和改过工夫的发展线索。最后,在阐明《七克》与《人谱》各自的信仰文化和神哲学传统的基础上,分析研究耶儒双方在罪过思想和克罪改过修养上的差异,同时也在《七克》与《人谱》以及其各自所代表的传统中,寻找相似之处,以及可以相互理解、相互会通之处,得出如下的结论:虽然由于不同的信仰文化传统,“罪”与“过”以及“克罪灵修”与“改过工夫”之间存在着关键性的不同,但是也有许多的共同点,可以在会通中互相理解,甚至在互相启发、彼此借鉴中,通过相互学习来丰富发展各自的罪过理论和克罪改过的修养传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