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张向东
页数:284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
ISBN:9787516113240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西北民族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建设文库:重写现代文学史的思考》主要内容包括:从“言意之辨”到“文白之争、春秋战国:语言观念的形成——正名/无名·名/实·专/遭、魏晋六朝:言意之辨、传统话题的延续和“文白之争”的兴起、语言变革与现代文学格局的形成、20世纪中国诗歌语言观念的演变、理论背景——中国传统诗学语言观和20世纪西方语言学的启示、20世纪中国诗歌语言观念演变的历史分期、“语言转向”与后新诗潮的语言策略、重写现代文学史的思考、鲁迅的另一面——鲁迅被压抑的才华等。
作者简介
张向东(笔名黄亮),1969年10月生于甘肃通渭。分别于1994年和2002年在西北师范大学获文学学士和现当代文学硕士学位,2003-2006年在北京师范大学师从郭志刚教授攻读中国现代文学并获博士学位,2008-2010年在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从事研究工作(合作导师陈子善教授)。现为西北民族大学文学院教授,主要从事清末民初的文学转型研究。著有《语言变革与现代文学的发生》,编选《中国现代经典美文书系·虫》,发表《五四文学革命中的书写形式革命》、《清末的白话报刊与现代文学的发生》、《清代的音韵学与文学革命》等论文50余篇。
本书特色
自1980年代中期提出“重写文学史”的口号以来,现代文学史写作的观念、分期、方法等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有些方面甚至是颠覆性的。重写文学史,既要有宏观的思想体系作支撑,也要有对具体作家作品、文学现象的真知灼见。张向东编著的《重写现代文学史的思考》所论述的几个问题,都是“微观”或“边缘”的,是对现代文学容易被忽略的“连续性”问题的考察。现代文学史的写作,向来有构建宏大体系的自觉意识,且在叙述上多以整体的意识形态取代写作者个人的趣味,但从微观的角度入手,注重史料的发掘和细节的钩沉,趣味的呈现,文体的自觉,也是文学史应有的“另类”维度。
目录
第二编 20世纪中国诗歌语言观念的演变第一章 理论背景——中国传统诗学语言观和20世纪西方语言学的启示第二章 20世纪中国诗歌语言观念演变的历史分期第一节 晚清到五四前后——权力话语的颠覆和个人话语的出场第二节 20年代中期到新中国成立前夕——个人话语和大众话语的众声喧哗第三节 50年代到70年代末——大众话语的一统天下第四节 80年代以后——个人话语的回归第三章 “语言转向”与后新诗潮的语言策略第一节 语言与世界和意义第二节 从传统文学观念的解构中看文学的语言性第三节 后新诗潮的语言变革……
第三编 重写现代文学史的思考第四编 鲁迅的另一面——鲁迅被压抑的才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