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法]伯希和 著 著 冯承钧 译 译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日期:2024
ISBN:9787100235914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网盘下载地址:下载蒙古与教廷
内容简介
蒙古人西征打开了东西方文明交流的通道,导致13-14世纪罗马教廷向蒙古大汗的一系列遣使,双方信札往来,谋求订立盟约。法国著名汉学家伯希和将这一历史进程称为“亚洲高原同西方古交际史中之一异迹”。 1923-1931年,伯希和在梵蒂冈蒙古外交文献的基础上,参照多种文献,对这一过程进行考证性研究,发表了一系列文章,此即《蒙古与教廷》。本书共分两卷:第一卷是对贵由致因诺曾爵四世波斯文答书的阐释和分析;第二卷是对审温·列边阿答、阿思凌、安德·龙如美三人事迹的说明和考证,以及14世纪上半叶蒙古与教廷交往的研究。虽历经百年,该书对东西方跨文化交流的研究,以及蒙古史的研究仍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伯希和(Paul Pelliot,1878—1945),法国汉学家、法兰西学院教授,主要致力于中亚学、中外关系史和蒙古史研究,被西方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中国学家、敦煌学权威。著有《伯希和西域探险记》《摩尼教流行中国考》等。
冯承钧(1887—1946),师从伯希和,通晓多国语言,并精通中国史籍,在历史学、历史地理学、历史语言学和考古学等方面都有较深的造诣。毕生研究中外交通史和边疆史,著译等身,是国内重要的中外交通史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