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段炳昌 编 著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日期:2024
ISBN:9787100215015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网盘下载地址:下载中国古代文学卷(全两册)
内容简介
作为“云南大学中文学科建设丛书”之一种,本书以上下两册精选自建校以来任教于云南大学的学者在该领域的代表性论文,以期展示云大深厚的古典文学学术积淀和连绵不绝的学风文脉;同时展示民国以来中国文学研究在云南一地的发展状况。全书分为上下册,以人依时系文,其中上册至于唐代,意在传达“永恒江河”中的经典,下册由宋迄于近代,表现了“雅与俗的交响”。所选多为大家之作,一些因作者去世而散佚的、学术质量较高的文章也得到了整理,本书可谓实现了文脉传承与更新,借此嘉惠学林、泽被后人。
作者简介
段炳昌,云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云南省文史研究馆馆员。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地方文学、少数民族文学等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出版著作(含合著)16种,发表论文60余篇。
本书特色
1.本书的出版,完善了此丛书,更有利于读者系统了解云大中文系的发展历程。
2.所选文字均为在云南一地待过或者教研过的学者,选其代表性文章,展示文脉的传承。
目录
袁嘉谷《卧雪诗话》(节选) 袁嘉谷 001
周代的民间诗歌——“国风”及其他 刘尧民 006
《诗经》大小《雅》所反映出的社会现实 江逢僧 052
群书斠补 刘文典 070
庄子《逍遥游》探微 陈红映 081
《楚辞》郭注义徵 胡小石 092
论《远游》 陶 光 096
《九歌》解题 姜亮夫 104
《九歌》的组织 徐嘉瑞 130
关于《天问》的若干问题 刘尧民 151
《天问》题名考辨 殷光熹 175
《大招》探 殷光熹 188
《天问》鲧禹神话考论 李道和 212
《逸周书·周祝篇、太子晋篇》和《荀子·成相篇》 杨宪益 236
汉代经学、神学对辞赋文学的影响 姜文清 242
简论汉儒《诗经》诠释的价值取向 孙兴义 255
汉代经、史、子与文的分离 冯良方 264
儒者的焦灼——扬雄“劝百讽一”说的深层动因 苏荟敏 276
曹子建《七步诗》质疑 张为骐 288
苦闷的象征——《洛神赋》新议 张文勋 294
“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绪论 萧涤非 304
经典建构:《隋书·经籍志》总集的范式意义 许云和 323
李白之痛苦 李长之 347
杜甫对魏晋南北朝文学的继承与发展 吴珮珠 351
从对杜甫的评价看宋代诗风的演变 段炳昌 361
中唐诗乐关系及其社会功能的理论重构
——以《箧中集》《新乐府》诗论转变为中心 张之为 375
(下册)
浩然斋读诗偶记 赵浩如 391
“无声诗”与“无形画”的现象直观 张 毅 402
存在的澄明:中国古典美学的人文意蕴 蒋永文 420
宣南杂志 刘文典 430
论山谷诗之渊源 游国恩 437
论宋词——《宋词选》序 刘尧民 444
“诚斋体”简论 殷光熹 481
论苏轼和辛弃疾的农村词 李 平 491
文学与地理空间的互动——以《吴船录》《石湖诗集》与《方舆胜览》为例 段天姝 499
桐城派平议 汤鹤逸 510
唐代俗讲考 向 达 524
明代南戏五大腔调及其支流 叶德均 556
董西厢和王西厢 傳懋勉 605
《西厢记》的写作艺术与其主题思想 王兰馨 614
谢天香、杜蕊娘、赵盼儿——关汉卿杂剧人物论之一 武显漳 635
《春阳曲》与《牡丹亭》——兼论声诗与戏曲之间的关联性问題 曾 莹 643
中国长篇白话小说起源 徐嘉瑞 657
关于水浒二三事 刘尧民 667
《水浒传》中所反映的庄园和矛盾 李 埏 671
关于甲戌本《好了歌解》的侧批 杨光汉 720
“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从“色”“空”观念看《红楼梦》的悲剧意蕴 周婉华 729
近代经世致用思潮与近代小说 刘 敏 741
《海上花列传》的艺术成就 傳懋勉 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