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李建军
页数:208
出版社: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
ISBN:9787550408555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经济开放与地方财政收支研究》围绕经济开放的地方财政收支效应这个主题,从经济开放与地方财政收支规模及结构、经济开放与地方财政收支效率、经济开放与地方财政收支平衡等方面,就我国经济开放对地方财政的影响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实证考察。全书共分七章。第一章导论,介绍《经济开放与地方财政收支研究》的研究背景、对象、方法及思路和框架,简要回顾相关研究文献。第二章经济开放与地方财政收入,构造地方财政收入规模和结构反应函数,实证研究经济开放对地方财政收入规模及收入内部相对结构变化的作用。第三章经济开放与税收征管效率,构建税收超越对数生产函数,利用SFA方法对税收征管效率进行评估,并检验经济开放对征管效率的影响。第四章经济开放与地方财政支出,构建地方财政支出的空间动态面板模型,利用GMM估计方法,实证研究经济开放的地方财政支出效应,对经济开放的“效率假说”和“补偿假说”进行检验。第五章经济开放与地方财政支出效率,基于财政支出效率变动的资源配置效率、公共部门生产效率和外部环境效率,根据马斯格雷夫的财政职能划分方法,分别实证考察经济开放对地方财政支出公共品供给效率、公平收入分配的效率和促进经济增长的效率之影响。第六章经济开放与地方财政收支非平衡,分别运用省际面板数据模型和时间序列数据协整、VEc模型,实证分析经济开放对地方财政自身不平衡和横向不平衡的影响。第七章,研究结论与展望。《经济开放与地方财政收支研究》的研究意味着,在当今开放的世界中,应在坚持开放的前提下,创造让经济开放积极效应最大化、消极效应最小化的制度条件。在引外资、促外贸的过程中,要依照我国法律法规、遵循国际惯例、有利于经济社会进步原则,消除对外资的各种显性和隐性的超国民待遇;同时,各地经济开放应与其经济发展水平相协调,并逐步均衡地区间的开放水平。改革地方官员的绩效考评机制、改变地方政府竞争标尺,增强预算决策的民主性、科学性和透明性,完善财政税收分权、转移支付制度,均衡地区间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为增强经济开放对地方财政的积极效应、降低消极效应,提供制度和环境保障。
作者简介
李建军,1979年生,河南渑池人,经济学博士,西南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教师。研究方向为公共经济理论与政策。
近年来,在《统计研究》、《财贸经济》、《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南开经济研究》、《财政研究》、《公共管理学报》、《中国经济问题》、《武汉大学学报(社科版)》,《国际贸易问题》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合作出版专著一部(《“省管县”财政改革与新农村建设问题研究》),主持或参与国家级、省部级、市级、校级课题多项,其中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一项(“中国税收征管效率实证研究”编号10CJY066)。
本书特色
李建军编著的《经济开放与地方财政收支研究》围绕经济开放的地方财政收支效应这个主题,从经济开放与地方财政收支规模及结构、经济开放与地方财政收支效率、经济开放与地方财政收支平衡等方面,就我国经济开放对地方财政的影响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实证考察。全书共分七章,内容包括导论、经济开放与地方财政收入、经济开放与税收征管效率、经济开放与地方财政支出。
目录
第六章 经济开放与地方财政收支平衡第一节 经济开放下的地方财政收支非平衡概述一、地方财政收支非平衡的含义二、经济开放对地方财政收支非平衡影响机制分析第二节 经济开放与地方财政自身不平衡实证研究一、地方财政自身不平衡的测度二、经济开放对地方财政自身不平衡影响实证分析第三节 经济开放与地方财政横向不平衡实证研究一、地方财政横向不平衡的测度二、经济开放对地方财政横向不平衡影响实证分析三、进一步讨论第四节 本章结论与政策建议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一、研究结论二、研究展望参考文献后记
节选
李建军编著的《经济开放与地方财政收支研究》围绕经济开放的地方财政收支效应这个主题,从经济开放与地方财政收支规模及结构、经济开放与地方财政收支效率、经济开放与地方财政收支平衡等方面,就我国经济开放对地方财政的影响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实证考察。全书共分七章,内容包括导论、经济开放与地方财政收入、经济开放与税收征管效率、经济开放与地方财政支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