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成都平原的农业景观研究

封面

作者:舒波

页数:224

出版社: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

ISBN:9787564319694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我国自古“以农立国”,土地成为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最为亲近的自然要素,亦成为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直接作用对象。因此,伴随着自然地理条件、农业生产发展、人类文化繁衍以及审美认识的觉醒,逐渐形成了农业景观。成都平原作为我国重要的农业耕作区,依托都江堰水利工程——现今世界唯一留存、拥有2300多年历史且仍在发挥重要作用的无坝引水水利工程,以及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孕育了底蕴深厚的农耕文明。水网、河渠密布,交织于农田之间,农舍“随田散居”,从而形成了成都平原特有的以“林盘”聚落、网络状水系为核心的大地景观,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这种结合自然和顺应人意的形式是大地上直观、淳朴、价值极高的景观结构与艺术体现,其中凝结了数千年来先辈-9自然环境的交互过程,包罗了农村生产生活的核心与模式,蕴涵了属于成都平原的精神归属。

作者简介

舒波,1971年生于四川成都,博士,高级建筑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现任西南交通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建筑创作理论研究、农业景观研究,目前主研方向有:建筑设计方法论、农业景观。曾主持完成多项建筑及景观设计,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项目等课题多项。著有专著3部,在《建筑学报》、《规划师》、《华中建筑》、《中国园林》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多篇。

本书特色

舒波编著的《成都平原的农业景观研究》以成都平原的农业景观为研究对象,探究其形成原因。成都平原农业景观的形态既不同于北方农业景观、也与江南农业景观有着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水系结构、聚落形态、农田格局上。在物质层面的基础上重点突出农业景观蕴涵的精神内涵。《成都平原的农业景观研究》剖析了成都平原农业景观的价值,初步探寻了农业景观的设计策略。

目录

1研究背景、意义与内容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1.2概念界定与国内外研究现状
 1.3主要研究内容
 1.4研究方法与写作框架
2相关理论研究
 2.1农村社会学
 2.2景观生态学
 2.3景观与文化
 2.4农业景观美学
 2.5现象学
 2.6其他相关理论
3农业景观的要素及形态构成
 3.1农业景观的要素
 3.2 自然景观形态构成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成都平原的农业景观研究》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3096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