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桥梁博士常见问题解答

封面

作者:张瑑芳、许斐 著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4

ISBN:9787302676454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网盘下载地址:下载桥梁博士常见问题解答

内容简介

“同豪土木技术服务团队及产品开发团队在工作过程中不断积累客户疑问,并做了精心的回复,汇集成册。
《桥梁博士V4常见问题与解答》分为两篇:第1篇为前处理篇,依次介绍桥梁博士V4总体信息、结构建模、钢束设计、钢筋设计、加劲设计、施工分析、运营分析、地震分析及计算书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同时给出了用户经常遇到的程序警告及报错的解决办法,帮助读者学习查找错误和修改模型的方法;第2篇为后处理篇,介绍了软件力学计算和结构验算结果的解读及原理,按照不同结构类型,混凝土结构桥梁、钢结构桥梁、钢混组合结构桥梁、抗震计算以及基础计算的计算及验算结果进行释疑,解读程序计算结果。书中内容从实际工程问题出发,文字通俗易懂,深入浅出,读者不需要具备很深的理论知识,即可轻松地掌握桥梁博士V4的分析技巧及相关操作。

作者简介

张瑑芳,2018年毕业于长安大学,硕士。2018-2021年在中国市政工程西北设计研究院从事桥梁设计工作,2021年至今在上海同豪土木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工作,主要从事桥梁博士软件的技术支持工作。

本书特色

本书为用户熟练使用桥梁博士V4软件并快速解决常见问题提供较好的支持

目录

1软件初始设置常见问题1.1常见安装及加密锁提示问题1.2程序崩溃问题1.3模型显示异常问题1.4字体显示问题1.5常用操作问题1.6坐标系问题1.7颜色显示问题1.8模型导出问题2“规范库”/“横向分布”等模块中常见问题2.1如何更新“规范库”?2.2如何进行汽车荷载的自定义?2.3怎样自定义荷载组合?2.42015公路规范和2018公路规范有什么区别?1软件初始设置常见问题1.1常见安装及加密锁提示问题1.2程序崩溃问题1.3模型显示异常问题1.4字体显示问题1.5常用操作问题1.6坐标系问题1.7颜色显示问题1.8模型导出问题2“规范库”/“横向分布”等模块中常见问题2.1如何更新“规范库”?2.2如何进行汽车荷载的自定义?2.3怎样自定义荷载组合?2.42015公路规范和2018公路规范有什么区别?2.5“规范库”计算规定中抗剪承载力计算参数正负弯矩区弯矩影响系数的含义是什么?2.6钢混组合梁如何计算横向分布系数?2.7“横向分布”中的“恒载”是何意?计算结果代表什么?
前 处 理 篇3“总体信息”中常见问题3.1活载布置如何使用?3.2如何定义抗倾覆?3.3如何定义自振分析?3.4如何定义正负向支座?3.5如何定义七自由度?3.6如何实现负弯矩折减?3.7如何实现抗扭验算?3.8如何实现竖向预应力的定义和后处理查询?3.9如何实现混合结构的模拟?3.10如何模拟钢棒吊杆?3.11如何模拟带横坡的变高盖梁?3.12如何模拟桩板结构?3.13如何将某些构件设置为不考虑收缩徐变的构件?3.14高墩如何考虑几何非线性?3.15地质土层/岩层数据应该如何填写?3.16墩台水平力收缩徐变等效降温如何填写?4“结构建模”中常见问题4.1梁格模型如何建立?4.2梁格法虚拟横梁截面如何模拟?4.3有效分布宽度如何正确定义?4.4悬臂线对象属性如何填写?4.5如何在程序中修改构件的长度?4.6轴线导入缓和曲线/圆曲线,截面导入圆曲线操作4.7如何查询单元号和节点号?4.8构件属性表中“竖直截面”的含义4.9段块的意义是什么?如何使用?4.10如何实现拱轴线按X投影方向划分?4.11基础参数的填写及意义4.12如何用耦合弹性支座模拟桩基刚度?4.13扩大基础的“墩台类型”如何选择?4.14双肢墩及异形承台模拟4.15群桩基础的桩基编号规则4.16在同一构件里如何设置不同的验算类型或施工龄期?4.17墩柱构件的计算长度应该如何填写,会影响什么?4.18截面变化实现方式4.19参数化变截面检查的几种方法4.20参数化截面拟合完成后模型显示不正确,如何解决?4.21参数编辑器中定义截面参数时,曲线类型及曲线参数值的填写4.22关于截面的应力点说明4.23自定义多应力点,顶底缘应力点为什么默认不勾选“计算主应力”?4.24如何自定义应力点?4.25如何查询截面特性?4.26截面定义安装序号如何理解?4.27如何在模型里实现桥面现浇层参与受力及其注意事项?4.28如何设置截面对齐点偏移?4.29截面定义里梯度温度模式对应规范条文4.30从哪里可以看到截面梯度温度的相关定义?4.31截面中等温线的用法4.32等温线和梯度温度的等效模拟4.33等温线和线性温度/横向线性温度的等效模拟4.34截面双向温差的设置方法4.35铁路桥梯度温度的定义4.36常规钢结构桥梁建模前处理注意事项4.37钢结构截面中顶板/腹板/底板属性参数的意义4.38钢结构悬臂上的加劲肋“是否悬臂端”的意义4.39钢结构中纵向加劲肋在模型中的设置和显示4.40组合梁如何考虑混凝土开裂以及裂缝?4.41如何设置挂篮以及挂篮轨迹?4.42挂篮在施工阶段显示异常4.43如何理解有限元比建模显示多出来的点线?4.44桥面框架计算时如何考虑悬臂板大于2.5m时对应范围的分布系数?5“钢束设计”中常见问题5.1“钢束设计”为什么不显示结构轮廓/特征线?5.2重合钢束如何单独显示?5.3预应力的张拉控制应力、钢筋松弛系数等信息在哪里修改?5.4对于体外束,钢束型号中体外束极限应力如何填写?5.5钢束CAD文件导入注意要点5.6导入钢束时的导线点格式和要素点格式需如何理解?5.7变高梁如何输入随底板变化的钢束束形?5.8带横坡/斜腹板的截面如何考虑钢束的实际位置?5.9钢束信息里横桥向布置中距离和束数是什么对应关系?5.10直线梁桥是否可以忽略钢束平弯?5.11“钢束设计”中如何建立平弯?5.12钢束如何跨批次张拉?5.13钢束连接器如何使用?5.14如何批量修改钢束信息?5.15调束功能使用方法6“钢筋设计”中常见问题6.1“钢束设计”“钢筋设计”界面光标大小如何修改?6.2关于“钢筋设计”中的“是否为骨架”“并置根数”作何解释?6.3钢束和钢筋的横向布置6.4如何进行断面配筋?6.5侧纵筋如何输入?6.6关于箍筋属性中垂直、水平方向的解释7“加劲设计”中常见问题7.1“加劲设计”和截面定义里加劲肋定义的区别7.2钢结构建模时加劲肋、横隔板需要如何模拟?7.3横竖向加劲肋需要输入尺寸,而横隔板或刚性肋不需要输入尺寸的原因7.4如何理解“横竖肋属性”中的布置方式?7.5剪力钉加密操作8“施工分析”中常见问题8.1收缩徐变天数应该填在施工阶段还是运营阶段?8.2横向多个支座(三个及以上)如何模拟?8.3施工阶段的自由度释放中节点左右选择的物理含义8.4荷载在“施工分析”中如何显示?8.5顶推施工的模拟8.6组合梁支座顶升的实现方式8.7自动调索功能9“运营分析”中常见问题9.1为什么在运营阶段的“梯度温度”下拉选项中没有选择项?9.2关于活载加载的说明9.3纵向加载中,活载系数如何填写?9.4如何理解偏载系数1.15?9.5纵向加载中,人群荷载如何填写?9.6两侧人行道宽度不一致的情况下,单边人行道宽度如何填写?9.7人行天桥荷载大小计算9.8纵向加载中,汽车冲击系数采用规范方法计算时,m值如何填写?9.9计算冲击系数时基频是否考虑铺装等二期荷载?9.10纵向加载中,变宽桥梁/局部加载如何填写?9.11横向加载中的活载系数如何填写?9.12梁格法影响面加载说明9.13屈曲计算对荷载的考虑10“地震分析”中常见问题10.1“地震分析”静力模型建模注意事项10.2抗震分析的若干注意事项10.3E1地震下的强度验算步骤10.4E2地震下的塑性铰转动能力验算10.5减隔震验算10.6E2地震下的墩顶位移验算10.7能力保护构件验算10.8支座验算10.9结构阻尼比的取值10.10桥墩刚度模拟10.11如何模拟摩擦摆支座的刚度?10.12“地震分析”限位装置如何填写?10.13反应谱多个角度如何输入?10.14“反应谱分析”中效应正负号取值规则10.15“桥梁博士”在“地震分析”中是否可以考虑几何非线性?10.16用反应谱生成出来的地震波,需要对峰值进行处理吗?10.17塑性铰特性是如何考虑的?10.18如何定义Pushover分析中的推覆荷载?11错误提示11.1其他报错11.2模型导入报错11.3建模分析报错11.4截面报错11.5有效宽度报错11.6钢筋/钢束报错11.7“施工分析”/“运营分析”报错11.8抗震报错11.9验算报错11.10查询报错
后 处 理 篇12计算结果查询12.1查询内容速览12.2查询图表处理12.3中间结果查看12.4截面特性查询12.5输出效应理解12.6支反力问题12.7强迫位移计算12.8抗倾覆验算12.9负弯矩折减的处理方式13混凝土梁桥13.1混凝土结构规范验算项和程序的对应关系13.2抗弯承载力和抗剪承载力13.3盖梁计算13.4应力验算13.5裂缝、配筋率、预拱度等验算14钢结构及钢混组合结构14.1钢结构规范验算项和程序的对应关系14.2组合结构规范验算项和程序的对应关系14.3剪力滞折减和局部稳定折减14.4钢混组合梁温度效应和混凝土收缩徐变计算14.5上下缘正应力验算/全截面正应力验算14.6剪应力验算14.7组合梁结合面滑移计算按标准值组合输出的原因15基础计算15.1基础规范验算项和程序的对应关系15.2基础刚度信息的理解15.3承台计算最小配筋率15.4承台验算结果的解读15.5桩基计算中最大/最小竖向力的计算方法15.6单桩轴向承载力验算结果的解读15.7桩身强度验算15.8沉降验算15.9单桩桩端地基土应力验算16抗震计算16.1“地震分析”规范与程序的对应关系16.2Pushover分析时,是否自动考虑墩柱轴力的变化?16.3抗震模型后处理查看结果时,墩柱的抗剪承载力只有一个方向的原因是什么?16.4在“桥梁博士”里如何查看塑性铰的转角?16.5如何理解Pushover里的能力曲线?16.6在弯矩曲率分析中如何输入角度和轴力?17计算书的问题17.1计算书界面说明17.2计算书输出结果常见问题17.3计算书中图形文字处理17.4“桥梁博士”简要版计算书对于验算不通过部分仍然判断为通过的原因是什么?本书参考标准与规范参考文献

赞助用户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桥梁博士常见问题解答》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309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