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周成树 著
出版社:上海辞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
ISBN:9787532655519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网盘下载地址:下载三百六十行大全
内容简介
中国几千年来社会分工产生了各种职业,俗称“三百六十行”,其中有些行业已经退出历史舞台,有些行业延续至今。本书从中选取 360个行业,分门别类,编为农林牧渔行业、饮食糖果行业纺织服饰行业、手工业行业、交通运输行业、医药卫生行业、文化教育行业、休闲娱乐行业、工艺美术行业、其他社会行业等十个部分,既反映了充满市井烟火气的生活场景,又记录下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丰富多彩的民俗民风。
作者简介
周成树,笔名春迅,籍贯浙江宁波,生于上海 。中国微型小说学会会员,上海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老年大学讲师,资深导游。从事旅游工作30多年,积累丰富的旅游经验。喜欢文学创作,研究旅游文化。曾在《解放日报》《文汇报》《新民晚报》《上海老年报》《电影故事》等报刊上发表千余篇散文、游记等文章,并参与写作《苦难与风流》一书。著有《名导游带你游天下》《悠游记忆》《佛教景点故事》《道教景点故事》。
相关资料
后记
2009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了我的本书《三百六十行大全》,得到了广大读者的认可,多次重印,社会反响较好,成为畅销书。
一晃十多年过去了,陈酒还是香的。这次上海辞书出版社重版这本书,乃是我的幸运。新一版《三百六十行大全》的内容更加丰富了,更换、增添了200多幅插图,书的质量得到提升,其可读性更强,趣味性更浓,知识性更广,是一本老小皆宜、适应各文化层次阅读需求的民俗读物。“一书一世界”,三百六十行的行业文化,既原始又现实,既纯朴又奢华,既传统又时尚,既内敛又奔放……它是多样化、日常化的文化,融于老百姓生活的每时每刻之中。
孩提时,我曾向父亲夸口:“长大了,我要写本书。”父亲以为我是“白日做梦”。我是一个倔强的追梦人,一直没有放弃自己的梦想。“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贯穿了我的人生,其结晶就是《三百六十行大全》这本书。它虽然只像天空中的一颗小星星有点微光而已,但有了它,我就没有枉度此生,知足矣!
本书得以推出新版,离不开多方人士的鼎力相助。首先要感谢上海辞书出版社对我的信任和厚爱,感谢出版社王圣良主任的大力支持;感谢责任编辑陆琦杨为书稿的完善做了大量的工作;画家王继青为本书绘制了精美的封面用图和200多幅插图,弥补了原版的空白;著名作家曹正文为本书作序,大力推荐;我也忘不了推荐重版此书的伯乐刘鸿毅,支持重版的、为原版写序的作家陆其国,美术师许政泓;更忘不了,一直鼓励、关注我,提出许多指导意见的朋友们,他们是:家喻户晓的“滑稽王小毛之父”葛明铭、德勤会计事务所税务部总监周璐、上海佰威旅行社经理周建平、双立人亨克斯公司工会主席张桂祥、长宁邮政支局文化创意中心负责人朱莉芳、虹口老干部老年大学刘永生、资深记者阿庄、农工党新闻总支主委向红,旅游文化沙龙的居鹤龄、韦晓、张梅、范韶、周光辉、薛士珍、蒋罗英、邓美龄、刘新建、俞蓓蓓……正是这些可信、可敬、可亲、可靠的朋友们倾情关爱,这本新版《三百六十行大全》才得以问世。
书是我写的,成书离不开大家的支持、帮助。有书心意足,无求品自高。在此,我谨向这些朋友们再次表示深切的感谢与敬意。
周成树
2020年5月于上海
本书特色
★本书首版于2009年,当年就被评为上海十佳畅销书之一。作者周成树先生积累数十年导游经验,行路万里,采风各域,编写出了这样一部以“三百六十行”为主题的精彩图书。此次新版在旧版基础上,对文字进行了修订,延请著名画家王继青绘制了封面图片和数百幅新配图,在装帧上也进行了全面升级,使得这部经典民俗读本在新时期展现出新风采。
★翻开本书,读者对“三百六十行”就可实现真正的“耳熟能详”。
★三百六十行,刻印着旧日时光的社会风尚;三百六十行,隐藏着历史变迁的蛛丝马迹;三百六十行,凝聚着中国民间的生活智慧。
目录
序一 曹正文
序二 陆其国
一、农林牧渔行业
001 耕地
002 车水
003 割稻
004 种玉米
005 种甘薯
006 种洋葱
007 花农
008 卖花
009 卖君子兰
010 卖南天竹
011 卖盆栽
012 蚕农
013 采桑叶
014 放蜂
015 抓蛤蟆
016 养猪
017 羊倌
018 牧牛
019 牧马
020 猎人
021 屠夫
022 渔人
023 鸬鹚捕鱼
二、饮食糖果行业
024 卖包子
025 卖蟹黄汤包
026 卖烧卖
027 卖饽饽
028 卖爱窝窝
029 卖金糕
030 卖年糕
031 卖糖粥
032 卖糕饼
033 卖馍头蒸饼
034 卖缸炉烧饼
035 卖茯苓夹饼
036 早餐“四大金刚”
037 卖春卷
038 卖麻油馓子
039 馄蚀挑
040 卖饺子
041 担担面
042 卖云梦鱼面
043 卖凉面
044 卖切面
045 卖过桥米线
046 卖元宵
047 卖八宝饭
048 卖及第粥
049 卖粽子
050 爆炒米花
051 米粮店
052 卖凉粉
053 卖松花粉
054 烘山芋
055 切薯干
056 卖胡萝卜
057 卖鲜藕
058 煮玉米
059 卖金针菜
060 卖山野菜
061 卖花生
062 卖火腿
063 卖东坡肉
064 卖猪头肉
065 卖夫妻肺片
066 卖涮羊肉
067 烤羊肉
068 卖狗肉
069 卖白果烧鸡
070 卖叫花鸡
071 卖茶叶蛋
072 卖烤鸭
073 卖鹌鹑
074 卖清水大闸蟹
075 豆腐挑
076 炸豆腐
077 炸臭干
078 卖乳腐
079 卖榨菜
080 盐商
081 卖醋
082 换馍做酱
083 卖小磨香油
084 葱姜摊
085 卖西瓜
086 卖哈密瓜
087 卖葡萄
088 卖白果
089 卖橄榄
090 卖糖炒栗子
091 卖冰糖葫芦
092 卖甘蔗
093 卖梨膏糖
094 卖水
095 老虎灶
096 卖豆浆
097 卖马奶
098 卖冷饮
099 卖雪花酪
100 茶馆业
101 卖酒业
102 卖甜酒酿
103 卖西凤酒
104 卖茅台酒
105 卖烟袋嘴
106 卖香烟
107 鼻烟铺
三、纺织服饰行业
108 轧棉花
109 纺纱
110 蓝印花布
111 蜡染
112 染工
113 漂工
114 缂丝工
115 织锦
116 蜀锦业
117 绸缎庄
118 刺绣
119 卖绒线
120 地毯织造
121 裁缝、卖布
122 张小泉剪刀
123 制造熨斗
124 卖缝针
125 卖纽扣
126 制作中山装
127 制作旗袍
128 估衣
129 缝穷婆
130 鞋铺
131 卖三寸金莲
132 卖包脚布
133 修鞋匠
134 修阳伞、补套鞋
135 打草鞋
136 缝袜子
137 卖虎头鞋、帽
138 卖毡帽
139 卖缠腰
四、手工业行业
140 木匠
141 车匠
142 雕花匠
143 瓦匠
144 石匠
145 造园业
146 打井
147 卖门铃
148 煤矿工
149 烧炭工
150 炭铺
151 卖灯草
152 烛坊
153 香烛摊
154 卖筷子
155 制作屏风
156 修棕绷
157 弹棉花
158 卖枕头
159 卖胭脂
160 淘金
161 金箔工匠
162 卖戒指
163 制作长命锁
164 修钟表
165 铁匠
166 削刀磨剪刀
167 铜匠
168 秤匠
169 制伞匠
170 卖伞
171 卖竹竿
172 篾匠
173 绳匠
五、交通运输行业
174 抬轿子
175 拉黄包车
176 赶脚
177 邮差
178 制作信牌
179 更夫
180 窝脖儿
181 制造车
182 修马路
183 摆渡
184 放筏
185 纤夫
186 码头挑夫
187 造船匠
188 制作灯塔
六、医药卫生行业
189 游医
190 拔火罐
191 拔牙
192 绞脸
193 接生婆
194 中药堂
195 草药摊
196 卖三七
197 卖蒲艾
198 卖枸杞子
199 卖杭白菊
200 卖蒲公英
201 卖百合
202 卖云南白药
203 卖狗皮膏药
204 卖蛇酒
205 卖凉烟
206 卖耗子药
207 卖香包
208 卖眼镜
209 理发
210 卖假发套
211 卖木梳
212 卖耳勺
213 “穿”牙刷
214 卖手杖
215 卖蒲扇
216 卖羽扇
217 制团扁
218 卖折扇
219 卖冰
220 卖鸡毛掸子
221 卖夜壶
222 粪夫
223 澡堂
224 修脚
七、文化教育行业
225 私塾师
226 绍兴师爷
227 办学校
228 书贩
229 卖报
230 卖碑帖
231 卖贺年卡
232 照相馆
233 卖相片
234 小书摊
235 装订制书
236 雕版
237 造纸匠
238 制毛笔
239 制砚
240 制墨
241 卖八宝印泥
242 卖算盘
243 代写书信
2……………………44 写春联
245 卖“福”字
246 制牌匾
247 作家
八、休闲娱乐行业
248 卖毽子
249 套圈圈
250 转糖博彩
251 卖花炮
252 卖象棋
253 围棋手
254 摆棋局
255 卖麻将牌
256 卖响铃
257 旅游业
258 养鸟
259 斗鸡
260 斗蟋蟀
261 跑狗场
262 猴子耍把戏
263 马戏
264 顶技
265 蹬技
266 变戏法
267 卖武艺
268 掼跤
269 舞狮子
270 舞龙灯
271 打花鼓、跑马灯
272 跑旱船
273 踩高跷
274 卖乐器
275 班鼓匠
276 小堂茗
277 放话匣子
278 歌女
279 扭秧歌
280 舞蹈者
281 舞女
282 唱鼓书
283 打连厢
284 宣卷
285 说相声
286 串双簧
287 唱戏
288 京剧
289 看西洋景
290 木偶戏
291 皮影戏
292 电影
九、工艺美术行业
293 印年画
294 杨柳青年画
295 卖春画
296 指画
297 漆画
298 画肖像
299 卖烟画
300 卖月份牌
301 铸铁画
302 裱画
303 内画鼻烟壶
304 卖泥人“大阿福”
305 卖不倒翁玩具
306 做面塑
307 制作戏曲脸谱
308 吹糖人
309 陶瓷工
310 卖唐三彩
311 刻瓷
312 龙眼木雕业
313 砖雕
314 石狮子雕刻
315 琢玉成器
316 象牙雕
317 制作景泰蓝
318 剪纸花样
319 卖“囍”字
320 糊风筝
321 灯笼作
322 制作灯彩
323 卖中国结
十、其他社会行业
324 会计
325 经纪人
326 跨国经商
327 铸钱币
328 钱庄
329 当铺
330 卖彩票
331 跑堂倌
332 鸡毛换糖
333 换取灯
334 打鼓的
335 收破烂
336 捡烂纸
337 奶妈
338 媒婆
339 乞丐
340 殡葬业
341 棺材铺
342 卖“长锭”、锡箔
343 算命先生
344 测字先生
345 仙姑
346 巫师
347 妓女
348 拉皮条
349 相公
350 小偷
351 强盗
352 卖蒙汗药
353 制作洛阳铲
354 卖烟枪
355 卖白粉
356 宦官
357 保镖
358 刽子手
359 狱警
360 巡警
附录 三百六十行及其崇奉民俗
后记
序一 曹正文
序二 陆其国
一、农林牧渔行业
001 耕地
002 车水
003 割稻
004 种玉米
005 种甘薯
006 种洋葱
007 花农
008 卖花
009 卖君子兰
010 卖南天竹
011 卖盆栽
012 蚕农
013 采桑叶
014 放蜂
015 抓蛤蟆
016 养猪
017 羊倌
018 牧牛
019 牧马
020 猎人
021 屠夫
022 渔人
023 鸬鹚捕鱼
二、饮食糖果行业
024 卖包子
025 卖蟹黄汤包
026 卖烧卖
027 卖饽饽
028 卖爱窝窝
029 卖金糕
030 卖年糕
031 卖糖粥
032 卖糕饼
033 卖馍头蒸饼
034 卖缸炉烧饼
035 卖茯苓夹饼
036 早餐“四大金刚”
037 卖春卷
038 卖麻油馓子
039 馄蚀挑
040 卖饺子
041 担担面
042 卖云梦鱼面
043 卖凉面
044 卖切面
045 卖过桥米线
046 卖元宵
047 卖八宝饭
048 卖及第粥
049 卖粽子
050 爆炒米花
051 米粮店
052 卖凉粉
053 卖松花粉
054 烘山芋
055 切薯干
056 卖胡萝卜
057 卖鲜藕
058 煮玉米
059 卖金针菜
060 卖山野菜
061 卖花生
062 卖火腿
063 卖东坡肉
064 卖猪头肉
065 卖夫妻肺片
066 卖涮羊肉
067 烤羊肉
068 卖狗肉
069 卖白果烧鸡
070 卖叫花鸡
071 卖茶叶蛋
072 卖烤鸭
073 卖鹌鹑
074 卖清水大闸蟹
075 豆腐挑
076 炸豆腐
077 炸臭干
078 卖乳腐
079 卖榨菜
080 盐商
081 卖醋
082 换馍做酱
083 卖小磨香油
084 葱姜摊
085 卖西瓜
086 卖哈密瓜
087 卖葡萄
088 卖白果
089 卖橄榄
090 卖糖炒栗子
091 卖冰糖葫芦
092 卖甘蔗
093 卖梨膏糖
094 卖水
095 老虎灶
096 卖豆浆
097 卖马奶
098 卖冷饮
099 卖雪花酪
100 茶馆业
101 卖酒业
102 卖甜酒酿
103 卖西凤酒
104 卖茅台酒
105 卖烟袋嘴
106 卖香烟
107 鼻烟铺
三、纺织服饰行业
108 轧棉花
109 纺纱
110 蓝印花布
111 蜡染
112 染工
113 漂工
114 缂丝工
115 织锦
116 蜀锦业
117 绸缎庄
118 刺绣
119 卖绒线
120 地毯织造
121 裁缝、卖布
122 张小泉剪刀
123 制造熨斗
124 卖缝针
125 卖纽扣
126 制作中山装
127 制作旗袍
128 估衣
129 缝穷婆
130 鞋铺
131 卖三寸金莲
132 卖包脚布
133 修鞋匠
134 修阳伞、补套鞋
135 打草鞋
136 缝袜子
137 卖虎头鞋、帽
138 卖毡帽
139 卖缠腰
四、手工业行业
140 木匠
141 车匠
142 雕花匠
143 瓦匠
144 石匠
145 造园业
146 打井
147 卖门铃
148 煤矿工
149 烧炭工
150 炭铺
151 卖灯草
152 烛坊
153 香烛摊
154 卖筷子
155 制作屏风
156 修棕绷
157 弹棉花
158 卖枕头
159 卖胭脂
160 淘金
161 金箔工匠
162 卖戒指
163 制作长命锁
164 修钟表
165 铁匠
166 削刀磨剪刀
167 铜匠
168 秤匠
169 制伞匠
170 卖伞
171 卖竹竿
172 篾匠
173 绳匠
五、交通运输行业
174 抬轿子
175 拉黄包车
176 赶脚
177 邮差
178 制作信牌
179 更夫
180 窝脖儿
181 制造车
182 修马路
183 摆渡
184 放筏
185 纤夫
186 码头挑夫
187 造船匠
188 制作灯塔
六、医药卫生行业
189 游医
190 拔火罐
191 拔牙
192 绞脸
193 接生婆
194 中药堂
195 草药摊
196 卖三七
197 卖蒲艾
198 卖枸杞子
199 卖杭白菊
200 卖蒲公英
201 卖百合
202 卖云南白药
203 卖狗皮膏药
204 卖蛇酒
205 卖凉烟
206 卖耗子药
207 卖香包
208 卖眼镜
209 理发
210 卖假发套
211 卖木梳
212 卖耳勺
213 “穿”牙刷
214 卖手杖
215 卖蒲扇
216 卖羽扇
217 制团扁
218 卖折扇
219 卖冰
220 卖鸡毛掸子
221 卖夜壶
222 粪夫
223 澡堂
224 修脚
七、文化教育行业
225 私塾师
226 绍兴师爷
227 办学校
228 书贩
229 卖报
230 卖碑帖
231 卖贺年卡
232 照相馆
233 卖相片
234 小书摊
235 装订制书
236 雕版
237 造纸匠
238 制毛笔
239 制砚
240 制墨
241 卖八宝印泥
242 卖算盘
243 代写书信
244 写春联
245 卖“福”字
246 制牌匾
247 作家
八、休闲娱乐行业
248 卖毽子
249 套圈圈
250 转糖博彩
251 卖花炮
252 卖象棋
253 围棋手
254 摆棋局
255 卖麻将牌
256 卖响铃
257 旅游业
258 养鸟
259 斗鸡
260 斗蟋蟀
261 跑狗场
262 猴子耍把戏
263 马戏
264 顶技
265 蹬技
266 变戏法
267 卖武艺
268 掼跤
269 舞狮子
270 舞龙灯
271 打花鼓、跑马灯
272 跑旱船
273 踩高跷
274 卖乐器
275 班鼓匠
276 小堂茗
277 放话匣子
278 歌女
279 扭秧歌
280 舞蹈者
281 舞女
282 唱鼓书
283 打连厢
284 宣卷
285 说相声
286 串双簧
287 唱戏
288 京剧
289 看西洋景
290 木偶戏
291 皮影戏
292 电影
九、工艺美术行业
293 印年画
294 杨柳青年画
295 卖春画
296 指画
297 漆画
298 画肖像
299 卖烟画
300 卖月份牌
301 铸铁画
302 裱画
303 内画鼻烟壶
304 卖泥人“大阿福”
305 卖不倒翁玩具
306 做面塑
307 制作戏曲脸谱
308 吹糖人
309 陶瓷工
310 卖唐三彩
311 刻瓷
312 龙眼木雕业
313 砖雕
314 石狮子雕刻
315 琢玉成器
316 象牙雕
317 制作景泰蓝
318 剪纸花样
319 卖“囍”字
320 糊风筝
321 灯笼作
322 制作灯彩
323 卖中国结
十、其他社会行业
324 会计
325 经纪人
326 跨国经商
327 铸钱币
328 钱庄
329 当铺
330 卖彩票
331 跑堂倌
332 鸡毛换糖
333 换取灯
334 打鼓的
335 收破烂
336 捡烂纸
337 奶妈
338 媒婆
339 乞丐
340 殡葬业
341 棺材铺
342 卖“长锭”、锡箔
343 算命先生
344 测字先生
345 仙姑
346 巫师
347 妓女
348 拉皮条
349 相公
350 小偷
351 强盗
352 卖蒙汗药
353 制作洛阳铲
354 卖烟枪
355 卖白粉
356 宦官
357 保镖
358 刽子手
359 狱警
360 巡警
附录 三百六十行及其崇奉民俗
后记
前言
序一
曹正文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此话由来已久,早的行业分工始于唐代,唐朝时已有三十六行,随着社会行业分工的越来越细化,至明代,开始有了七十二行,明传奇《白兔记》与小说家凌濛初在《初刻拍案惊奇》中就有三百六十行之记载。清人徐珂在《清稗类钞·农商类》作了总结:“三十六行者,种种职业也。就其分工约计之,曰三十六行,倍则为七十二行。十之则三百六十行。”
据史载,古代的社会分工,有宫粉行、成衣行、玉石行、珠宝行、肉肆行、丝绸行、米行、纸行、鲜鱼行、茶行、竹木行、棺木行、皮革行、戏耍行,等等。后来随着社会发展,又产生了纺织服饰、交通运输、饮食糖果、医药卫生、文化教育、工艺美术等十几个大类。而这些知识的流传与人类本身的需要,促进了“三百六十行”的发展与成型。在民间实际生活中,细分的行业已不止三百六十行。“三百六十行”,则是一个大家耳熟能详的的统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