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江西美术出版社 编
页数:40
出版社:江西美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
ISBN:9787548016472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中国书法源远流长,诸体皆胜。自汉末以来,由隶书衍化而来的小楷因其圆润、娟秀的特点受到历代书家的推崇,并成为古代文人日用的书体。本书精选历代小楷名家作品全色呈现,旨在让读者体味各家小楷的解体之精与用笔之妙,以期对读者学习小楷有所裨益。
作者简介
傅山(1607——1684)初名鼎臣,字青竹,后改名山,字青主,一字仁仲,号啬庐、石道人等。阳曲(今属山西)人。书法各体皆妙,草书尤精。喜以篆隶笔法作书,重骨力,宗颜书而参以锺、王意趣,倡正拙,贬巧媚。力倡“宁拙勿巧,宁丑勿媚,宁支离毋轻滑,宁真率毋安排”。大楷朴茂端庄、开张豪放。小楷直追锺、王,朴实古拙。草书婉转遒劲,笔画缭绕错落,连绵不断,犹如龙蛇飞动,笔势纵逸奇宕,气势磅礴。收藏金石甚富,善辨别真赝,精金石篆刻。通经史、佛道之学。善诗文、书画。传世墨迹有《草书右军大醉诗轴》 《孟浩然诗卷》《行书丹枫阁记》。著有《霜红龛集》《荀子评注》。
本书特色
从魏晋至明清,中国历代书家对小楷情有独钟,东坡论书有“大字难于结密而无间,小字难于宽绰有余”。小楷创作除却了行草之张扬亦非楷书之肃穆,却是静雅的抒情与内心的沉潜。纵观历代书家小楷作品,可见书艺创作严谨与自由的平衡,书体渗透与发展的演变。由隶书而入唐法,融行草而见蹁跹,历代书家的小楷创作独具时代特色,作品风貌也是章法出新而风格独具。艺术是人与时代的碰撞,且与时代会形成面貌上的反差与矫枉。
时至今日,小楷不仅在实用性上,更在与虚华的世风相抵触的意愿上,日益受到书家和读者的青睐。不论是行笔与章法还是内容与情怀,小楷所追求的是人内心“仁”的力量,实现的是自我的圆融与超迈。本书结合小楷特点,设计开本适中,易于读者临摹释卷,装帧古朴用纸考究,与小楷沉静古雅的特点相得益彰。
作小楷,须用大力,柱笔著纸,如以千金(斤)铁杖柱地 。若谓小字无须重力,可以飘忽点缀而就,便于此技说梦。写黄庭经数千过,了用圆锋,笔香象力,竭诚运腕,肩背供筋骨之输,久久从右天柱涌起,然后可语奇正之变。 ——傅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