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山西蒲州.中路梆子唱腔板式研究

封面

作者:芦柳源

页数:223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

ISBN:9787516107591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山西蒲州、中路梆子唱腔板式研究》由芦柳源编著。
《山西蒲州、中路梆子唱腔板式研究》以蒲州、中路梆子的唱腔板式作为研究对象,基于戏剧戏曲学与中国传统音乐学的理论构建平台,从母体形态溯源、同源异流的板式构建思维、艺人创作时期的板式运用特点及戏曲改革后音乐创作意识进一步“戏”化的创作理念等方面,对板式运用方式的发展和创新等进行了全面的研究论述。

作者简介

    
芦柳源,女,山西太原人,1982年1月生,文学博士。2007年硕士毕业于山西大学音乐学院戏剧戏曲学专业,师从高兴教授;同年考入中国传媒大学影视艺术学院,师从中国著名音乐学家、戏曲学家路应昆教授攻读戏剧戏曲学博士,2010年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山西大学音乐学院理论系讲师。主要从事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下的戏曲形态学及戏曲音乐等方面的理论研究,并担任本院《音乐专题研究》、《戏剧戏曲学专题研究》、《戏曲音乐史》、《戏剧影视美学》等研究生课程的教学工作。

本书特色

芦柳源编著的《山西蒲州、中路梆子唱腔板式研究》在通过对比呈现出两路梆子基本板式形态特点的同时,重点对唱腔“板式”及其内涵(腔、唱词)设置如何在作品创作中通过不同手法来塑造人物、发展剧情进行探讨;对在不同时期、不同创作主体手中唱腔“板式”运用的发展及在此过程中的创新和突破等问题,进行全面梳理。力求在此过程中将以往对两路梆子唱腔“板式”的认识更加立体化、实用化、脉络化,将其真正的“活”现于戏曲音乐的研究中。此外,艺人创腔时期和专职作曲时期板式在剧目创作中的运用思路,特别是当前音乐创作者的布局思维,对梆子戏的音乐实践和发展具有切实的指导意义,以上各方面均是本书进行深入探究的内容。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蒲州、中路梆子唱腔板式源起、体系构建及基本运用特点
  第一节  蒲州梆子板式形态源流诸论辨析及早期体系构建
    一  蒲州梆子艺术形态来源的史料记载及各家论断
    二  蒲州梆子板式体系雏形的建立及其影响下中路梆子音乐体系的形成
  第二节  两路梆子板式体系构建思维及对梆子戏板式特性的呈示
    一  板式类型判定的思路及综合性思考
    二  两路梆子板、腔关系及各板式类型内板、腔的运用特点
    三  两路梆子板式内部唱词字调与腔型间的相关性
    四  板式体系内各板式间的功能差异
  第三节  两路梆子板式体系构建及板式形态运用特点
    一  两路梆子追求“多样化”与注重“体系化”的不同发展
    二  两路梆子板式体系内不同板式类型间的同、异特征
  第四节  两路梆子剧目板式运用中呈现出的不同思维
    一  剧目板式运用中的两种发展思路
    二  剧目核心唱段中相同戏剧表达对板式选择的两种倾向
    三  剧目整体板式排布方式及运用手法差异
第二章  艺人主创时期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山西蒲州.中路梆子唱腔板式研究》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3055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