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丛宏斌、孟海波、沈玉君 著
页数:164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4
ISBN:9787302677802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网盘下载地址:下载农业固废循环利用技术与实践
内容简介
《农业固废循环利用技术与实践》系统介绍了农业固废的来源、循环利用技术、成功实现农业固废循环利用的典型模式等 ,可为 “十四五 ”乃至更长时间我国“无废社会”的建设提供基础资料和借鉴。《农业固废循环利用技术与实践》可供环境管理、农业废物资源化利用等领域的高等院校师生和科研院所研究人员及相关技术人员阅读参考。
作者简介
丛宏斌,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能源与环保研究所副总工程师,研究方向为农业废弃物(秸秆)资源化利用技术、装备与政策研究,第一作者发表论文30余篇,申请专利10余件。孟海波,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科技管理处处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秸秆综合利用岗位科学家、农业农村部农业废弃物能源化利用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常务理事等。沈玉君,现任农业农村部规划设计研究院农村能源与环保研究所所长。
本书特色
《农业固废循环利用技术与实践》入选“无废城市建设理论与实践丛书”,获得2023年国家出版基金项目支持。
目录
第1章认识农业固体废物1.1农业固体废物来源1.1.1内涵与外延1.1.2来源及分类1.1.3基本特征及污染风险识别1.2农业种植类固体废物1.2.1农作物秸秆1.2.2果树剪枝1.2.3废菌包1.2.4尾菜1.2.5烂果1.3畜禽养殖类固体废物1.3.1畜禽粪便1.3.2病死病害动物第1章认识农业固体废物1.1农业固体废物来源1.1.1内涵与外延1.1.2来源及分类1.1.3基本特征及污染风险识别1.2农业种植类固体废物1.2.1农作物秸秆1.2.2果树剪枝1.2.3废菌包1.2.4尾菜1.2.5烂果1.3畜禽养殖类固体废物1.3.1畜禽粪便1.3.2病死病害动物1.3.3家禽散落羽毛1.4水产养殖类固体废物1.4.1鱼塘污泥1.4.2水生植物残体1.5废旧农业投入品1.5.1废旧农膜1.5.2农药包装废弃物1.5.3肥料包装废弃物1.5.4废旧农机1.5.5养殖医疗废物1.6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剩余物1.6.1稻壳1.6.2花生壳1.6.3玉米芯1.6.4栗苞1.6.5甘蔗渣第2章农业固废“无废”建设背景2.1农业固废“无废”建设意义2.1.1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无废农业”的指引2.1.2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无废农业”的动能2.1.3落实“双碳”行动方案——“无废农业”的灯塔2.1.4助力农业高质量发展——“无废农业”的愿景2.2农业固废与“无废城市”建设2.2.1“无废城市”动员令2.2.2“无废农业”重点任务2.2.3“无废农业”保障措施2.3农业固废有关法规政策2.3.1农业固体废物处理利用综合性法规政策2.3.2秸秆资源化利用政策2.3.3粪污资源化利用政策2.3.4废旧农业投入品回收利用政策2.3.5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政策2.4农业固废市场体系2.4.1市场体系2.4.2市场主体2.4.3市场监管第3章农业固废“无废”技术路径3.1技术体系及技术模式3.1.1技术驱动作用3.1.2技术体系3.1.3技术模式3.2肥料化利用技术3.2.1秸秆直接还田技术3.2.2秸秆/尾菜间接还田技术3.2.3畜禽粪污肥料利用技术3.3饲料化利用技术3.3.1秸秆青贮饲料技术3.3.2秸秆膨化饲料技术3.3.3秸秆压块饲料技术3.3.4秸秆揉丝饲料技术3.3.5鸡粪饲料化利用技术3.4能源化利用技术3.4.1沼气技术3.4.2生物质成型燃料技术3.4.3生物质热解技术3.4.4秸秆打捆直燃供热技术3.4.5生物质发电技术3.4.6纤维素乙醇技术3.4.7生物质制氢技术3.5基料化利用技术3.5.1食用菌栽培基质技术3.5.2育苗基质技术3.5.3动物养殖垫料技术3.6原料化利用技术3.6.1传统人造板材技术3.6.2木塑复合材料技术3.6.3造纸制浆技术3.6.4生物基材料技术3.6.5生物基容器技术3.6.6秸秆块日光温室墙体技术3.6.7废旧农膜再生塑料颗粒技术3.6.8秸秆编织技术3.7协同处理利用技术模式3.7.1协同处理技术体系3.7.2混合原料发酵供肥主体模式3.7.3混合原料热解/气化/燃烧供能主体模式3.7.4城乡统筹一体化处理主体模式第4章农业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典型案例4.1生态循环树典范4.1.1福建光泽县产业集聚型农业固废高值循环利用模式4.1.2青海西宁市高质量发展生态牧场模式4.1.3浙江全域生态循环农业绿色发展模式4.1.4甘肃平凉市“牛果互促”种养循环生态农业模式4.1.5辽宁盘山县“稻蟹共生”种养循环农业发展模式4.2高值利用建样板4.2.1青海西宁市废旧农膜回收利用模式4.2.2河南许昌市秸秆多元高值利用模式4.2.3浙江绍兴市农药包装废弃物全链条监管回收模式4.2.4江西瑞金市蚯蚓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模式4.2.5安徽固镇县秸秆制糖联产黄腐酸高值利用模式4.3能源利用立标杆4.3.1山东威海市农业农村固废能源化肥料化综合利用模式4.3.2山西长治市农林生物质热解联产供暖工程4.3.3山东阳信县生物质能源清洁供暖模式4.4收储运体系4.4.1江苏徐州市农作物秸秆收储运体系4.4.2山东省威海市农业农村固体废物全域全量收储运体系4.4.3河南许昌市农业固体废物分类收储运模式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