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郑笠
页数:392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日期:2012
ISBN:9787100093002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立足于从庄子本人的思想出发,阐释了庄子对古代绘画境界论、神韵论、透视论、格调论、性情论以及墨戏论的影响,探讨了庄子对中国古代画论影响的具体方面和表现方式。
作者简介
郑笠,女,1971年出生于福建省福州市。苏州大学文艺学专业博士,闽江学院中文系副教授。主要从事文艺美学研究,参与国家级课题两项,独立主持教育部课题一项。参与编写《夏商周美学思想研究》、《中国美学简史》、《美学原理》等著作。
本书特色
郑笠编写的《庄子美学与中国古代画论》是国内第一部系统论述庄子与中国古代画论关系的文艺美学著作。本书立足于从庄子本人的思想出发,阐释了庄子对古代绘画境界论、神韵论、透视论、格调论、性情论以及墨戏论的影响,探讨了庄子对中国古代画论影响的具体方面和表现方式,对庄子美学思想与古代画论密切相关的范畴作了精到的归纳。
目录
导论
第一章 大美不言——道的审美生成与古代绘画境界论
第一节 意:逻辑错位的诗意转换
第二节 象:心物之间的双向创构
第三节 境:超以象外的审美生成
第四节 古代画论的尚意倾向与庄子的言意之辩
第五节 古代画论的“象外追维”与庄子的境界生成
第二章 天地精神——道的形上存在与古代绘画神韵论
第一节 神:感性物态的形上皈依
第二节 气:万物一体的精神化合
第三节 顾恺之的传神论与庄子的形神之辩
第四节 谢赫的气韵论与庄子的重气尚神
第三章 以物观物——观道的自由视角与古代绘画透视论
第一节 观(一):“自我观之”的视域分限
第二节 观(二):“以道观之”的通脱态度
第一章 大美不言——道的审美生成与古代绘画境界论
第一节 意:逻辑错位的诗意转换
第二节 象:心物之间的双向创构
第三节 境:超以象外的审美生成
第四节 古代画论的尚意倾向与庄子的言意之辩
第五节 古代画论的“象外追维”与庄子的境界生成
第二章 天地精神——道的形上存在与古代绘画神韵论
第一节 神:感性物态的形上皈依
第二节 气:万物一体的精神化合
第三节 顾恺之的传神论与庄子的形神之辩
第四节 谢赫的气韵论与庄子的重气尚神
第三章 以物观物——观道的自由视角与古代绘画透视论
第一节 观(一):“自我观之”的视域分限
第二节 观(二):“以道观之”的通脱态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