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法)米歇尔·侯斯坦(MichelRo
页数:209
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
ISBN:9787535460004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年仅二十一岁的儿子里翁,因为急性脑膜炎骤然离世了。死後第十一天,爸爸抱着儿子的棉被送洗。他边走边把头埋进棉被里,棉被其实臭死了,但爸爸闻到了儿子的味道。他继续闻着这气味,短短的路程故意绕了又绕,极力拖延,因为棉被洗了,儿子的味道就永远消失了……孤独感是从儿子死亡的那一刻开始的。他只有掉眼泪和反覆回想,星期一两人在电话上聊天,再过不到五天儿子就要死了,当时两人都浑然不觉,没人准备好奋力一战。死前一天,儿子发烧躺在床上,他悉心照顾,却没意识到这是他们相处的最後一晚。死前四小时,他在超市东西——就在儿子都快要死了的时候,为什麽要做买东西这麽无聊的事、而不是陪在儿子身旁呢?他并开始胡思乱想:儿子的死,会不会事前就有徵兆?循着蛛丝马迹调查儿子是否早有厌世念头?或者其实是这父亲自己的错?他过去导过几部丧子丧女悲痛的作品,是否预示了什麽?或间接导致了这家人不祥的命运?……伤心无助的父亲,抱着伤痛与疑惑,像进入一个迷宫,到底要怎样才能找到出口?《儿子》在2011年龚固尔文学奖评选中,特例地跳过初选直接进入决选名单,并一举获得最佳首作奖。
作者简介
“世上最大的痛,是送你走之后,我还留在已经没有你的这里。”法国畅销200,000册版权已售美国、英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日本、韩国等三十多个国家
相关资料
儿子用慈爱的眼光,看着心绪混乱的父亲,看着父亲如何迫切紧紧抓住要分崩离析的自己.
——《法国解放报》
米歇尔·侯斯坦传达了一个给世间的讯息,这常常被忽略的真言,那就是,珍惜生命!
——《法国电讯报》
伤心、疾病、悲痛是许多传记的源头,小说却能转化升华这经验,《儿子》就是这样的作品.
——《pelerin杂志》
本书特色
“世上最大的痛,是送你走之后,我还留在已经没有你的这里。”
人如何描述失去至亲的那种悲痛?如果自己来说,可能支支吾吾,沉溺在情绪化的字眼里。也许这就是为什么,米歇尔.侯斯坦要用小说的形式,来书写自己的丧子之痛。而且在故事里,又选择用死去的儿子作为第一人称的主述,来回头看看他这个伤心欲绝的老爸爸。
“爸爸没有一天不哭的,不是五分钟哭一次,十分钟哭三次,就是哭上一整天。尽管哭的方式不同,却没有一天不以泪洗面。他会因为一个动作,一个字眼,一个影像忽然泪如雨下,也会没来由因为某个莫名的气味而潸然泪下,没有抽噎,没有皱眉或吸鼻子,只是静静地任眼泪流下……”
年仅二十一岁的儿子里翁,因為急性脑膜炎骤然离世了。死后第十一天,爸爸抱着儿子的棉被送洗。他边走边把头埋进棉被裡,棉被其实臭死了,但爸爸闻到了儿子的味道。他继续闻着这气味,短短的路程故意绕了又绕,极力拖延,因为棉被洗了,儿子的味道就永远消失了……
孤独感是从儿子死亡的那一刻开始的。他只有掉眼泪和反复回想,星期一两人在电话上聊天,再过不到五天儿子就要死了,当时两人都浑然不觉,没人准备好奋力一战。死前一天,儿子发烧躺在床上,他悉心照顾,却没意识到这是他们相处的最后一晚。
事后他开始胡思乱想:儿子的死,会不会事前就有徵兆?循着蛛丝马跡调查儿子是否早有厌世念头?或者其实是这父亲自己的错?他过去导过几部丧子丧女悲痛的作品,是否预示了什么?……伤心无助的父亲,抱着伤痛与疑惑,像进入一个迷宫,到底要怎样才能找到出口?
本书虽然是小说,却是根据作者亲身经历写成。比较特别的是,故事选择以死去的儿子为主述者,带领我们旁观父亲的悲痛、处理丧事的笨拙,全书语气轻松幽默,却令人心酸落泪。写作手法新颖独特,在2011年龚固尔文学奖评选中,更特例地跳过初选直接进入决选名单,并一举获得最佳首作奖。
2011年法国龚古尔文学奖大奖作品
龚古尔奖简介:欧美三大文学奖,和英国的布克奖、美国的普里策奖齐名,是法国最重要、最权威、历史最悠久的文学奖。
法国畅销200,000册
版权已售美国、英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日本、韩国等三十多个国家
目录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致谢
作者的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