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常宗耀著
页数:267
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
ISBN:9787511714480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全书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文本,从社会主义精神动力学的角度和世界宏观文明的高度,研究社会主义精神与人类文明的规律性关系。以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为贯串全文的主线,探讨了社会主义精神的内涵与要素及社会主义精神的主体思维特征。从理论逻辑上论证了社会主义精神是人类文明演进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表现。历史地分析了从巴黎公社、苏联和中国在社会主义精神引导下的社会主义文明的实践形式,肯定了它们对推动世界文明进步的巨大贡献,涉及到许多理论与实践的重大问题。该书以当代资本主义文明陷入的困境为事实根据,阐述了社会主义精神对人类文明全面进步的价值引导。客观地分析了社会主义精神在苏联和东欧等国家被丢弃的原因以及20世纪社会主义的曲折和失误、历史与现实的经验等。通过对“历史终结论”的评价,说明人类文明的走向“不能没有马克思”,不能没有社会主义精神。
作者简介
常宗耀,安徽省寿县人,1904年生,2003年7月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荻法学博士学位。现任北京建筑工程学院文法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厦其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吏,社会发展理论与问题研究等。
本书特色
常宗耀编著的《走向和谐》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文本,从社会主义精神动力学的角度和世界宏观文明的高度,研究社会主义精神与人类文明的规律性关系。以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为贯串全文的主线,探讨了社会主义精神的内涵与要素及社会主义精神的主体思维特征。从理论逻辑上论证了社会主义精神是人类文明演进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表现。历史地分析了从巴黎公社、苏联和中国在社会主义精神引导下的社会主义文明的实践形式,肯定了它们对推动世界文明进步的巨大贡献,涉及到许多理论与实践的重大问题。该书以当代资本主义文明陷入的困境为事实根据,阐述了社会主义精神对人类文明全面进步的价值引导。客观地分析了社会主义精神在苏联和东欧等国家被丢弃的原因以及20世纪社会主义的曲折和失误、历史与现实的经验等。通过对“历史终结论”的评价,说明人类文明的走向“不能没有马克思”,不能没有社会主义精神。
目录
一、研究社会主义精神与人类文明走向的意义
二、学术界的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案
第一章 追求和谐:“社会主义精神”新解
第一节“社会主义精神”:概念的几点说明
第二节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想深处:社会主义精神与人类文明
一、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精神与人类文明关系白思想轮廓
二、社会主义精神要素的文本分析
第三节社会主义精神的主体性特征
一、利益导向的普适性
二、对现实社会的超越和对未来理想的强烈追求
第二章 社会主义精神:人类文明演进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表现
第一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演进的合规律性
一、马克思和恩格斯寻求社会主义精神的思想转向:从空想到科学转变的方法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