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毋河海
页数:554
出版社:武汉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
ISBN:9787307088269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gis与地图信息综合基本模型与算法》是作者毋河海完成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测绘局科研项目和教育部高校博士学科点专项基金项目等地图综合问题研究成果的集成,书中研究的仅是在地图数据库或gis
空间数据库中存储的地图空间信息。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综合的dlm(数字景观模型)观
因为综合子过程多种多样,我们可把它们“再综合”为两类,dlm类和
dcm类。第一类包括信息变换算子;第二类包括图形再现算子(数字/图形转换),它原则上不涉及信息量的改变。基于这一观点,我们可把核心问题集中于研究改变地图内容及其细节的第一类算子。所谓的模型综合、数据库综合与dl
作者简介
毋河海,男,武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33年12月26日出生于河南省灵宝县,1962年2月毕业于苏联莫斯科测绘工程学院地图学系,获(苏)地图制图工程师称号。1979—1981年,在联邦德国法兰克福应用测量研究所进行自动化地图制图与地图数据库管理系统(CDBMS)研究。1988年被武汉市科协评为武汉科技新秀,被国家人事部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自1991年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白l993年起担任国家科技奖励委员会特邀评委。2002年被湖北省科协评为湖北省科技精英。 在地图学领域中,相继提出了下述理论和方法:l965年发表《地势图高度表选择的原理与方法》,推导出变距高度表视觉变形“数值”评估公式。1978年提出与实现“斜轴抛物线光滑插值”,它能自动调节曲线松紧,无需人工干预,具有自适应性。l981年在原西德测绘杂志上发表《地貌形态自动综合的原理与方法》(Prinzipund Methodeder Automatischen Generalisierung der Reliefformen),首次提出并初步实现了基于地貌结构线的地貌形态自动综合。国际制图协会自动综合委员会主席R.Weibel(1987)认为该文所述的是真正的地貌形态综合,适应于更大的比例尺跨度,并把该文作为本研究领域的第一篇论文;原西德学者W.Weber(1982)认为该文所提出的方法是用二维的“线”实现三维“体”的综合。此外,WanningPeng、MoracotPilouk、KlausTempfli(1996)等专家也做了类似的评价。
本书特色
《GIS与地图信息综合基本模型与算法》是毋河海多年来在国家测绘局的“六五”、“七五”、“八五”科研攻关项目、两个相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和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项目的研究成果的集成,是笔者在GIS与地图信息综合这一大旋涡中沉浮的一些记录。为了表明研究问题时的领域环境,笔者在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在本书中简要地提及了国内外专业界一些有关的论述和本领域的一些比较突出的学术思想与方法,并尽可能标明相关作者与出处,以便读者参考。
目录
1.1 模型的概念
1.1.1 什么是模型
1.1.2 模型的形式分类
1.1.3 模型的影响因素
1.1.4 主导因素模型
1.1.5 模型的作用
1.1.6 “替身”原理
1.2 模型方法
1.2.1 模型的多态性
1.2.2 模型的功能分类
1.3 信息模型
1.3.1 概念层次上的信息模型
1.3.2 逻辑层次上的信息模型
1.3.3 物理层次上的信息模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