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觅(全三册)

封面

作者:张仁良 著

页数:418

出版社: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

ISBN:9787545211573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觅(套装共3册)》由《苦炼》、《迷惘》、《孤雁》三卷组成。小说以67届初中毕业生杨正中为主人公,按时序进展,勾画了一批插队落户于江西农村的上海知青的群像,描摹了他们度过的难以忘怀的青春岁月,折射出一段不该被遗忘的历史。

  作者积十年的深沉思考和不懈笔耕,以历史进程为大背景,描述了整整一代人的成长经历,真实地再现了那段历史。在互相冲突的双重感受中,作者一方面诉说着岁月的沉沦,一方面又顽强地表达着“青春无悔”的人生态度。作品有一条红线贯穿纵横:就是“无论何时何地,——永远尽自己所能”;“人生寻觅,——把握方向,把握机会。”

作者简介

  张仁良,1950年11月生于上海,研究生学历,高级统计师。1969年3月到江西九江地区都昌县插队落户,1971年6月参加工作,1985年3月调上海市人事局工作。

相关资料

  知识青年的下乡经历是极其独特的经历,又是千百万人共同分享的经历。作者以强烈的使命感,立体而全景式地展现了知识青年在农村的生产生活状况,相当深刻地表现出他们对上山下乡那段经历的复杂感受,真实、细腻地展现了那一代年轻人的痛苦与快乐,求索与理想。昔日的精神苦难,经岁月洗礼之后所造就的生存状态解剖给人启迪。我认为,此书出版能给每一位读者带来温馨和感动,也会为当代长篇小说人物画廊留下一个生动的形象。

  ——著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 叶辛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永远是文学创作的一座富矿。表现这样一个特殊年代所投射的一代人斑驳陆离的人生轨迹,形象地再现其间的真善美与假丑恶,对于作家探索人性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便充满了诱惑与挑战。阅读长篇小说《觅》,往往为作者开放式的叙述视角和更具穿透力的场景呈现所折服。作者是有过知青经历的人,并非对逝去青春的单纯追忆,而是透过荒窘岁月精神旅程的感悟、梳理及判断,给人予思想启迪和渐入佳境的文学享受。因而,文学的魅力再一次从《觅》中获得了有力的证明!

  ——著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原书记处书记 张胜友
  这部长篇小说以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而非悔恨哀伤的情调,展现了上海一批“老三届”学生在江西农村难忘的青春岁月。该书有着较为丰厚的生活基础有较多的生活素材和生活实感,塑造了几个具有个性的人物形象。作者的题记写道:“无论何时何地,永远尽自己所能。人生寻觅,把握方向把握机会。”点出了作品的积极意蕴。

  ——著名文艺评论家、中国微型小说学会名誉会长 江曾培

本书特色

知识青年的下乡经历是极其独特的经历,又是千百万人共同分享的经历。作者以强烈的使命感,立体而全景式地展现了知识青年在农村的生产生活状况,相当深刻地表现出他们对上山下乡那段经历的复杂感受,真实、细腻地展现了那一代年轻人的痛苦与快乐,求索与理想。昔日的精神苦难,经岁月洗礼之后所造就的生存状态解剖给人启迪。我认为,此书出版能给每一位读者带来温馨和感动,也会为当代长篇小说人物画廊留下一个生动的形象。
——著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 叶辛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永远是文学创作的一座富矿。表现这样一个特殊年代所投射的一代人斑驳陆离的人生轨迹,形象地再现其间的真善美与假丑恶,对于作家探索人性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便充满了诱惑与挑战。阅读长篇小说《觅》,往往为作者开放式的叙述视角和更具穿透力的场景呈现所折服。作者是有过知青经历的人,并非对逝去青春的单纯追忆,而是透过荒窘岁月精神旅程的感悟、梳理及判断,给人予思想启迪和渐入佳境的文学享受。因而,文学的魅力再一次从《觅》中获得了有力的证明!
——著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原书记处书记 张胜友

这部长篇小说以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而非悔恨哀伤的情调,展现了上海一批“老三届”学生在江西农村难忘的青春岁月。该书有着较为丰厚的生活基础有较多的生活素材和生活实感,塑造了几个具有个性的人物形象。作者的题记写道:“无论何时何地,永远尽自己所能。人生寻觅,把握方向把握机会。”点出了作品的积极意蕴。
——著名文艺评论家、中国微型小说学会名誉会长 江曾培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觅(全三册)》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2954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