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丁海斌著
页数:2册(11,952页
出版社: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4
ISBN:9787550051430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网盘下载地址:下载中国文档名词发展演变史:档案学、文书学之历史语言学研究
内容简介
《中国文档名词发展演变史——档案学、文书学之历史语言学研究》是汉语言文书、档案类名词的发展通史,从商朝甲骨文开始,对文书、档案领域中“文书”“档案”“公文”“文件”“案卷”等 320 余个名词主要从词义角度进行了起源、发展的历史考证。书中将文档名词分为“文族”“书族”“牍族”“籍族”“图族”“令族”“簿族”“典族”“册族”“令族”等 13 个名词聚类,创造性地进行了“族类”名词的整体分析。书中全面地使用了计量语言学、计量史学的研究方法,从数字人文的角度进行了大规模数据库文献检索,用翔实的数据说明了名词使用频率的变化。
作者简介
丁海斌,男,汉族,山西省寿阳县人,哲学博士,广西民族大学管理学院二级教授,档案学、科技史、中国古代史等学科硕士研究生导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全国档案领军人才,国家级档案专家领军人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专家,中国档案学会副监事长,广西数字档案管理研究所所长。研究方向:档案学基础理论、档案史、科技档案与科技文献史、电子档案管理、中国古代陪都史、中国科技史、汉语言历史语言学等。
相关资料
文档名词:穿越历史的文化印记
在历史的长河中徘徊,你是否曾好奇那些承载着无数记忆与智慧的文档名词是如何起源、发展和演变的?《中国文档名词发展演变史》为我们揭开了这一神秘面纱,引领我们踏上一场精彩绝伦的文化溯源之旅。
先秦时期,作为中华文化的滥觞与发展繁荣阶段,文档名词亦处于起源与多元发展之际。这一时期的文化具有强大的延续性,虽书面语尚在初创,却已依据社会需求创造出诸多文档词汇,如“文”“书”“典”“册”等,它们犹如繁星,在历史的天空中初步闪烁。“文”字最早可见于陶寺遗址的朱书扁壶,其含义从“花纹;纹理”逐渐衍生出“典籍”“文字”“法令条文”等义,见证了当时人们对世界认知的拓展。这些早期文档名词,不仅是语言的符号,更是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活动的直接反映,为后世文档名词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秦汉时期,政治上确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如三公九卿制、郡县制等,极大地影响了文档名词的发展。“诏书”这一皇帝专用文书应运而生,成为皇权至高无上的象征。在文化领域,史学蓬勃发展,《史记》《汉书》等伟大著作的出现,不仅记录了历史的辉煌,也促使众多文档名词如“图书”“文书”等得以广泛传播与应用。科技的进步,如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同样在文档名词中留下深刻印记,“舆图”等词的使用次数明显增多,反映出当时地图绘制水平的提高以及地图在国家管理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三国两晋南北朝,尽管政权更迭频繁、社会动荡不安,但文化多元发展,新的文档名词如“谱牒档案”“黄籍”“选簿”“阙簿”等不断涌现。九品中正制与门阀制度的结合,催生了谱牒档案,记录氏族世系的图牒、图谱等名词应运而生,见证了家族门第观念在当时社会的重要地位。同时,各政权对户籍制度的重视及户籍检查工作的开展,促使与户籍相关的文档名词大量出现,反映出当时社会对人口管理的高度关注。
隋唐五代,国家统一、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为文档名词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科举制度的创立与发展,使得与科举相关的文档名词如“金榜”“科文”等逐渐兴起,成为这一时期文化教育繁荣的标志。对外交流的频繁,佛教文化的盛行,也在文档名词中有所体现,如“佛藏”“经录”等词见证了佛教文化的传播与影响。这一时期文档名词的发展,呈现出丰富多彩、蓬勃发展的态势,展现了当时社会的多元与包容。
文档名词:穿越历史的文化印记
在历史的长河中徘徊,你是否曾好奇那些承载着无数记忆与智慧的文档名词是如何起源、发展和演变的?《中国文档名词发展演变史》为我们揭开了这一神秘面纱,引领我们踏上一场精彩绝伦的文化溯源之旅。
先秦时期,作为中华文化的滥觞与发展繁荣阶段,文档名词亦处于起源与多元发展之际。这一时期的文化具有强大的延续性,虽书面语尚在初创,却已依据社会需求创造出诸多文档词汇,如“文”“书”“典”“册”等,它们犹如繁星,在历史的天空中初步闪烁。“文”字最早可见于陶寺遗址的朱书扁壶,其含义从“花纹;纹理”逐渐衍生出“典籍”“文字”“法令条文”等义,见证了当时人们对世界认知的拓展。这些早期文档名词,不仅是语言的符号,更是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活动的直接反映,为后世文档名词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秦汉时期,政治上确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如三公九卿制、郡县制等,极大地影响了文档名词的发展。“诏书”这一皇帝专用文书应运而生,成为皇权至高无上的象征。在文化领域,史学蓬勃发展,《史记》《汉书》等伟大著作的出现,不仅记录了历史的辉煌,也促使众多文档名词如“图书”“文书”等得以广泛传播与应用。科技的进步,如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同样在文档名词中留下深刻印记,“舆图”等词的使用次数明显增多,反映出当时地图绘制水平的提高以及地图在国家管理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三国两晋南北朝,尽管政权更迭频繁、社会动荡不安,但文化多元发展,新的文档名词如“谱牒档案”“黄籍”“选簿”“阙簿”等不断涌现。九品中正制与门阀制度的结合,催生了谱牒档案,记录氏族世系的图牒、图谱等名词应运而生,见证了家族门第观念在当时社会的重要地位。同时,各政权对户籍制度的重视及户籍检查工作的开展,促使与户籍相关的文档名词大量出现,反映出当时社会对人口管理的高度关注。
隋唐五代,国家统一、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为文档名词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科举制度的创立与发展,使得与科举相关的文档名词如“金榜”“科文”等逐渐兴起,成为这一时期文化教育繁荣的标志。对外交流的频繁,佛教文化的盛行,也在文档名词中有所体现,如“佛藏”“经录”等词见证了佛教文化的传播与影响。这一时期文档名词的发展,呈现出丰富多彩、蓬勃发展的态势,展现了当时社会的多元与包容。
两宋时期,文化高度繁荣,文档名词的发展也达到新的高峰。雕版印刷术的广泛应用,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极大地促进了书籍的出版与传播,“版印”“活字本”等名词应运而生。书院的兴起,理学的发展,使得学术氛围浓厚,相关文档名词如“书院志”“语录”等反映了当时文化教育领域的活跃。两宋时期的文档名词,在数量和种类上都有显著增长,体现了这一时期文化的繁荣与创新。
元、明、清时期,文档名词在继承前代的基础上继续发展。随着社会的变迁,一些名词的含义逐渐演变,如“档案”一词在清代逐渐成为统一的文档名词术语,其使用范畴和内涵也在不断变化。明清时期的文书档案工作进一步发展,出现了“档房”“档案馆”等与档案管理机构相关的名词,反映出当时档案管理体系的日益完善。同时,西方文化的传入对文档名词也产生了一定影响,一些外来词汇逐渐融入,丰富了文档名词的词汇库。
从先秦的起源到秦汉的奠基,从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动荡发展到隋唐五代的稳定繁荣,从两宋的高度繁荣到元明清的传承演变,文档名词犹如一部部鲜活的史书,记录着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它们不仅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中华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见证。让我们通过这些文档名词,穿越时空的隧道,感受历史的温度,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本书特色
《中国文档名词发展演变史》特色鲜明,系统梳理了从先秦至民国文档名词的发展脉络,运用计量语言学等方法深入研究,以大量文献为依据,详细阐述各时期特点及影响因素,兼具学术性与可读性,是档案学、语言学等领域研究的重要参考书籍。
本书是一部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专著。本书系统梳理了中国文档名词从先秦至民国的发展脉络,详细阐述了各时期文档名词的演变历程,对了解中国文化传承与发展意义重大。作者运用计量语言学等方法,通过大量文献检索与数据分析,深入探究文档名词的起源、发展规律,以及政治、文化等因素对其的影响,使读者能清晰把握其发展轨迹。书中不仅对常见文档名词进行解读,还对一些易混淆或鲜为人知的名词进行辨析,为档案学、语言学等领域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无论是专业研究者还是对历史文化感兴趣的读者,都能从本书中获得对中国文档名词及相关历史文化的深刻认识,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佳作。
目录
目 录
导论:文档专业历史语言学论纲/1
第一节 文档语言与文档历史语言学/2
第二节 文档词汇/18
本章小结/33
第二章 先秦:滥觞时期的文档名词/35
第一节 先秦文档名词发生、发展的历史背景/35
第二节 先秦文档名词概述/49
第三节 先秦各族类文档名词/77
第四节 《周礼》文档名词/110
本章小结/141
第三章 秦汉:奠基时期的文档名词/142
第一节 秦汉文档名词发生、发展的历史背景/142
第二节 秦汉文档名词概述/151
第三节 秦汉各族类文档名词/162
本章小结/195
三国两晋南北朝:在动荡中发展的文档名词/197
第一节 三国两晋南北朝文档名词发生、发展的历史背景/197
第二节 三国两晋南北朝文档名词概述/205
第三节 三国两晋南北朝各族类文档名词/213
本章小结/250
第五章 隋唐五代:稳定发展中的文档名词/252
第一节 隋唐五代文档名词发生、发展的历史背景/252
第二节 隋唐五代文档名词概述/275
第三节 隋唐五代各族类文档名词/284
本章小结/338
第六章 两宋:繁荣时期的文档名词/340
第一节 两宋文档名词产生、发展的历史背景/340
第二节 两宋文档名词概述/345
第三节 两宋各族类文档名词/353
本章小结/393
第七章 元代:顿挫与融合中的文档名词/395
第一节 元代文档名词发生、发展的历史背景/395
第二节 元代文档名词概述/402
第三节 元代各族类文档名词/409
本章小结/457
明代:顿挫之后恢复与发展时期的文档名词/459
第一节 明代文档名词发生、发展的历史背景/459
第二节 明代文档名词概述/473
第三节 明代各族类文档名词/484
本章小结/571
第九章 清代:烂熟与转型中的文档名词/574
第一节 清代文档名词发生、发展的历史背景/575
第二节 清代文档名词概述/598
第三节 清代各族类文档名词/606
本章小结/697
第十章 民国:近代化时期的文档名词/699
第一节 民国时期文档名词发生、发展的历史背景/699
第二节 民国文档名词概况/709
第三节 民国时期主要文档名词族类分析/715
本章小结/746
第十一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面专业化时期的文档名词/747
第一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档名词产生与发展的历史背景/747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档名词概述/757
第三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档名词的来源/775
第四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领域文档名词/812
本章小结/841
附录1:本书所检索、统计的中国古代文献表/843
附录2:中国古代各族类文档名词数据汇总表/932
附录3:各族类主要名词在不同朝代的“出现次数”“名词数量”
统计表/947
后记/949
前言
专业语言的历史实证研究(代序)
一、研究对象
名词,是人对特定的客观事物的符号性表述。这种表述(名称)是人们在认识世界、理解世界的活动过程中获得的,其对象是那些具有独立特征的某一个或存在共性的某一类事物。这个名称确立后,会在人类认识发展过程中得到不断的修正与完善。名词的产生与发展,表面上是语言问题,而本质上是人类思想认识问题。词汇,不仅仅是语言,更是一种概念、一种思想。对它们的研究,是构建人类思想史、认识史的一个重要方面。
专业语言,对于一个专业领域而言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普通人也说文书和档案,但那只是一种一般意义上的名称,不是一种专业的概念认识。他们在说这些名词时,没有专业研究员头脑中的那些丰富、精确的概念认识。作为概念的专业名词,它是建立在通晓专业历史和成就的基础上的。非专业地使用名词与专业地使用概念,是非专业与真专业的明显区别。
这就够了吗?黑格尔说,人们对自己经常挂在嘴边的名词往往是最无知的。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