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R.S.托马斯
出版社:重庆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
ISBN:9787562467014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诗集是r.s.托马斯从20世纪40年代到90年代近半个世纪诗歌创作的一个总结。他的诗歌创作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70年代以前的诗作主要是关于威尔士的乡民与风光,历史与文化。从20世纪70年代起诗人致力于和“隐身上帝”的对话,探索人类内在的精神世界。r.s.托马斯以其特殊的诗歌语言,反思现代技术对自然、乡村生活以及人的信仰的冲击与破坏。他的诗冷峻肃穆,朴拙自然,厚重深刻。
作者简介
R.S.托马斯(Ronald Stuart Thomas,1913—2000
)既是威尔士诗坛的泰斗,也是20世纪世界最伟大的抒情诗人和宗教诗人之一。他终生在偏远的威尔士乡村教堂当牧师,多次获得各种诗歌奖项,诗风严谨洗练、硬朗不屈,在英国诗坛独具一格。
相关资料
在形式上,r.s.托马斯的诗就像坚硬的石头,顽强忍受着岁月的侵蚀。在色调与韵律上,它们往往阴沉单调。在语气上,它们似乎毅然“要求彻底认清丑陋之所在”。然而它们也会被突然出现的阳光照亮,因得神助而清新流畅。在情感上,他的诗歌取得的最大成就在于,它们表明了这样一种信念,在等待和分辨中成长起来的信念,坚信自己永远有读者。
—— 英国桂冠诗人 安德鲁? 莫申
他所抒写的东西——永恒、灵魂、不朽、上帝——都不是我们这个浮华世界的特色。
—— 格雷姆?特纳(graham turner)
他太神奇了,很纯洁,很痛苦,但这痛苦诠释得很美丽,很练达。他是至高无上的,非常好的诗人,完全凭自己的实力脱颖而出。
—— 阿尔?阿尔瓦雷茨(al alvarez)
他的有些诗我喜欢的要死,有些诗让我恨啊,因为有种冷血的对生命无意义的嘲弄。这后一点可恨,也是我和人争论过的。有一个在美国的老头,退休的中学英文教授,也说到托马斯的残忍。这一点,他比哈代走得更远。
—— 豆瓣网友adieudusk
r.s.托马斯就像经过多年雨水冲刷过的白石,用非常朴素的词句写出古老而又有现代意义的题材,是沉思的诗,经得起推敲。
—— 翻译家王佐良
本书特色
●托马斯生前一共出版了27本诗集,大约1600多首诗,多次获得各种诗歌奖项,并于1996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
●托马斯认为不仅个人需要信仰,整个人类也必须要有信仰的支撑,必须要有爱。现代社会如果听任技术去帮助人类实现各种欲望,最终人类将不可避免地走向毁灭。在这个科技发达、精神虚弱的时代,只要“科学在爱的镜中改观自己”,当爱在内心发光时,人才能走出精神的荒原,生命的终极意义才得以实现。
●托马斯是一个牧师,他的诗歌讲述的是一个人在精神泥沼中的艰难跋涉,在深沉的精神境界里追求神性的真实写照。他在上帝和他教区的选民之间,用诗歌歌唱原始的生活。
●托马斯的确是一个与时代格格不入的诗人,他怀疑当下的许多东西,拒绝接受它们。他认为机器冷酷无情、不可信赖;他认为城镇堕落或不作为;他质疑性别平等(的确,女性主义通常都被视为一种威胁)。
目录
田间石头(1946)
1. 出山
2. 一位劳动者
3. 仙客来
4. 一个农民
5. 乡下孩子
6. 格林多起义
7. 人与树
8. 亲缘
9. 女霸王
10. 霍利黑德途中忆叶芝
11. 乡村教堂(莫那文)
12. 农民的招呼
13. 一位牧师致他的教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