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风俗与信仰-我们的国家

封面

作者:仲富兰

页数:177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

ISBN:9787309082593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我们的国家》是一套专门为大众读者精心打造、由名家倾情撰写的系列丛书。本丛书由各领域卓有名望的专家撰写,内容厚积而薄发,行文严谨而鲜活。面向的读者群体也极为广泛,既可以是国内读者,也可以是海外华人;既可以作为了解中国文化的通俗读物,也可以作为中华青少年追溯与了解祖国文化之源的可靠读本。《风俗与信仰》是丛书之一。《风俗与信仰》分析中国风俗与信仰的特征和性质。本书由仲富兰著。

作者简介

仲富兰:复旦大学哲学系毕业。多年在上海新闻媒体工作,曾任上海电台新闻台副总监、高级记者。现任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新闻学系主任,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研究中心主任、《传播学研究集刊》副主编;上海市民俗文化学会会长、香港中国文化研究院顾问。民俗学专家,著有《中国民俗文化学导论》、《现代民俗流变》、《中国民俗流变》、《民俗与文化杂谈》、《中华风物探源》、《中国神秘文化百科知识》、《中国通·风俗礼仪》、《十二生肖的故事》、《风物考》、《上海街头弄口》和《广播评论——功能、选题与语言艺术》、《广播电视新闻学》、《广播电视评论教程》等;主编有《国风》学术集刊、《文化寻根》、《图说中国近百年社会生活变迁》和《上海史迹与风土》等。

本书特色

世界上万千的风俗与信仰都是根据一定的条件产生并长期联系而成。大量的民俗文化事象,它既表现为一定的物质的、有形的、可直接触摸到的具体的实物,同时,它又表现为观念的、无形的、只能意会和理解的抽象形式。可以说,风俗与信仰是划归于人类文化深层结构层面的。它之所以能够古今贯通,因为它既是每个个体在社会生活中长期实际生活的积累,也有人类群体世代相传的积淀。基于这种积淀在人们精神世界形成了一定的观念态势,人们总是自觉或者不自觉地沿袭这条步履艰难的轨迹行进。《我们的国家:风俗与信仰》就从分析风俗与信仰的特征和性质说起。

目录

导言:风俗与信仰的考察视角和价值功能 风俗与信仰的一体两面 考察风俗与信仰的几个视角 风俗与信仰的价值和功能一、民生:物质生活的瑰丽画卷 独步世界的服饰习俗 开放流畅的饮食风习 各具风姿的民居习俗 舟马车轿与交通行旅二、民事:约定俗成而化成天下 聚族而居韵家族风俗 以义结缘的民间社团 协力同心的乡规民约 生产流通与商帮风俗三、民礼:缤纷多姿的人生仪礼 迎接新生孩儿的风俗 养育有度的成年冠礼 谈婚论嫁的婚姻俗制 敬老崇文与尊老风尚 生命终结的丧礼习俗四、民娱:四时八节的节日仪式 万紫千红的春季节俗 映日荷花与夏日节令 银烛画屏与秋季节日 暮雪辕门与冬日风俗五、民艺:永不过时的民众游艺 语言民俗与口头文学 游戏人间与竞技弄潮 乡土美术与民间工艺 民间音舞与吹拉弹唱 乡音袅袅的地方社戏六、神灵信仰:主宰万物的人格化身 开天辟地创世神 保佑平安守护神 图腾崇拜说祖神 神灵传播为俗神七、鬼魂信仰:离开肉体的灵魂漫游 关于灵魂观念的幻想 阴阳与鬼精灵的构架 世俗生活的三个鬼节 灵魂与超自然的想象八、多神崇拜:神灵信仰的实用表达 自然神灵崇拜与土地神祗 护佑一方老百姓的城隍神 炊烟袅袅的灶神与火神 恭喜发财人见人爱拜财神九、巫术信仰:现实图景与未来展望 巫术信仰是文明的源头 巫术迷信是文化的产物 迷信类型与心理需求 驱鬼祛病与巫术功能 传统迷信与权力崇拜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风俗与信仰-我们的国家》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2927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