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西部作家精神档案

封面

作者:李遇春 著

页数:385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日期:2012

ISBN:9787100087872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中国当代西部文学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西部作家的文化心理和艺术取向以矛盾冲突、深沉厚重、古朴苍凉为主要特征。本书主要对张贤亮、陈忠实、贾平凹、路遥等为代表的中国当代西部著名作家的心理世界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艺术透视,以期破译其心灵密码,绘制其精神档案。作家在专题研究中力图贯彻心证与史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兼顾文本形式分析的基础上,把心理分析与历史分析结合起来,把务虚的心证与务实的史证结合起来,体现了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的实证精神。

作者简介

李遇春,文学博士。现为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现当代文学教研室主任、中国新文学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湖北省作协评论委员会副秘书长、华中师范大学黄鹤诗社秘书长。入选2009年度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在《文学评论》、《小说评论》、《南方文坛》、《人民日报》、《文艺报》、《文学教育》等报刊杂志发表文章150余篇,有多篇被《新华文摘》和人大复印资料等转载。专著有《权力•主体•话语——20世纪40—70年代中国文学研究》、《中国当代旧体诗词论稿》,编著有《新世纪短篇小说佳作选评》,主编《中国文学编年史(当代卷)》、《中国现当代文学经典作品选讲》四卷本,副主编《中国当代文学》上下卷。曾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湖北省社科基金项目各一项。曾获湖北省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和二等奖、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优秀成果奖、《文学评论》优秀论文奖等。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当代文学史与文学批评、中国现当代旧体诗词研究。作为国内有代表性的青年文学评论家,《南方文坛》2010年第3期曾作专栏介绍,其文学批评强调学院派的实证精神。作为中国现当代文学界率先开展旧体诗词研究的青年学者,其研究成果被《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文艺报》等报刊专门推介。

本书特色

我无法想象没有西部作家的中国当代文学将会是如何的寂寥和疲软!因为他们的写作极大地丰富和提升了中国当代文学的内涵和品格。

目录

序言 於可训1

第一编 张贤亮

小引 3

超越苦难的白曰梦–张贤亮小说创作的深层心理机制解析 6

拯救灵魂的忏悔录–张贤亮小说创作申的忏悔精神分析 27

拂不去的死亡阴霾–张贤亮小说创作申的死亡心理分析 52

小结 74

第二编 陈忠实

陈忠实小说创作流变论–寻找属于自己的叙述 79

陈忠实与柳青的文化心理比较分析–以《白鹿原》和《创业史》为中心 100

文化•历史•性–《白鹿原》之争 116

心理结构的平衡与颠覆–论陈忠实新世纪以来的小说创作 127

在自我反省中寻求艺术突破–陈忠实访谈录 145

第三编 贾平凹

拒绝平庸的精神漫游–贾平凹小说的叙述范式的嬗变 201

对话与交响–论长篇小说《秦腔》的复调特征 219

底层叙述中的声音问题一一评贾平凹的长篇小说《高兴》 237

作为历史修辞的“文革”叙事–《古炉》论 249

传统暗影中的现代灵魂–贾平凹笔答李遇春问 270

在痛苦中写作–贾平凹访谈录 277

第四编 路遥•红柯•李锐

焦虑的踪迹–路遥小说创作心理嬗变论 299

新神话写作的四种叙述结构–论红柯的“天山系列”长篇小说 521

生命的历史困境与人的寓言–论李锐长篇小说的精神特征 545

附录

从阐释到实证–我的批评独语/李遇春 563

思想来自哪里?–李遇春和他的当代文学探索/刘醒龙 366

历史的探源与祛魅–论李遇春的文学批评/周新民 370

后记 382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西部作家精神档案》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2904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