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田园、金涛
页数:456
出版社:中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4
ISBN:9787500179979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网盘下载地址:下载一种货币,两个市场
内容简介
人民币是当今世界上唯一一个没有实现资本项目可兑换,但成为国际储备货币的币种。人民币在岸市场和离岸市场运行着两套规则不同的货币体系,使用两种不同的货币符号(CNY和CNH),创造性地实践了“三元悖论”框架下的“非角点解”,在本币不满足“可兑换”条件下成功推动了离岸模式的货币国际化发展。这在人类货币演进的漫漫长河中是一个极为特殊的现象。人民币于历史中锚定了自己的坐标。
本书从历史环境和多方博弈的视角看待货币国际化问题,兼具理论和实证分析。首先,本书剖析了人民币“一种货币,两个市场”的独特结构,重点研究了两个市场之间的联动关系和联通工具。其次,本书系统阐释了国际货币理论的两个研究框架,阐明了人民币离岸发展模式的内在逻辑,对当前学术界存在较大争议的问题进行了辩证讨论,并在地缘政治背景下扩展了国际货币的理论要素。再次,本书在“三元悖论”经典框架下研究了中国特殊的“非角点解”形式,提出了人民币国际化在多视角下的丰富内涵。最后,本书在实证分析章节运用中国数据进行了回溯分析,对资本项目改革的权衡和取舍进行了定量阐释。本书视角新颖,多维度勾勒了人民币国际化离岸发展的轮廓,并体现出对文化和历史的思辨。
作者简介
田园,清华大学经济学博士,毕业于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师从中国著名经济学家李剑阁。发表过多篇学术论文和政策报告,研究领域包括国际货币体系、离岸金融及数字货币。
金涛,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罗切斯特大学数学博士,现任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教授、清华大学恒隆房地产研究中心货币与财政政策研究室主任、中国金融学会理事。曾任职于美国联邦储备银行波士顿分行以及美国国家经济究局(NBER)。师从当代宏观经济学大师罗佰特·J.巴罗(Robert J. Barro),发表过多篇中文顶级学术期刊论文和重量级政策研究报告,研究兴趣包括宏观经济、宏观金融、资产定价、人工智能以及应用数学。
本书特色
内容扎实,专业性强,具备较高的理论价值。本书从多个维度剖析了人民币“一种货币,两个市场”的独特结构,探讨了人民币国际化离岸发展的特殊路径,理论与实证并重,是广大读者了解人民币国际化逻辑与进程的优质读物。
金涛教授与田园博士学术背景深厚,长期从事宏观经济、离岸金融、国际货币体系等方面的研究,研究成果丰富。本书作为一部系统研究人民币离岸市场发展的专著,具有重要的学术理论价值和社会价值,为政策制定、跨境资产配置提供了有益参考。
中投公司原副总经理谢平、中央外汇业务中心首席经济学家缪延亮重磅作序,孙冶方基金会理事长李剑阁、大成基金副总经理兼首席经济学家姚余栋、美国波士顿学院教授肖志杰共同推荐。
目录
第一节 一种货币,两个市场 003
第二节 人民币“双重”汇率 008
第三节 离岸人民币汇率和利率的联动关系 048
第四节 人民币离岸和在岸的管理与调适 051
第五节 双向“互联互通”政策工具箱 055
第二章 人民币国际化的离岸发展
第一节 现代国际货币格局 075
第二节 国际货币的定义 081
第三节 人民币国际化的内涵 100
第四节 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与其他政策改革的配合关系 106
第五节 人民币国际化的离岸模式 114
第六节 资本账户开放和经济增长 120
第七节 资本账户开放面临的潜在风险 145
第八节 美元、马克和日元的国际化路径 150
第三章 超越“不可能三角”
第一节 中国对外资产负债结构 177
第二节 人民币国际化的一个现实意义 189
第三节 “三元悖论”的“非角点解” 191
第四章 资本账户开放程度的测度
第一节 本章引论 209
第二节 文献回顾 214
第三节 中国资本账户开放程度的法律度量和事实度量 216
第四节 两个市场联通程度的价格度量 224
第五节 人民币离岸和在岸市场的非线性收敛特征 235
第六节 实证结论与政策启示 251
第五章 资本账户对外开放的风险分担机制:基于市场联通的视角
第一节 本章引论 257
第二节 文献回顾 259
第三节 政策背景与理论机制 263
第四节 实证设计 273
第五节 实证结果与分析 286
第六节 实证结论与政策启示 291
第六章 “非角点解”区间的人民币套息交易
第一节 本章引论 299
第二节 文献回顾 304
第三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假说 308
第四节 计量模型设定与实证结果分析 326
第五节 实证结论与政策启示 347
结 语 351
附录 375
附表1 383
附表2 389
参考文献 391
后记 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