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第二只魔袋-大王书-美幻版

封面

作者:曹文轩著

页数:212

出版社:接力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

ISBN:9787544825894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大王书》为作家曹文轩精心构思、匠心独运的多卷本长篇幻想小说。作品将幻想与文学融为一体,既具有作者一贯的美学风格,又内容新奇独特,极富探索之风。作家调动非凡想象,再造出一个风烟瑟瑟、扑朔迷离的陌生世界——在那里,千军万马攻城,百万壮士追击,少年茫波澜起伏的成长历程就此展开。

作者简介

曹文轩,著名作家、学者。1954年生于江苏盐城。现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同时担任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   代表性长篇小说有《草房子》、《红瓦》、《根鸟》、《天瓢》、《青铜葵花》、《山羊不吃天堂草》、《我的儿子皮卡》、《叮叮当当》等;主要文学作品集有《忧郁的田园》、《红葫芦》、《蔷薇谷》、《追随永恒》、《三角地》等;主要学术性著作有《中国八十年代文学现象研究》、《二十世纪末中国文学现象研究》、《第二世界对文学艺术的哲学解释》、《小说门》等。2003年出版九卷本曹文轩文集,2005年出版曹文轩纯美小说系列。   作者多部作品被翻译为英、法、德、日、韩等文字。曾获国际安徒生奖提名奖、中国安徒生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中国出版政府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剧本奖、中国电影华表奖、德黑兰国际电影节金蝴蝶奖等四十多种奖项。

本书特色

前所未有的幻想世界 光明与黑暗旷日持久的对峙
史诗、人性与审美的多维融合 少年王对王者之路的苦苦探索
★让阅读为孩子插上想象的翅膀,作家在调查了数百所中小学后,有感于孩子们阅读生态的恶劣,决定写这一部孩子能读、大人爱读的书。作品将幻想与文学融为一体,具有作者一贯的美学风格,内容新奇独特,极富探索之风
★打造中国幻想文学的标杆,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历时八年精心构思、匠心独运的长篇幻想小说,代表目前作者长篇系列小说最高成就
★作家调动非凡想象,再造出一个风烟瑟瑟、扑朔迷离的陌生世界——在那里,千军万马攻城,百万壮士追击,少年茫波澜起伏的成长历程就此展开
★荣获中华优秀出版物奖图书奖、全国儿童文学优秀作品奖,入选新闻出版总署向青少年推荐百种优秀图书、“三个一百”原创图书出版工程

曹文轩八年磨出“大王书”
北京作家曹文轩近日将推出多卷本长篇幻想小说“大王书”。据悉,他在8年前即开始酝酿,并研究了20多本有关幻想文学的理论图书,最终创作出“大王书”系列。
——文学报

“大王书”:幻想文学的本土性探索
短短的几年时间,幻想文学已经相当“热闹”,也颇受争议。这其中,曹文轩的”大王书”独具秉异。显然,它更接近经典幻想文学所积累的传统,对中国本土文化资源的思考和表现更为深刻,在文学性上也更为精细。尤其是与《指环王》相对照时,会发现曹文轩在幻想文学创作上和托尔金相似的宏阔追求。
——文艺报

“大王书”:曹文轩挑战文学想象力
当下中国文学无止境地对现实加以描摹而将想象、构思打压到最低限度,就是一个证明。鉴于这样一个现状,我对幻想文学抱了很大的希望,我希望它的出现不仅仅是给我们的文学带来新的气象,对过于浓郁的写实主义加以冲淡,还给它的阅读者们加以想象能力的培养,让他们看到想象的美以及想象创造世界的巨大力量。也许,我让它过多地承担了责任。
——中国图书商报
曹文轩玩儿“魔法”
“大王书”讲述王的成长
作家曹文轩创作的长篇系列小说”大王书”日前由接力出版社(blog)出版。该书是曹文轩历时八年构思、创作的最新多卷本长篇小说,也是曹文轩迄今最为重要的作品,在内容和形式上都作了大胆探索与尝试。昨天,曹文轩接受本报专访时称,虽然小说披着“幻想”外衣,但实质上扎根现实,讲述一个王者的成长心路历程,主人公茫独立面对困难、克服困境的人格魅力或许能对当代青年有所启迪。
——京华时报

曹文轩:用文学终结幻想小说的粗鄙
继纯美小说、精致《天瓢》之后,曹文轩再次发力,推出长篇小说“大王书”系列,欲突破中国原创“幻想小说”的现有格局。
——搜狐读书

目录

第一章 乌城1.赤条条2.亡灵3.三只小精灵4.绞刑第二章 桐壶1.改道2.穿越草原3.桐壶城外4.骑兵横队5.红纱灯第三章 乌鸦1.坡的思念2.翻滚的浪花3.包头巾的男孩4.灭杀机构5.王袍鸦血第四章 月光下的银山1.鼾声处处2.白色畜生3.火苗般的舌头4.我就不怕狗!第五章 白狗1.猎户2.独自上山3.别了,茫哥哥!4.死书5.璇!6.人狗二重唱7.大音8.马声嘶鸣后记一后记二作家主要获奖记录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第二只魔袋-大王书-美幻版》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2871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