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李勇 编
页数:220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5
ISBN:9787111767565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网盘下载地址:下载电力系统分析
内容简介
本书以电力系统暂态分析为主线,主要介绍电力系统短路暂态特性、功角稳定与电压稳定的基础理论与分析方法等方面的内容。全书一共8章,具体包括电力系统运行稳定性的基本概念、理想同步发电机模型、电力系统的功率特性及其影响因素、同步发电机突然短路的物理分析与定量计算、小扰动和暂态功角稳定的基本原理与分析方法、电力系统电压稳定的基本原理与分析方法、提高电力系统稳定性的措施等。
本书可以作为高等院校本科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电力系统运行与规划等方面工作的技术人员参考。
作者简介
李勇,湖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南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湖南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输变电新技术工程研究中心主任。获国家海外高层次青年人才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青项目。IET Fellow、IEEE高级会员、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理事,担任多个国内外知名学术期刊编委。主要从事新能源电力系统运行与控制、电能变换系统与装备研发等方面的教学科研工作。主持或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重点研发计划等纵向和横向项目。连续多年入选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湖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等。谭益,湖南大学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电力系统运行优化与控制等领域的研究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参与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湖南省科技重大专项等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已发表学术期刊论文数十篇,获湖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等。李勇,湖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南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湖南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输变电新技术工程研究中心主任。获国家海外高层次青年人才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青项目。IET Fellow、IEEE高级会员、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理事,担任多个国内外知名学术期刊编委。主要从事新能源电力系统运行与控制、电能变换系统与装备研发等方面的教学科研工作。主持或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重点研发计划等纵向和横向项目。连续多年入选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湖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等。谭益,湖南大学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电力系统运行优化与控制等领域的研究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参与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湖南省科技重大专项等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已发表学术期刊论文数十篇,获湖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等。刘嘉彦,博士,毕业于德国多特蒙德工业大学电气工程专业,现任湖南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助理教授。主要从事电力系统稳定控制与优化运行方面的研究。发表学术期刊论文4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3项。主持或参与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纵向和横向项目。李培强,湖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电力系统负荷建模与电压稳定、大规模储能及其在电网中的应用、分布式能源与微电网等。任IEEE PES电力系统建模仿真分委会常务理事,湖南省电工技术学会常务理事。湖南省线下一流课程《电力系统基础》负责人,湖南大学电力系统分析理论与实践教学团队负责人。主持完成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项,完成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南方电网公司等横向项目20余项。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3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获省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
本书特色
本书是湖南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副院长李勇教授主编的教材,湖南省线下一流课程《电力系统基础》教学团队共同编写。非常有特色:
?兼顾知识深度与易读性:充分考虑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特点,阐述电力系统暂态分析的数学理论,在兼顾理论深度的基础上,力求通俗易懂。
?注重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结合:在重点阐述电力系统暂态分析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基础上,从计算机编程的角度对暂态分析领域的部分知识进行了讲解。
?融合新问题与新技术:随着新能源、电力电子、储能、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快速发展,电力系统稳定分析与控制领域出现了新问题、发展了新技术,本书在此方面也进行了相关介绍。
?重视与国家标准的衔接:近年来,我国发布了电力系统安全稳定领域的强制性国家标准。本书与时俱进,重视相关内容与国家标准的衔接。
目录
第1章电力系统运行稳定性的基本概念1.1电力系统稳定性概述1.1.1电力系统稳定性的定义1.1.2电力系统稳定性分类1.2功角的概念1.3小扰动功角稳定的基本概念1.3.1定性分析(不考虑发电机阻尼)1.3.2发电机阻尼对小扰动功角稳定的影响1.4暂态功角稳定的基本概念1.5负荷稳定的概念1.6电压稳定的初步概念1.6.1电压稳定性概述1.6.2不同扰动下的电压稳定性1.7新型电力系统的稳定性第1章电力系统运行稳定性的基本概念1.1电力系统稳定性概述1.1.1电力系统稳定性的定义1.1.2电力系统稳定性分类1.2功角的概念1.3小扰动功角稳定的基本概念1.3.1定性分析(不考虑发电机阻尼)1.3.2发电机阻尼对小扰动功角稳定的影响1.4暂态功角稳定的基本概念1.5负荷稳定的概念1.6电压稳定的初步概念1.6.1电压稳定性概述1.6.2不同扰动下的电压稳定性1.7新型电力系统的稳定性1.7.1“双高”新型电力系统的特点1.7.2“双高”电力系统稳定性分类1.7.3电力系统稳定性与新能源控制策略的关系本章小结习题第2章理想同步发电机模型2.1理想同步发电机及其原始方程2.1.1理想同步发电机的基本假设及其物理特性2.1.2假定正向下的理想同步发电机原始方程2.2理想同步发电机的基本方程及其物理意义2.2.1同步发电机的Park变换2.2.2理想同步发电机的基本方程(dq0坐标系下的电磁方程)2.3常用标幺制下的理想同步发电机基本方程及其简化2.3.1常用标幺制简介2.3.2标幺制基本方程2.4理想同步发电机的参数与等效电路2.4.1稳态参数与等效电路2.4.2暂态参数与等效电路2.4.3次暂态参数与等效电路2.5同步发电机转子运动的数学模型2.5.1有名单位制下的同步发电机转子运动方程2.5.2标幺制下的同步发电机转子运动方程2.5.3惯性时间常数的物理内涵本章小结习题电力系统分析目录第3章电力系统的功率特性及其影响因素3.1不计励磁调节时单机参尴薮笙低车墓β侍匦3.1.1送端发电机为不计励磁调节的隐极机3.1.2送端发电机为不计励磁调节的凸极机3.2自动励磁调节对系统功率特性的影响3.2.1无励磁调节时发电机端电压变化分析3.2.2自动励磁调节器对功率特性的影响3.2.3各种电势表示的功率特性对比3.3复杂多机电力系统的功率特性3.3.1复杂多机电力系统的同步发电机功率方程3.3.2复杂多机电力系统同步发电机电磁功率的特点3.4网络接线及参数对功率特性的影响3.4.1串联电阻的影响3.4.2并联电阻的影响3.4.3并联电抗的影响3.4.4同步发电机与无限大系统复合联接时的功率特性本章小结习题第4章同步发电机突然短路的物理分析与定量计算4.1同步发电机突然三相短路暂态过程的特点与基本分析原理4.1.1同步发电机突然三相短路暂态过程的电磁特性4.1.2基于闭合回路磁链守恒原则的突然三相短路分析方法4.2无阻尼绕组同步发电机三相短路电流计算4.2.1空载情况下突然发生短路4.2.2负载状态下的突然短路4.3有阻尼绕组同步发电机的突然三相短路4.3.1有阻尼绕组同步发电机的短路电流4.3.2自由电流的衰减4.4强行励磁对短路电流的影响本章小结习题第5章小扰动功角稳定的基本原理与分析方法5.1小扰动法的相关概念与基本原理5.1.1李雅普诺夫稳定分析的基本概念5.1.2小扰动法的基本原理5.2不计励磁调节作用时单机参尴薮笙低车男∪哦功角稳定分析5.2.1不考虑阻尼时的小扰动功角稳定分析5.2.2考虑阻尼的小扰动功角稳定分析5.3计及励磁调节作用的单机参尴薮笙低承∪哦功角稳定分析5.3.1考虑励磁调节的单机参尴薮笙低诚咝曰小扰动方程5.3.2考虑励磁调节的小扰动功角稳定分析5.3.3励磁调节器的改进5.3.4励磁调节器对小扰动功角稳定影响的总结分析5.4复杂多机电力系统的小扰动功角稳定特点与分析方法5.4.1复杂多机电力系统的小扰动功角稳定性判断5.4.2静态稳定储备系数的概念与计算本章小结习题第6章暂态功角稳定的基本原理与分析方法6.1电力系统暂态功角稳定分析的基本假设6.1.1电力系统机电暂态过程的特点6.1.2暂态功角稳定分析的基本假设6.1.3近似计算中的简化处理6.2基于等面积定则的简单电力系统暂态功角稳定定量分析6.2.1不同运行状态下的送端发电机功率特性6.2.2单机参尴薮笙低车牡让婊定则6.2.3等面积定则的应用6.3基于摇摆曲线的功角稳定性分析6.3.1分段计算法6.3.2改进欧拉法6.3.3摇摆曲线的应用举例6.4不同发电机模型下的复杂电力系统暂态功角稳定的定量分析6.4.1复杂多机系统暂态功角稳定的特点与判断原则6.4.2复杂多机系统暂态功角稳定的定量分析6.5电力系统异步运行的概念6.5.1异步运行时的功率特性6.5.2由失步过渡到稳态异步运行的过程6.5.3发电机实现再同步本章小结习题第7章电力系统电压稳定的基本原理与分析方法7.1静态电压稳定分析7.1.1单电源电力系统的静态电压稳定分析7.1.2多机电力系统7.1.3静态电压稳定储备7.2暂态电压稳定分析7.3长期电压稳定分析7.3.1长期电压稳定分析的特点7.3.2长期电压稳定分析考虑的因素7.4电压崩溃7.4.1电压崩溃的动态过程7.4.2电压崩溃事故的预防措施本章小结习题第8章提高电力系统稳定性的措施8.1提高功角稳定性与电压稳定性的基本原理8.1.1提高功角稳定性的基本原理8.1.2提高电压稳定性的基本原理8.2基于FACTS的电力系统稳定性提升8.3基于储能的电力系统稳定性提升8.3.1储能的基本概念与分类8.3.2储能对提升电力系统稳定性的作用8.
赞助用户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