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符得团
页数:355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
ISBN:9787516106235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纵观中国古代社会的个体品德培育史,在个体品德培育这一复杂的教育实践活动中,社会普遍通行的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作为没有被古代官方正式教育系统纳入、却对个体品德培育具有直接影响和渗透作用的非正式制度,其发挥的作用甚至远远超过了正式制度。其中,以家训为代表的家庭教育在将社会一般的个体品德培育道德规范具体化、生动化、生活化、形象化、个体化,从而培育个体品德和塑造德性人格方面,确实表现出独特的意义和价值,起到了比官方教育(正式制度)更直接有效、更深刻长久的作用,虽然其中包含着许多封建性糟粕,但其促使社会普遍价值原则和文化精神具体化、生活化来培育个体品德的路径和方式,对当今社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确有借鉴价值。
作者简介
符得团,男,汉族,1968年6月出生,甘肃陇南人。1993年西北师范大学本科毕业后留校,2005年获得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MPA)专业硕士学位,2011年获得西北师范大学法学博士学位。现为西北师范大学研究生学院副院长,副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传统德育、教育经济与管理。近年来,先后在《光明日报》、《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电化教育研究》、《甘肃社会科学》、《西北师大学报》(社科版)、《开发研究》等报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0多篇,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甘肃省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甘肃省高新科技支撑计划研究项目和甘肃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等10多项研究课题,参编教材1部,合撰著作3部。
马建欣,女,汉族,1971年1月出生,甘肃庆阳人。1993年西北师范大学本科毕业,2004年获得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硕士学位,现为甘肃农业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思想政治教育和法学理论。近年来,先后在《光明日报》、《甘肃社会科学》、《西北师大学报》(社科版)、《甘肃政法学院学报》和《开发研究》等报刊公开发表10多篇学术论文,主持承担甘肃省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甘肃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等多项课题,参编《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等教材3部、合撰著作1部。
本书特色
分析古代家训如何将一般的社会价值原则具体化、生活化、个体化来培育个体品德的过程,解析古代家训培育个体品德的作用机制,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是符得团、马建欣编写的这本《古代家训培育个体品德探微——以<颜氏家训>为例》的主要内容。
目录
节选
分析古代家训如何将一般的社会价值原则具体化、生活化、个体化来培育个体品德的过程,解析古代家训培育个体品德的作用机制,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是符得团、马建欣编写的这本《古代家训培育个体品德探微——以<颜氏家训>为例》的主要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