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高长见
页数:280
出版社: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
ISBN:9787562042914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轻罪、重罪是很多国家刑法典对犯罪的法定分类,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刑法中没有法定分类意义上的轻罪概念和轻罪制度。国外“轻罪”处罚的行为,在我国主要由劳动教养和治安管理进行处罚。在学界过去研究的基础上,本书对建立我国的轻罪制度问题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从结构上看,本书分为五章,分别围绕轻罪问题的研究现状、轻罪制度的价值、建立我国轻罪制度的必要性、障碍和具体内容进行了分析。总体来说,本书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值得一读。
作者简介
高长见,男,河南西华人,1978年生,中共中央党校政法部讲师,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刑法学博士。德国慕尼黑大学法学院访问学者。
本书特色
《轻罪制度研究》一书是在高长见的博士学位论文基础上修改加工而成的,该书对轻罪问题的研究达到了较高的理论水平。首先,该书对我国犯罪概念中定量因素与刑法明确性原则以及法治原则之间紧张关系的分析具有相当的理论深度。应当说,包含定量因素是我国犯罪概念不同于西方国家犯罪概念的一大特点。犯罪概念包含定量因素决定了我国犯罪圈范围较小,大量的违法行为由公安机关、行政机关处罚。这样的制度设计,使得被行政处罚的行为人免于贴上“罪犯”的标签,没有犯罪前科的困扰;但是,不利之处在于它对刑事法治原则的冲击——在行政处罚程序中缺乏联合国人权公约所要求的正当程序保障。为了解决该问题,作者大胆提出了摒除犯罪概念中的定量因素,以定性方式界定犯罪圈的范围,在适度扩大犯罪圈的情况下,建立我国轻罪制度的主张。这种“立法定性、司法定量”的设计,是对西方国家犯罪定义模式的大胆借鉴,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目录
陈序 熊序 内容提要 引言 第一章研究轻罪问题的缘起 第一节研究现状与研究的意义 一、研究现状 二、研究轻罪制度的意义 第二节轻罪与相关制度 一、轻罪概念、轻罪制度 二、保安处分、违警罪 第二章轻罪制度的价值 引论 第一节轻罪制度与行政权的控制 一、轻微犯罪行为的处罚 二、行政权的控制及行政权与司法权的区别 三、轻罪制度与行政权的控制 第二节轻罪制度与刑法机能 一、刑法机能 二、犯罪圈与刑法机能 三、轻罪制度与刑法机能的关系 第三节轻罪制度与罪刑均衡原则 一、罪刑均衡原则的发展 二、轻罪制度是罪刑均衡原则在立法层面的表现 三、犯罪严重程度的差异 第四节轻罪制度与刑法明确性原则 一、作为罪刑法定原则实质侧面的明确性原则 二、轻罪制度与明确性原则之关系 第三章建立我国轻罪制度的必要性 第一节轻罪制度与劳动教养制度的改革 一、劳动教养制度的改革 二、劳动教养轻罪化的优势 第二节轻罪制度与犯罪、行政违法行为的界分 一、《刑法》与《治安管理处罚法》衔接的问题 二、犯罪与行政违法行为的区别理论 三、定性区分犯罪与违法行为 第三节轻罪制度与宽严相济刑事政策 一、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 二、轻罪制度与”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 第四节轻罪制度与刑法保护范围的协调 一、世贸组织下的知识产权争端 二、轻罪制度与知识产权犯罪入罪门槛 第四章建立我国轻罪制度的可行性分析 第一节犯罪圈扩大的消极影响问题 一、犯罪圈扩大与“犯罪标签”的负面效应 二、对批评观点的分析 第二节轻罪与现有刑法理论体系的协调问题 一、轻罪与现有刑法理论体系的协调 二、对批评观点的分析 第三节轻罪范围的界定问题 一、区分轻罪与重罪的不同标准 二、界定轻罪范围的困难 三、关于轻罪范围的初步思考 第五章轻罪制度的内容 第一节轻罪的范围 一、劳动教养处罚的部分行为 二、《刑法》规定的部分犯罪 三、需要予以犯罪化的部分危害行为 第二节轻罪罚与轻罪程序 一、轻罪罚 二、国外的轻罪程序 三、我国的轻罪程序 第三节轻罪与前科消灭制度 一、前科的不利影响 二、建立轻罪前科消灭制度的建议 参考文献 后记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