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小惠著 著
页数:366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日期:2024
ISBN:9787101166569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网盘下载地址:下载钱玄同思想重评(精)/王小惠著
内容简介
本书深入讨论钱玄同是如何继承章太炎古文经学资源与康有为的今文经学的思想资源,进而掀起思想革命、文学革命、语言革命的,通过系统总结钱玄同在中国新文学运动中的价值与意义,展示“五四”思想革命与中 国传统的经学、诸子学等学术资源之间的内在联系。
作者简介
王小惠,西南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重庆市“巴渝青年学者”、西南大学人才计划“含弘优青岗”。已在《文学评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文艺理论研究》等刊物发表CSSCI论文30余篇,其中多篇被《新华文摘》、《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或论点摘编。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等多项。
本书特色
基于多种角度,立体审视钱玄同的思想与学术本书从经学、史学、语言学等角度,梳理钱玄同关于经学、白话文以及汉字拉丁化、汉字改革等方面的言论,充分肯定了钱玄同对于中国传统经学、小学资源的利用与转化,以及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产生的影响,同时也较为客观地论述了其自身的问题,比如在反思中国传统时缺少多维度的批评眼光等。突破固有认识,重新发现“钱玄同声音”以往学界研究者多认为钱玄同在新文化运动中只是鲁迅、陈独秀、胡适等人的辅助者,视其为“鲁迅声音”“胡适声音”“陈独秀声音”的“扩音器”。本书则认为钱玄同从中国传统内部瓦解“传统”,继承利用中国传统学术资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提供学理上的支撑,在新文化运动中他发出了自己独特的“声音”。重视收集史料,推进钱玄同研究走向深入本书忠于史实,重视对史料的发掘和整理,不仅参考了日记、报刊、书信等文献史料,还将实物史料引入书中,收录了北京鲁迅博物馆(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馆藏的钱玄同相关的数十件珍贵文物。同时,在切实掌握大量一手资料的前提下进行实证研讨,比如对钱玄同“从不阅卷”一说加以考证等,为相关研究提供了有益的补充。
目录
序一 新思潮的摆渡人 孙 郁1
序二 以复古为革新 黄乔生9
前 言 1
第一章 钱玄同的经学变革与“五四”思想革命 /1
第一节 钱玄同的思想革命论对章太炎“黜经为史”观的发展 /1
第二节 钱玄同的思想革命论对康有为“疑经辨伪”方法的转化 /28
第二章 “六经”的瓦解
——以钱玄同的《诗经》论与“《春秋》经传说”为例 /56
第一节 钱玄同的《诗经》论 /56
第二节 钱玄同的“《春秋》经传说” /75
第三章 钱玄同“五四”时关于思想革命的其他散论 /93
第一节 钱玄同对“儒效”的批判 /93
第二节 “用耶教来排除中国旧儒” /125
第四章 钱玄同的白话文章观与“五四”文学革命 /135
第一节 章太炎的文学语言观与钱玄同的“五四”文学革命 /135
第二节 “声韵训诂大家”如何介入“五四”新文学
——论钱玄同的白话文章观 /161
第三节 钱玄同的中国传统白话小说观 /187
第五章 钱玄同的汉字论与“五四”汉字革命 /205
第一节 钱玄同的汉字论与“废汉文” /205
第二节 钱玄同对汉字的态度变迁
——以《钱玄同日记》与北京鲁迅博物馆藏钱玄同文物为线索 /221
结语 并非“扩音器”
——重评钱玄同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作用 /256
附录一 《新青年》“双簧信”的经典化 /289
附录二 钱玄同“不阅卷”考 /308
主要参考文献 /323
后记 /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