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萨姆愠纳什,南希勋伯格 萨姆愠纳什 南希勋伯格
页数:472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12
ISBN:9787510048265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 由于资料丰富,来源可靠,叙事角度独到,本书是目前评价最好的一本泰勒传记作品。
★ 泰勒于2011年3月去世,本书是其生前独家授权的她与伯顿的传记作品。
★ 书中首次公开伯顿从他们相识到他去世给泰勒写的四十封情书,以及泰勒早期传记中被禁止发表的一些内容。
★ 本书中收录了二人大量罕见照片,包括工作照和生活照。
★ 派拉蒙电影公司已购得本书电影改编版权。
本书再现了好莱坞金童玉女伊丽莎白泰勒和理查德伯顿的世纪之恋,特别在泰勒的独家授权下公开了伯顿写给她的四十封情真意切、活色生香的情书,以及泰勒早期传记中禁止发表的内容。这些首次面世的一手资料揭示了二人由《埃及艳后》爆发的“丑闻”到两次结婚又两次离婚的纠缠一生的风流情事和爱恨别伤。
在不乏幽默调侃的趣闻轶事的同时,作者又以考据确凿的严谨行文赋予了这段传奇真实可靠的面目。两位大明星个人性格的可爱与可恨,他们在好莱坞名利场上的光荣与虚妄,纤毫毕现,让我们对这段跨越将近半个世纪的爱情思慕动容,也让我们相信,阅读即站在真相的旁边。
作者简介
萨姆愠什纳(Sam Khner),《名利场》、《时尚先生》、《绅士季刊》特约撰稿人,出版过三本散文集和一本小说。
南希勋伯格(Nancy Schoenberger),诗人兼传记作家,美国诗人学会前执行理事,为PBS 系列纪录片Voices and Visions的联合制片人。著有《危险的缪斯:卡罗琳布莱克伍德夫人的一生》(Dangerous Muse: The Life of Lady Caroline Blackwood),并在威廉玛丽学院教授写作课程。
译者
檀秋文,男,安徽安庆人,电影学硕士,现供职于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
本书特色
伊丽莎白泰勒独家授权传记作品
四十封尘封半世纪的情书首度公开
《名利场》特约撰稿人萨姆愠什纳,著名传记作家南希勋伯格
全新解读好莱坞巨星伊丽莎白泰勒与理查德伯顿的世纪之恋
以纪录片般严谨的笔触还原这段不朽的爱情传奇。
“比布拉德皮特和安吉丽娜ㄠ襧更早以前,伊丽莎白泰勒和理查德伯顿的罗曼史就已震惊了全世界。在《烈爱》里,萨姆愠什纳和南希勋伯格给好莱坞这段疾风暴雨般波澜起伏的爱情提供了生动的历史性见解。每一页都引人入胜。毫无疑问这会是一本畅销书。”
——道格拉斯布林克利,美国历史学家、作家
“一部永远值得尊敬的传记,一部新闻般真实的传记……本书的突破在于努力将这两位大明星还原成普通人……像读莎士比亚戏剧那样读这本书吧。”
——《今日美国》
“卡什纳和勋伯格看到了泰勒自传中未发表的部分,更为重要的是,他们还看到了伯顿历年来写给泰勒的四十封情书。本书中摘录的情书写得非常精彩;时而俏皮,时而优雅,时而心碎,还有发自内心的真情流露……《烈爱》中写得最好的部分是描绘泰勒和伯顿工作时的情形,以及书中所引的他们关于表演、电影和舞台的交谈。”
——《洛杉矶时报》
目录
前 言……………………………………………………………………………………………..3
第一章 丑 闻……………………………………………………………………………….1
第二章 一代情侣………………………………………………………………………….33
第三章 郎心似铁………………………………………………………………………….57
第四章 不再结婚………………………………………………………………………….83
第五章 重获认可………………………………………………………………………..101
第六章 谁害怕伊丽莎白 泰勒?………………………………………………123
第七章 婚后感情………………………………………………………………………..143
第八章 “浮士德”的诱惑…………………………………………………………..169
第九章 转折的一年…………………………………………………………………….191
第十章 多事之秋………………………………………………………………………..213
第十一章 “戒指和鲸骨撑裙”……………………………………………………..233
第十二章 过气的巨星………………………………………………………………..253
第十三章 “蓝胡子”事件…………………………………………………………..277
第十四章 缘尽情未了………………………………………………………………..301
第十五章 离婚与复婚………………………………………………………………..325
第十六章 “利兹和迪克”…………………………………………………………….351
尾 声………………………………………………………………………………………….377
致 谢………………………………………………………………………………………….387
理查德 伯顿的两首诗………………………………………………………………..390
尾 注………………………………………………………………………………………….394
参考文献………………………………………………………………………………………421
译后记………………………………………………………………………………………….426
出版后记………………………………………………………………………………………429
前言
译后记
2011 年3 月23 日晚10 点多,我打开网页,没想到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条令人震惊的消息:“伊丽莎白 泰勒去世”。顿时被惊得目瞪口呆,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这一天因为泰勒的去世而成为了一个被世界电影史所铭记的日子。在接下来的几天内,关于伊丽莎白 泰勒的纪念专题充斥着各大媒体。此时的我,正处于翻译此书的最艰苦阶段。纵横好莱坞六十余年的一代天后已然离世,而她的传奇故事,我却还没有翻译过来,不由得感到巨大的压力……
虽然我看过伊丽莎白 泰勒主演的大多数电影,对她的传奇人生也略知一二,而且是带着巨大的敬意来翻译此书,但不得不承认,当我真正深入这样一段传奇的人生之中时,才发现自己原本对其的了解是那么的匮乏。起初我大大低估了本书的翻译难度,真正着手之后才发现,我所面临的困难远不是敬仰和热情就能解决的。翻译的过程充满荆棘。最主要的原因是原作旁征博引,具有相当深厚的历史背景。书中不仅仅提及欧美电影史上的诸多人物和事件,还大量涉及欧美诗歌、小说、戏剧(尤其是莎士比亚戏剧),更少不了欧美时尚界的众多名人、事件。尤为值得一提的是,除了英语之外,书中还时不时会
出现法语、意大利语、威尔士语和西班牙语……为了对书中提到的内容有更直观的认识,以使得自己的翻译尽可能准确,我不得不四处查询相关背景资料,观看了大量视频、文字、图片……虽然工作量大大增加,却也极大地开阔了我的视野,获益匪浅。
随着翻译程度的深入,在传记作者的描述下,我也渐渐被伊丽莎白 泰勒和理查德 伯顿那轰动一时的爱情经历所深深吸引,越来越投入其中。翻译的过程,其实也是了解伊丽莎白 泰勒和理查德 伯顿的过程,了解他们的人生经历、他们的心路历程、他们的爱情与婚姻、他们的家族以及他们的光荣与烦恼……我也仿佛来到了两位主人公生活的
年代,那些原本只是在历史书中才能看到的人物都瞬间鲜活起来,恍如一次奇妙的穿越时光之旅。
在翻译的过程中,书中一些情真意切的话语真真切切地打动了我。在那个远不如今天开放的年代里,伊丽莎白 泰勒和理查德 伯顿却是那样的特立独行。通过原作者的叙述,我能明显感觉到二人是如此地爱着对方,那种爱用“疯狂”来形容丝毫不为过,但正是因为太过疯狂,再加上二人的性格又太强,以至于最后不得不分开。虽然他们后来又与其他人再婚,但是属于二人之间的爱情与婚烟才是最让他们刻骨铭心的。伯顿直到去世之前还在给泰勒写信,但是当泰勒收到那最后一封信的时候,他却已离开人世。理查德 伯顿于1984 年逝世,现在伊丽莎白 泰勒也走了,二人终于可以在天国里开始他们的第三次婚烟了。
传记可以书写人生,而人生,又岂是传记可以书写完的?
一次艰苦的翻译过程,也是我的一段美妙的人生之旅。人生之旅有伴为乐,此书的翻译当然也离不开众人的帮助。首先要感谢我的师弟王家祥。正是他的大力推荐,才使得有我机会翻译本书,也才使得我的人生能够与伊丽莎白 泰勒和理查德 伯顿这两位巨星产生一个奇妙的交集。
其次要感谢后浪出版公司的陈草心和曹佳两位编辑。她们专业、高效的工作是本书得以顺利出版的保证。特别是本书的责任编辑曹佳,她细致、耐心的审校给本书增色不少。
另外,还要感谢张萌、王孟瑶、程旭敏、赵晶、齐赵园、李云伟、彭静宜、邱文静、王惠云等亲朋好友。感谢他们提供的多方协助,才使得本书能够顺利完成。
要特别感谢我的妻子许伟伟女士。本书从着手翻译到最终完成,历时整整八个月。正是她强有力的支持和后勤保障,我才能在这八个月内心无旁骛,全力投入翻译工作中。
最后,我想把本书献给我的父母和我的硕士生导师陈墨先生。他们是在我的工作、学习、生活和成长过程中对我影响最大的人。本书也算是我交给他们的一份小小答卷。
檀秋文
2012 年6 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