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元鹏飞
页数:421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
ISBN:9787010107943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是2008年立项的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2010年结项时被评为“良好”等级。作者出版此书是要纪念王国维1911年刊行的《古剧脚色考》,也是《古剧脚色考》百年以来第一部全面系统地考述中国古典戏曲脚色的论著。作者考证功底扎实,论著颠覆《古剧脚色考》之处甚多:一是发现宋金时期的戏剧演员在当时被称为“杂剧色”,不应以后来才确定下来的“脚色”概念称呼;二是首次详尽论证了杂剧色“引戏”演化为戏曲脚色生旦净末丑之“末”的过程与规律;三是令人耳目一新地提出了杂剧色“副末”兼“净”的观点,解决了王国维以来的戏剧史难题;四是首次从戏剧形态演进的规律入手,联系杂剧色变为脚色过程中性别人物对于“旦”脚出现的影响,内在合理地揭示了旦脚的形成过程和本质;五是鲜明的理论创新意识,首次提出了戏曲脚色制的形成与发展有演进阶段和分化阶段两部分;首次提出了“泛戏剧脚色”概念,并做了相应的具体考证研究;六是在方法上,运用文献、文物、文本“三证合一”,尤其是把文本即剧本内证的研究价值概括为戏曲史研究特有的“以戏证戏”,意义重大;此外,该书在中国古代礼乐制度中研究脚色和戏剧形态的关系,显示出开阔的研究视野。
本书特色
《古典戏曲脚色新考/青年学术丛书》编著者元鹏飞。
本书是王国维《占刚脚色考》问世一百年以来,第一部系统考察中国占代戏曲脚色的论著,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观点:1.戏曲脚色来源于北宋宫廷杂剧演出中的“杂剧色”,又在清中叶花部兴起以后出现了“行当化”现象,恰好对应了中国古代戏剧形态发展的总规律和大趋势:2.宋代杂剧色中“束泥”为戏曲“生”脚,“副净”为戏曲“丑”脚等事实虽然较为明晰,但杂剧色“引戏”发展为戏曲“末”脚,“副末”发展出戏曲“净”脚的规律则为本书首次阐明;3.首次系统全面地探讨了戏曲“旦”脚名称及其发展演化过程;4.第一次系统探讨了戏曲文物与戏曲脚色的关系,元明杂副和南戏传奇中戏曲脚色发展演化的情况等;5.在个案考证和系统考述的基础上,总结出“以戏证戏”和文献、文物、文本“三证合一,向心论证”的研究方法;6.将中国戏剧形态的发展演化和民族文化的历史走向相联系,提出了戏曲脚色制是东方艺术的奇葩和礼乐文明的硕果等具有刨新意义的论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