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美]康斯坦丁诺等
页数:300
出版社:中国铁道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
ISBN:9787113148713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美国从二十多年前开始,“结构保护系统”从构思到研究、试验、再到工程试用,给我们传统的地震工程领域带来了强大的活力。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从“被动”到“主动”再到“半主动”的地震保护系统都有了很大的发展。经过了两次产品的原型测试后,被工程师们认可的被动结构保护系统开始得到了广泛的工程应用。地震后破坏和有地震风险地区的桥梁、建筑,纷纷按计算的需要安置上了结构保护系统—橡胶支座、摩擦摆、各种阻尼器和防屈曲支撑。
在经历了二十多年的工程应用后,大家认为,需要有个总结归纳。以工程和理论的眼光评价一下这些经过百花齐放出来的各种结构保护系统的优缺点和可用性。美国联邦高速公路管理局基金会、加州交通管理局和交通部联合投资委托美国国家地震研究中心(MCEER)开展了这项工作,由Constantinou教授及多位专家把这二十多年的经验教训从理论到工程实用总结成这篇报告。
为了更好地介绍这些新成果,我们把该报告翻译成中文,供大家学习、阅读。
作者简介
陈永祁 1966年毕业于北京工业大学土木建筑系结构专业。 1981年获得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工程抗震研究所硕士学位。 1989年获得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土木建筑系工学博士 学位,毕业后在美国核电站设计公司(Sargent&Lundy) 的研究和发展部门工作,任高级工程师。 2005年回国创办北京奇太振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推广和发展 世界最先进的液体黏滞阻尼器和摩擦摆隔震等结构保护系 统在国内的理论发展和应用。 马良喆,1973年9月生于吉林
本书特色
该书稿为美国国家地震研究中心(MCEER)的Constantinou教授及多位专家把这二十多年的经验教训从理论到工程实用总结而成的研究报告,在国外尚未出版。同时作者非常希望该书能在中国出版,为中国的抗震设计分析提供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