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天地智道

封面

作者:高寿仙

页数:190

出版社:中国社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

ISBN:9787508739861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中国古代的天地智道,内容宏丰,自成体系。本书总结出古代天地观的三大类型,即自然的天地观、宗教的天地观和伦理的天地观;剖析了天地结构的三种学说以及天地本源和生成学说的产生和发展历程;指出星命术和风水术是古人对养育自己的天地的崇敬、感激和趋急避凶的安全心理与要求;对中国古代天地智道精芜并生的情形,提出了独特的见解。
孔子说:“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从流水潺潺的平常景象中,孔子体味出时事运转、无穷无尽的天地意识。在中国的文化精神传统中,天地观占有重要位置。天道是人道之本,天文为人文垂范。

作者简介

高寿仙,1962年生,河北省东光县人。北京大学历史系毕业。现任北京行政学院校刊编辑部主任、《新视野》副主编、研究员,兼任中国明史学会副会长、北京大学明清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明史室客座研究员等职。著有《中国宗教礼俗–传统中国人的信仰观念及其实态》、《明代农业经济与农村社会》、《徽州文化》、《天启皇帝大传》(合著)等书,发表论文70余篇。

本书特色

积阳为天,积阴为地。
孔子说:“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从流水潺潺的平常景象中,孔子体味出时事运转、无穷无尽的天地意识。在中国的文化精神传统中,天地观占有重要位置。天道是人道之本,天文为人文垂范。

目录

第一讲 天地之运与自然之道虚幻与现实:中国古代的天地观域中有四大:“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应天地:领悟宇宙运道第二讲 宇宙之象与天人之观宇宙之象:天地的结构创世之说:天地的生成天人之观:天与人的关系第三讲 问天之术与应天之智敬天的宗教星象:对上天启示的索解与顺应第四讲 地灵之祭与风水之探对神灵大地的礼敬和崇拜风水:对大地灵气的探寻与应用结语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天地智道》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2806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