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孙树菡
页数:235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
ISBN:9787300155326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在第一版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第一版于2008年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凭借其独具特色的体例安排、开阔的研究视野、全面而丰富的知识体系,受到劳动与社会保障领域广大师生的青睐。与同类教科书相比,本书有着如下三个显著的特点:一是前沿性、理论性。每一章都对其所涵盖内容的理论基础做了系统的梳理,并对当前改革新动向有所介绍。二是作为高等院校劳动和社会保障专业社会保障基础课程的明确定位,尽可能地在引导学生进入社会保障专业领域的过程中,较为详细地向其提供全面的知识,这主要体现在思考角度的全面性以及研究对象的全面性:既将社会保险放在整个社会大系统中进行思考,分析国内外社会经济与社会保险体系之间的互动,又将其作为独立的体系,分别详细介绍其各个子系统。同时,在对社会保险制度进行解析的过程中,力求全面,不仅介绍国外的情况,而且鉴于制度的差异性,还全面介绍了我国各地的情况。三是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本书在对国内外制度进行理论探讨的同时,对其在实践过程中的问题特别是对我国现行制度的可借鉴之处加以剖析,增进读者对社会保险学理论与实践的理解。
作者简介
孙树菡,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残疾人事业研究院副院长;兼任中国劳动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社会保险学会理事等职。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保险、社会保障国际、职业安全与卫生等。出版《社会保险学》、《医疗保险》等著作10部,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主持《管制性政策与经济激励性政策相结合,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以煤矿安全生产为例》(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工伤保险评估指标体系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等各级各类项目10项。
本书特色
一、极富前沿性、理论性。每章都对所涉内容的理论做了系统梳理,并对改革新动向有所介绍;二、定位基础课程,颇具知识覆盖广度。本书旨在为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生提供全面知识,主要体现在重视思考角度和研究对象的全面性方面;三、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此书不仅对国内外制度进行理论探讨,对其实践过程中的问题也多有剖析
目录
1.1 社会保险的基本概念
1.2 社会保险学的研究方法
1.3 社会保险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1.4 社会保险相关关系
本章小结
关键术语
复习思考题
本章可参考书目及文献
本章浏览的网站
第2章 社会保险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2.1 社会保险制度产生与发展的理论基础
2.2 社会保险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2.3 我国社会保险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本章小结















